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快乐育儿的王荣辉grace!

前几天我在一文中讲了母婴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一生,包括孩子的探索欲、学习力、人际交往、伴侣相处模式等。

文章当天收到了很多留言,其中就有家长反映,孩子从小自己一个人一手带大,但安全感特别差,想知道如何修复不安全依恋关系?

相信很多家长都关注这个问题,所以今天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找下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不安全感从哪来?

除了与孩子本身气质有关之外,还跟家长与孩子相处方式有关:

  • 安全型宝宝,家长对孩子的反应非常敏感,能及时回应宝宝;

  • 回避型宝宝,家长对孩子的反应不敏感,甚至不回应,很少有身体接触;

  • 拒绝型和矛盾型宝宝,家长有时回应,有时不回应;

总之,你可以发现,不安全型的宝宝都是因为家长忽略了儿童的情感需要,不能及时对其反应。

儿童时期的依恋关系,跟成年依恋关系其实是相互对应的,所以你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依恋类型,是不是在成年之后,和宝宝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延续了这种气质?

好在依恋关系并不是一次确定就不能改变。

有研究证明,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养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也可能因为遇到安全型配偶,由于对方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而慢慢改变成为安全型。

可见依恋关系是一直都在变化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依恋关系会在什么阶段终止。

总之我们只要记住,依恋关系并不是一次确定就不能改变。

发现宝宝的情感需求

及时反馈

我家跳妞天生就是敏感型宝宝。她的敏感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不能接受光脚在地上走路,尤其是沙滩,一踩到沙子绝对立马尖叫!

身为大人你可能很难理解,不就是沙滩吗?有什么好大呼小叫的?我一开始也跟大家有一样的想法,后来我发现,她不仅是对沙子,对新衣服后面的标签也不能忍受。

用她自己的话说, “妈妈,沙子踩起来很疼,而且很脏!” “衣服后面的标签让我感觉痒,很不舒服!”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一味地用成人思维去思考,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思维跟成年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有时候孩子就连为什么敏感、为什么哭闹,可能她自己都说不好。

为了帮跳妞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我经常带她去海边,一到沙滩就把裙摆铺在地上,让跳妞坐在上面去,一边引导她,“跳跳,我们来用沙子堆座城堡吧!”

一开始跳妞总会以“沙子太脏了,不想碰”为由拒绝我,后来看到我和大马玩得兴起,也慢慢地加入我们,再后来,跳妞也能毫无顾忌地光脚在沙滩上奔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说,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好在跳妞终于能开始探索各种新事物了。

其实敏感型宝宝之所以敏感,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家长要耐心地引导,告诉宝宝“我一直在你身边,你可以试试。”

所以,以前我小女儿多多会爬时,我每天早上带着她到楼下小区去爬,一爬就是一个小时。很多小区的邻居一开始都不能理解,“地上这么脏,孩子皮肤这么嫩,磕坏了怎么办?感染细菌怎么办?”

多多小时候每次爬完都是脏兮兮的

我自己反倒很宽心,只要给孩子穿上舒适、耐脏的衣服,我非常愿意让孩子自己去爬、去摸索。除了加强锻炼之外,还能训练她的触觉能力,树叶、小草、水泥地、地漏……每一种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体验都不一样。

多多后来成为小区“爬行明星”了,和同龄人比起来,多多显得特别机灵,探索欲也特别强,个头也很大。

通常来说,缺乏安全感的宝宝,也是高需求、高敏感的宝宝,具体表现为:

1、对环境非常敏感。进入陌生环境容易崩溃; 2、时时都要有人抱、亲。就像连体婴儿一样,不能分离半步; 3、奶量需求大。但每次喝奶都只喝一点点,那其实是因为宝宝觉得只有待在妈妈身边才有安全感; 4、入睡难,一放就醒。就算家长再怎么轻手轻脚离开房间,孩子都能立刻察觉; 5、不愿意等待,不接受任何替代品。孩子特别聪明,有时候用娃娃代替也不行,他们能立刻察觉,并且把娃娃丢到一边;

面对这样高需求、高敏感的宝宝,家长究竟怎么做才能缓解他们的不安全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这么做

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宝宝非常依赖主要照顾者,这是每个宝宝天性使然,只有待在妈妈身边或是其他主要照顾人身边,宝宝才能感受安全。

1、提前告知,信守承诺

频繁地用不辞而别来摆脱孩子,只会让宝宝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宝宝所有的精力都在担心家长待会又不见了,也没有更多的精力跟想法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慢慢就变得退缩,或是极其具有攻击性。

建议家长们每次离开的时候,在孩子耳边轻喃,“宝宝,妈妈现在出去一下,10分钟后就回来。”在回到宝宝身边之后也是同样给宝宝反馈。虽然宝宝不一定懂,但他会感知到,妈妈走的时候是有跟我打招呼的,而且信守承诺,会准时回到我身边。

类似这样的分离练习,需要家长非常有耐心地去坚持。当然不要等到真的出门办事的时候,才来给孩子做这样的"训练",可以在平时宝宝玩游戏的时候,起身离开去厨房、去洗手间,就跟宝宝有这样的沟通,长期下来,宝宝也知道,大人只是有事,但他们还是会回到他身边。

2、情绪保持稳定,不用情感威胁

孩子的情绪其实特别受主要照顾人的影响。

有些家长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念叨,“怎么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上学是自己的事,每次都要大人催!”、“限你两分钟内立刻穿好鞋子出门!”……

或是在在孩子婴儿期的时候,经常抓狂、发飙,在家里和爸爸大喊大叫,躺在旁边的孩子会非常明确地感知到妈妈的焦虑,宝宝因此也会变得焦虑、没有安全感,哭闹也更加厉害。

还有的大人,上一秒笑眯眯,下一秒开始雷霆大发,这样的孩子情绪波动也会很大。

我的小女儿多多今年3岁了,每天早上起来我坚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来拉开窗帘,用温柔的声调来唤醒她“哇,多多你看今天天气多好呀,还有太阳公公呢!”

我一直都强调,主要照顾人应该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才能给孩子安全感。

当然爸爸如果能够帮忙带孩子,对于加强孩子的抗压能力也会有帮助。

3、多和代理照顾人沟通

纽诺保育园的老师跟我分享了园区的一个例子:

妈妈每次带孩子去园区,孩子都有非常强烈的分离焦虑。 因为妈妈是带黑框眼镜的,所以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去买了不带镜片的黑框眼镜。 这样孩子午休的时候就愿意抱着老师睡了,也不会像一开始那么焦虑。

其实多和代理照顾人沟通好,找到合适自己宝宝缓解分离焦虑的办法,哪怕是妈妈最喜欢的娃娃、妈妈的照片、一个儿童手机……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焦虑,千万不要想着,只要把孩子扔给婆婆、扔给幼儿园,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4、给他足够的抱抱、亲亲

我在之前的文章《》讲过,肢体跟语言接触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高需求、高敏感的孩子,每个阶段在意、敏感的东西都不一样,时间可以慢慢帮助孩子应对这些难题。

我们或许能做的就是,“注意孩子的表达,当他不需要你时,最好不要出现;当他需要你时,最好又能快点出现

(以上插图来自davidwenzel,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