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国恒大公告称董事会将迎来“局外人”,其中信达香港的董事长梁森林成为新的非执行董事,引起多方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中国恒大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12月3日,中国恒大曾发布内幕消息,表示将设立风险委员会,中国信达副总裁赵立民出现在其名单中。

中国信达作为一家专门从事不良资产的公司,本该在完成使命的时候解散,但半推半就下却成为与银行系、保险系、券商系齐名的金控平台。

如今在各家AMC面临不同困境下,信达却风生水起,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特定产物,信达的缘起

AMC作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本该在完成目标后解散,却“半推半就”成为如今的资管“秃鹫”。

1980年开始,中国各类的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彼时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却又承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责,大量的放贷,也因此堆积了大量不良坏账。根据美林公司估计,1998年中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坏账比率为29%,J.P摩根估计数为36%,当时国内保守观点估计的坏账率也在30%左右。

于是在199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理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

翌月,中国信达的前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承接了中国建设银行3730亿元的不良贷款。

3个月后国务院要求”推进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于是华融资产、长城资产和东方资产也相继诞生,分别承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4007亿元、3458亿元和2674亿元的不良贷款,加上之前信贷资产接收建行的3730亿元不良贷款,四家AMC合计接收了1.5万亿元的不良贷款。

1999年至2000年6月份,四大AMC仅负责剥离四大行的不良资产,且按照1:1的对价比例收购,即政策性剥离。

2004年后,AMC的收购对象开始扩展,目光瞄向了四大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同年6月,中国信达中标了人民银行、财政部组织的中行、建行可疑类贷款的市场化投标活动共计2787亿元(中行1498亿元,建行1289亿元)。同时中国信达还推出了“不良资产收购+股权认购”的结构化交易,收购了交行改制剥离的不良资产包,这一模式被很多银行重组借鉴。

时隔一年后,工行将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打成35个资产包,对四家AMC公开招标,其中信达中标571亿元。

然而2006年年底,根据官方公开数据显示,AMC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21万亿,占接受总额的83.5%,现金回收约2110亿元,回收率约在20%左右。也就是说承接的不良资产其中20%以现金的方式处理掉,其他的则是折价或者是转股。

最为极端的例子是,2006年,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沈阳办事处将18.67亿国有金融不良资产低价转让,价格不足债权的1%。

随着工行、建行、中行在2006年、2007年陆续上市,AMC的使命或将完结。

然而前期包括中国信达在内的AMC处理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率低,发行的债券在2009年没有被偿付。在当年的9月份,中国建设银行表示,财政部通知,该行资产负债表上一笔总额2470亿元人民币(合360亿美元)的十年期债券,到期后将延期十年。

2010年6月份,由信达按照评估值买断:建行持有的延期十年的2470亿元的信达金融债,被剥离至财政部与信达建立的共管基金,以后通过利税返还、减持股份等多元化方式偿还。

野蛮生长,“摇身”成金控

十年之约到时,四大AMC并没有退出,反倒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成为“金控”平台。

在2003年,中国信达就获得了信托牌照。彼时财政部将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持有的中润发展90%的股权拨给了中国信达,2012年中国信达又收购了其余10%的股权。

2006年,其通过与澳洲联邦银行全资附属公司康联首域集团合资成立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入基金领域。一年后设立信达证券,进入证券业务领域,同年中国信达还与奇瑞汽车等企业共同设立幸福人寿。

2008年,中国信达收购金江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更名为信达期货有限公司,进入期货领域,同年又设立信达资本,开展私募股权业务。

此后两年间,设立信达财险、收购重组的金谷信托和西部租赁,并在2010年6月份成为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

2016年,随着中国信达完成南洋商业银行的收购,完成金融板块的最后一张拼图。

除了加速获取金融牌照,中国信达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其率先在2010年股改并在2013年成功登陆港交所,股改的完成就意味着其在业务上有了更多的选项,比如发行金融债券、发行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等。

作为行业“一哥”,信达的资产规模也在一直膨胀,从2009年的885亿到2021年6月末的16042.43亿元。近12年间规模扩张17倍。

与华融不同的是,信达对规模的渴求较为克制,更注重效益。一直以来,信达的净利润领先于其它AMC。

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信达的净利润为90.27、118.96、140.27、155.12、181.22、109.59、119.32、121.58亿。

2013-2020年,中国华融的净利润为86.6、106.56、144.82、196.13、219.93、15.76、14.24、-1029亿。

从数据来看,中国华融在2015年净利润和规模全面超越信达,成为AMC“一哥”。但可惜好景不长,华融的账面富贵终究因为无序的扩张跌落神坛。

2018年,信达再次在净利润上夺回第一。

重回第一的背后

然而,2018年的华融黑天鹅,让整个AMC行业被监管聚焦。

2019年8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的政策。时隔一年后,监管重锤再次落下,在2020年8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妥善应对疫情冲击更好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处置风险功能作用的通知》,要求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主责主业。

一方面是政策频出,另一方面是中国信达迎来新的领导班子。2018年,张子艾成为中国信达新的董事长,其上任后多次提到,要加快回归主业。

于是中国信达便开始瘦身,肃清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

在2019年6月,中国信达在港交所公告,拟通过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所,对外公开转让所持幸福人寿的所有股权(持股数量为51.66亿股)。在一年后,中国信达完成转让。

有分析人士称,幸福人寿的资本占用很大,但是回报低,出售该项资产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资料显示,幸福人寿2011至2014年分别实现净利-7.37亿元、-7.91亿元、-7.53亿元、-3.93亿元,更是在2018年因为炒股巨亏68亿元。

此外,信达财险也早在2016年12月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12.3亿股股份,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只剩10%的股权,且已经改名为国任财险,2019年 国任财险开展增资扩股,中国信达股权比例进一步稀释。

除了出售上述的两家公司的股权,中国信达对旗下的业务也做了调整。据悉,中国信达的金融服务业务涵盖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管理、信托和融资租赁等诸多领域。自2018年年底开始,中国信达表示有重点地发展能为拓展不良资产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提供服务和支持的金融服务业务。

比如,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参与集团不良资产主业的业务;南洋商业银行也在为中国信达的主业提供支持。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南商副总裁韩秀珍表示“南商也以商业银行业务,带动信达投行板块的债券承销等低资本消耗业务,对信达传统业务链起到补链、强链作用”。

得益于对风险的未雨绸缪,尽早聚焦主业,中国信达率先走出“阴霾”。根据其2021年半年报,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21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9.8%。

从具体动作来看,仅去年12月中旬,就有3大动作。除了以40亿元认购不超过39.2亿股中国华融内资股股份外,还收购海科金集团持有的金一文化到期债务人民币9.1995亿元的债权;银行股“以股抵债”也得以获批,中国信达阶段性获得云南瑞丽南屏农商行13%股权。

将时间线拉长,从近几年来看,中国信达的重点明显偏向不良资产业务板块。比如2018年年底,中国信达收购博源集团已经违约的30亿元债券;在2019年7月份,中国信达投放资金收购齐星集团等27家公司不良债权超过60亿元;2020年三胞集团重组时,中国信达为其提供百亿元的流动性支持。

在聚焦主业后,信达重回AMC第一的位置。根据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总资产达10541.6亿元;而在2018年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为6430.4亿元。从业绩来看,中国信达在上半年录得收入414亿元,净利润为56.60亿元。

“接盘”华融,提前“断臂”聚焦主业,信达或成为AMC玩家中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