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红船编辑部与雪松控股集团旗下雪松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家风故事栏目”。雪松控股集团作为优秀民族企业代表,秉承“坚守实业兴中国,创造价值报社会”的初心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投身于公益事业。

“家风故事栏目”,邀请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人们,娓娓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以飨读者。

1927年,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赵世炎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6岁。英烈已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纵观赵世炎的一生,他把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

赵世炎之孙赵新炎说:“先辈对我们的影响就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时,赵新炎再度谈及了祖父赵世炎和先辈留下来的革命家风对自己和哥哥赵新之深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世炎之孙赵新炎

不能玷污先辈名字

因为出生在革命家庭,再加上祖父赵世炎和祖母夏之栩特殊的身份,在外人看来,赵新炎自小受到的教育,或许和其他普通家庭有不一样的地方。

但在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时,赵新炎表示,对于他来说,“革命后代”从来没有什么特殊性。相反,革命家风的影响,一直在警醒着他,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玷污先辈名字,不能对不起自己“革命后代”的身份。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杀害共产党人。7月2日,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实施逮捕赵世炎的行动,并来到赵世炎的住处开始搜查。

在赵世炎的住处,他们发现了近四万大洋,这是由赵世炎暂时保管的革命工作的经费。国民党特务就那笔巨款向他质问,赵世炎不慌不忙地说自己是一个商人,经商中资金流转,有这些钱是很正常的。赵世炎掩饰得很成功,反动派对他只是怀疑。

可在临走的时候,一个特务看了一眼饭桌,上面摆着的是剩饭,而且可以看出十分粗糙。守着巨款却吃糠咽菜,这绝不是商人之举。很多国民党人知道,这种手里拿着巨款,吃剩饭的事情,只有一种人能做出来,就是共产党。后来,由叛徒指认,赵世炎最终被反动派确认了身份。

赵世炎

“由于祖父牺牲的早,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以前对于他是不怎么了解的,社会上也宣传得少。那对于我来讲,‘赵世炎’之孙的名号更加就没有什么特殊性了,我和我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名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我们永远都谨记着一条:自己做的一切事情要对得起先辈,不要玷污‘赵世炎’这个名字,从我父亲那一辈再到我们这一代一直都是这样的。”赵新炎说到。

赵新炎表示,不单单是他们这个家庭,很多烈士革命家庭都是这样。“有一个现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严打反腐,那么多落马的‘苍蝇老虎’,却看不到几个烈士后代的身影。”

赵新炎认为,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更多的烈士后代,一直以来都严格约束自己。虽然党中央对烈士后代很照顾,但照顾的是让这些后代健康成长,不断学习进步,除此之外,和所有普通人都一样。

祖母的两件事让赵新炎印象深刻

赵新炎告诉红船编辑部,自己从小在祖母夏之栩身边生活成长,在这期间,祖母的两件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段时间,北京很多部队在施工。当时赵新炎的家旁边就有一个施工部队,赵新炎回忆称是北京卫戍区的一个连队在挖防空洞。在此施工的连队知道了夏之栩的革命经历后,特意通过上级邀请她去连队做革命传统教育。当时连队也提前告知了夏之栩,这次革命传统教育就讲自己的革命斗争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之栩

“祖母应邀前去,给一百多个连队战士讲革命故事。因为她此前很少和家人讲这些故事。我母亲借这个机会也跑去听讲了,结果回来以后告诉我们,她的事只讲了一段,讲她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如何把一个看守感化,为他们传递情报,帮助狱友们和外面的组织联系。”

赵新炎继续介绍着,“后来看守的行动暴露,被抓捕起来要执行死刑。祖母当时讲,这个即将被执行的看守还不是共产党员,只是一个共产党的同情者。但是他在被枪决之前,喊的却是共产党万岁,并且多年后大家都不记得他的名字了。祖母说,‘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史当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为了中国共产党去牺牲,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活下来的人就不要再说自己的什么事。因为我们都活下来了!’”

此外,从小在祖母身边生活的赵新炎,没有去过一次特供商店。

赵新炎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大概在二十年前。当时为了给领导干部给予生活物资上的便利,北京东华门设有特供商店,里面的商品要比外面卖的便宜,数量也很多,但祖母从来不让他们去特供商店买东西。

“她对我们要求是很严的,跟周边的孩子比起来,没有任何特殊性。她说组织上发的工资足够了,即使定量供应的物资不够,也从不允许家人去特供商店里买,对家中任何人都是这样要求的。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和我哥哥从小就没有去过特供商店,当时觉得自己好像比很多同伴要吃亏很多。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教育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撰文:周晓宇

统筹:王海荣

程序编辑:朱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