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北京除了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冬奥会外,对一些公共标识也在进行修正和替换。例如将路名、地名中的“station”修改为汉语拼音“zhan”;将表示方向的“south”替换为“nan”,“north”替换为“bei”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图为修改前,右图为修改后

据相关媒体报道,此举是“北京根据相关规定统一地铁站名称翻译”的工作的一部分。不过此举的具体目的,相关媒体并没有一并报道。

有的网友认为此举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这种想法也太过于想当然了。如果真是为了传播文化,就算是用“云纹”来装饰标识文字,也比拼音更能凸显中国文化。

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古人是用直音和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但是这两种方法有两个严重缺陷,其一是无法给所有汉字都标注准确读音,其二是学习者必须有相当的汉字基础,不然认不出注音,也就无法自学。

说明:“直音”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例如“鹘注古”;“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相拼,各取一半给一个字注音,例如“刊、苦寒切”。

明朝时由于传教士开始规模性地来到中国,这些没有汉语、汉字基础的人用“直音和反切”的方法学习汉字就太困难了。于是他们就用他们的拉丁字母来给汉字注音,以方便自己学习和记忆。

这就是汉字读音拉丁化的开始。到了19世纪英国人威妥玛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推出了一套更为规范的拉丁注音法“威妥玛式拼音法”,因为更为方便,国人也开始接受并使用拉丁注音。

(威妥玛 1869年至1882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

“威妥玛式拼音法”也有明显的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外国人的发音习惯和中国人不同,导致这种注音将一些汉字的读音给改变了。最有名的例子当属“常凯申”了(Chiang Kai-shek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教育消灭文盲,国家决定更进一步地将汉字注音拉丁化。1951年毛主席做出重要指示:“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后经大量语言学家和工作者的努力,于1958年正式推出了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拼音。

所以说现在的汉字拼音,虽然我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修改、重新定义,但是它本质还是个舶来品。相对于其它特点、标识更为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汉字拼音并不适合用来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代表。

起码“中国结”就比汉语拼音更能让人联系到中国和中国文化。

有的网友认为这种“去英化”是为了弘扬自身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只能说这些网友和“双减政策”推出后,一些叫嚷剔除英语教育的人一样,逻辑有些混乱了。掌握的外语知识越多,自身文化自信就越差么?

另外,请考虑一个本质的问题,这些公共标识中为什么要有英文?原本加入英文是为了让国人随时随地学习英语么?

我相信任何一个思维逻辑正常的人都知道,目的是方便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信息,为他们在中国的出行、生活、工作提供便利。这和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在机场、商场、公共设施处增加中文标识的目的是一样的。

难道向外国人释放友善、提供帮助,就成了文化不自信了?

有的专家认为,将标识注释的部分单词替换为拼音,并不会对外国人的使用造成影响。诸如外国人即便是读不出拼音,直接说英文地名或地址,司机们也都能听懂。就算是司机听不懂,路过的热心群众也会帮忙。

真不明白为什么要顾左右而言它。不论怎么解释,把标识里的英文改成拼音,不会让外国人理解或者沟通变得更容易。

那么劳而无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笔者个人觉得目的是想推动汉语拼音在国际上替代“威妥玛式拼音法”。

因为1958年我们推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后,虽然我们的新拼音法更为准确,但是因为“威妥玛式拼音法”更接近英文的拼写习惯,所以国际上很多机构或个人还是在使用“威妥玛式拼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也有很多例子,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青岛啤酒、中华、张裕等等,大家搜索看看他们的官方名称拼音,就会发现这些品牌标注的就不是我们现今习惯使用的拼音。

对外沟通交流时,如果注音有冲突,更多的还是会沿用“威妥玛式拼音法”标注的发音,毕竟这个拼音使用的更早,在国外的受众更多。

习惯一旦养成改变起来就比较麻烦,所以这次可能是想借奥运会的机会,来开展这项运动。使用温和的方法慢慢引导这些老外开始习惯咱们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