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4年将卷土重来,已不是传闻

2022年1月16日这场名为“拯救美国”的新年首秀,被美国媒体公认为是特朗普踏上2024竞选之路的第一步。大西洋周刊的标题是《特朗普"软启动"2024总统竞选》,福克斯新闻的标题是《特朗普发表2024年竞选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16日举办名为“拯救美国”的新年首秀

面对着现场一万五千名观众,尽管特朗普没明说会竞选,但一个半小时的讲话中,特朗普不断承诺“2024,我们将会收复白宫……我们让美国再次、再次伟大、再次”,明显是蠢蠢欲动。

以目前的支持率来看,特朗普仍是共和党的选票保证,“归来”重登总统大位,可能性很大。这也让2024年的美国政局更加变幻莫测。甚至有知名的政治学者认为,特朗普上台将会加速中国统一的进程,因为他很可能为了一己私利,在台海或南海采取“过激”行动,触发战事。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测,是因为特朗普在2020年即将败选时,他闹出了不少动静,比如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赴台、五角大楼放话要在南海“炸岛”,想制造“十月惊奇”事件,试图影响选举。又比如,到了要交接权力的2021年1月6号,爆发国会山骚乱,以至于军方最高长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要出面,特意向中方通报,美国没有任何动武的打算,并且和议长佩洛西商讨,如何防范特朗普动用“核按钮”。

为了权力,特朗普会疯狂到什么程度,外界对此难以把握,也因此有各种猜测。甚至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再次上任后,将挑衅中国挑起台海战争,引发大陆“武统”台湾,加速中国的统一进程。由此,特朗普成为名副其实的“川建国”。

不过,也有人认为,特朗普并不像他表面那么疯狂和强硬。最典型的证据就是,他在任内没有发动任何战事。

尽管中美贸易战首先由特朗普挑起,但在2022年的首秀中,特朗普口风开始转变,称“美国最难对付的敌人,不是中国、不是朝鲜、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自己”。尽管这么说主要是为了“数落”拜登,但也表明,经过四年的白宫岁月和败选经历,特朗普政治和外交上的狂妄,不得不在“美国不断挫败”的残酷现实面前打折扣。过去的“政治素人”可能会“成熟”了一点。

因此,特朗普尽管言行出格、主动挑事,但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从“美国第一”的立场出发,台海并不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绝不是特朗普这样精明的生意人会投“血本”的地方。

美国会不会武力介入台海?继续“模糊”?

不过,无论特朗普上不上台,中美之间都面临着台海极其复杂和危险的局面。

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去年五月就警告,台海紧张局势已形成“重大的中长期风险”。去年十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将“两岸爆发冲突迫使美国介入”列为全球十大经济风险之一。十二月,彭博社预测2022年八大经济风险,“两岸冲突升级”也在其中。

引发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拜登政府在“美国会不会武力介入台海”这个问题上,似乎出现了摇摆。

去年10月底,拜登曾在新闻直播现场,回答民众有关“若大陆攻击台湾,美国是否会‘协防’台湾”的问题时,曾两次表示“是的是的,我们有此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在新闻直播现场疑似出现口误

结果拜登马上被幕僚打脸,白宫发言人出来纠正说:“美国既定的政策不变。”什么既定的政策?就是在出兵这个问题上,保持的“战略模糊”政策,即不对美军是否会在关键时刻“协防台湾”确切表态。

其实,拜登曾是模糊战略的强力支持者,他在二十年前就曾批评小布什,说“美国没有义务协防台湾”,美国的利益在于模糊政策。二十年后的拜登,当时到底是口误,还是在迎合美国“反中”的政治正确?美国官方没有下文。但事件显示,包括拜登在内,美国决策者和政客的想法和说法可能也在变化之中。

在拜登这两次“口误”前,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白宫发言人也都反复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但这个“承诺”到底是什么,从来也没有明确说过,似是而非,以致于外界一直猜测。

有的分析认为,直接武力介入台海冲突,不符合美国利益,所以美国不会直接介入,以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有人认为,美国肯定会武力介入,只是武力介入的程度、深浅会随机应变。

最近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各种猜测更是纷纷扰扰。因为拜登公开表示过,美国不会派兵介入乌克兰。这让不少人揣测,如果台海危机爆发,美国是否同样不派兵?但美国知名台海问题专家葛来仪就警告,这或许是错误判断。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鲁利亚1月12日甚至公开表示,美国需要新的立法,以便在大陆“犯台”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因为目前“总统必须得到国会授权以采取军事行动”,而这需要等几个月。

此前已有数位反华议员提出所谓“台湾防卫法”,意图借此明确美国必要时“协防台湾”。岛内“独派”也早在一年前就宣称相关立法授权“呼之欲出”。但时至今日,美方仍停留在“口头相挺”。

这种“按兵不动”,说明美方政客很清楚,如果美国放弃“战略模糊”,那么美国将失去战略上的灵活性。这有违美国人打“台湾牌”牵制中国的初衷,并将导致台海局势急剧紧张。过度挑衅的结果,不仅台湾当局无法承受,美方同样得不偿失。

美国是否应该为台湾而战?绝对不能?

美官方和智库的主流观点认为,台海立即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中长期风险正在不断加剧。因此美国近年来明显加强了对台湾的安全支持,包括出售更多进攻性武器。

但也有不少美国专家很明确,为“防卫台湾”付出巨大代价对美国来说并不值得。担任美国智库国防重点研究员的戴维斯海军中校最近发文称:“美国是否应该与中国为台湾而战?绝对不能。”

这篇引发广泛关注的文章说,“所有的证据都显示,中国人民愿意牺牲巨大代价以取得台湾”,但对许多美国人而言,军事“保卫台湾”顶多只是一个“遥远的利益”。“尽管美国仍然是真正的全球强权,但距离台湾最近的驻军却在1000英里外的冲绳”,“因此,美国要阻止一个有坚定决心的中国去解决台湾问题,能力可能有所不足。”

戴维斯还强调,“如果美国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能希望的最好结果就是美军严重受损,承受成千上万的伤亡,为无限期‘防卫’台湾承受大量安全及财务负担,这是我们负不起的账单”。这也代表了不少美国军政界人士的认知。

对这个议题,北大历史系教授王立新上月做了一场题为《为了大国的面子——信誉考量与美国的对外干预》的讲座。他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例,分析二战后美国的很多对外干预,其实是为了“面子”,也就是国家信誉。

因此,美国在决定是否干预台海局势时,最主要的考量可能不是台湾的战略和经济利益,而是不干预或干预失败给美国带来的信誉损失,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从而让美国付出巨大的、甚至难以承受的代价。

王立新分析,美国决策者可能认为,在面对大陆“武统”时,美国除了干预之外别无选择,必要时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也是值得的。王立新提醒,我们不能因为美国现在放弃了阿富汗,就得出美国将来会放弃台湾的结论。

其实,类似的争论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在特定的角度,这些分析都言之有理。但我们知道,从哲学意义上说,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无人能预测未来,所以并没有哪一个答案就是绝对准确。

台海复杂动荡 好比观察股市

那我们如何去观察:台海到底有没有兵凶战危?我们能不能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我觉得,有一种可以让条理更清晰的思路,因为台海问题这样的复杂事态,从来就不是静态的,它一直都在发展变化中,而且影响台海的因素相当多。我们要去看,哪些因素是决定性的?哪些是偶然性的?

有一个不十分恰当但好理解的比方,就复杂动荡而言,台海形势有点类似于股市。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无人能精确地预判股市。为什么?因为影响股市的因素太多了,而且所有的因素也都在动态中。

影响股市涨跌的,除了有决定性的基本面,还有偶然性的消息面;除了大盘,还有个股;除了本国经济,还有世界风云。所有和经济活动有关的人和事,都可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影响股市。一个牛市,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很多微妙的组合。而牛市熊市什么时候会来,谁能说出准确时间?

就像股市有基本面和消息面之分,同理,影响台海的因素也分基本面和消息面。同样也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各种人群各个利益团体。哪些是决定性因素?那些可能由量变引起质变?

决定股市大走向的正是基本面:国家经济是不是健康?企业发展有没有价值?

决定台海大趋势的基本面,就是美国、大陆及台湾各方的实力对比。

而来自台当局和美方的各种挑衅动作,包括美官员“访台”、对台军售等,属于“消息面”的政治讹诈。

具体来说,过去,美国政治军事外交力量强,曾经是台海问题最大的变量。而现在,美国的相对实力衰弱,台海局势完全不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

尽管美国的整体军事优势,包括它在全球的基地配置和投送能力,仍然独霸天下。但由于地利之便和持续高投入,中国在台海和南海地区反超美军实力形成优势,将是必然的。

美国戴维森学院教授、著名东亚学者任雪莉曾指出,中国解放军足以在中国本土附近击败美军,如果美军贸然派出部队的话,在不动用核武器的前提下,这些部队全会变为扑火的飞蛾,有去无回。如果解放军只是单纯解放了台湾而没有和美军交手的话,那么美国尚可以退守“第二岛链”继续压制中国;可是如果解放军在解放台湾的过程中击败了美军的话,那么美国的威望将一落千丈,将彻底动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

那美军会不会真派出部队?中美会不会直接交手?

大概率不会,因为核武大国之间是核威慑。就如同我在上一篇讲过的乌克兰危机,不会打起来的关键就是美俄之间的核对峙。

美国会不会武力介入?取决于中国实力

其实,这么多年来,大陆一直也在为所谓“美军协防台湾”做军事准备。因为我们知道,美国会不会武力介入,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的实力,我们的实力越强,美军就越不敢武力介入。

对此,军事专家认为,中美之间最多是小摩擦,不会打大仗。现在风险最大的就是在海上擦枪走火。而“武统”台湾,一是没有急切性,二来,大陆现在也承受不了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所以也不会打,还在等条件成熟。实际上,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中。

另一方面,相对大陆,台湾的体量越来越小。包括台湾现在每年的军费预算,只有大陆的十六分之一。所以台海的基本面就是,“我强台弱”的格局进一步固化,所以大陆才有这个自信:“牢牢掌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与主动权”。

近五年来,美方不断试图借“台湾牌”压制中国,但实际结果却是,台湾当局的政治、军事和“涉外”活动空间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明显萎缩。相反,中国政府在反制中,顺势强化了对台湾周边区域的管控能力。比如,美国以前划定的所谓“海峡中线”,已经完全失效,解放军军机已经常态化巡航台海周边。

解放军战机编队

由此来看,影响两岸关系未来走向和互动模式的基本面,一直都在朝着于大陆有利的方向转变。所以普京最近也说,中国大陆不需要动武,就能够达成统一台湾的目标,以购买力平均评价,大陆已经超越美国,世界第一,如果中国增强经济潜力,就能够达成国家统一的目标,我不认为有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

我们当下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同时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战略胸襟,保持高度战略克制与战略定力:那些不断在台海翻滚的“幺蛾子”,翻起的浪头再大,也终归大海。

那何时能实现统一台湾的目标?有一种猜测说,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中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强国”不可能是分裂的国家,所以,必须在2049年之前完成统一。

有没有这种可能?当然有可能。因为决定统一的各种要素一直在发展中,条件一旦成熟,就可能完成统一。但很显然,统一台湾没有具体时间表。

“和统”与“武统”都是选项

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说,2022年两岸关系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今年召开党的“二十大”将提出“未来5年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出新的决策部署,也有可能会提出一些新的主张。”

孙亚夫认为,越往后形势越复杂,我们还没有达到整个改变台海力量对比的状态,台海形势的基本格局还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然“谈判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他强调,“不要把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因为和平统一、武力统一都是我们党对台方略的两种考虑、两种选择”。

由孙亚夫的发言也可以看到,他对于台海基本面的判断,就是我们的力量还有待提高,我们的目标是要促使台海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孙亚夫强调,“和统”与“武统”都是选项,是因为我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和利益等引发的各种分歧,大陆和台湾目前还没有“和统”的可能性。而大陆一直强调不放弃“武统”,恰恰就是为了保持对“台独”势力的威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以免诱发“武统”。

一句话,我们只有准备打仗,才能阻止战争,这就是“以武止战”、“以武防独”。

作者:万霞,深圳卫视直新闻《慢点·观察》高级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