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住了”!

2021年蚌埠的经济指标真的“绷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绷不住了?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官网挂出一份《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其中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持平”。

具体来看,蚌埠年初计划GDP增速将实现8.5%,但全年实际完成为0。其中,第一产业增速年初计划目标为3.6%,全年完成7%;第二产业增速年初计划目标为9.2%,全年完成-8.3%;第三产业增速年初计划目标为9.2%,全年完成5%。

作为皖北经济重镇,素有“珍珠城”美誉的蚌埠如此成绩,对安徽来说无疑打了一记警醒剂。

根据报告,蚌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主要指标增速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县域支撑不强、中心城市能级不高、要素制约较大、民生保障有短板、发展能力水平还需提升。

“蚌埠目前发展出现一些困难,我的理解是,国家层面提出的‘三重压力’在蚌埠提前并非常明显地显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令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同时,国内城市及区域发展出现分化,蚌埠是这个大趋势的‘体验者’。”

“此外,蚌埠背负了过多的地方历史包袱,其在响应和服务国家战略上站位也不够高。”孔令刚进一步分析称,对于资源、产业等,蚌埠没有找到有效、适合的发展路径。

如何破局?

如何应对并走出当前的困境,是蚌埠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蚌埠要搞清自身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也要厘清自身的优势。”孔令刚指出。

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梳理了安徽40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发挥好安徽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化解。

“上述六方面优势,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到蚌埠代表团也提到了,但蚌埠是怎么理解‘三重压力’,有没意识到存在哪些问题,梳理得到位吗?而对于六方面优势,蚌埠在哪方面具有更独到的优势,心里有底吗?”在孔令刚看来,蚌埠应该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蚌埠各级政府有为怎么体现,值得思考。

一直以来,蚌埠有着“蚌老二”之称,作为皖北中心城市,是一座让人有太多期待的城市。

“皖北中心城市是蚌埠人一直念叨的。”孔令刚说,国家层面、长三角区域、安徽省里都在积极支持皖北发展,蚌埠应好好思考一下,如何理解和落实。

“其实,蚌埠在国家层面的功能定位很多,且非常准确。但是,在蚌埠自己编制的各种规划、文件和讲话中都很难看到。”孔令刚认为,蚌埠是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创新型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也是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重点城市,更是中部地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方面则有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这些重要的国家战略定位,貌似都没有用心去体悟”。

孔令刚提出,为增强皖北等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国家长三角办联合安徽举办了推进大会,安徽同时召开了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沪苏浙结对帮扶皖北城市机制也开始逐步建立运行,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等政策相继落地。蚌埠落实得如何?

“蚌埠有产业基础和资源基础,但对于现有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及路径,梳理清楚了吗?”孔令刚说,安徽省政府提出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在更大市场空间汇聚资源。建立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推进机制,逐一编制“双招双引”路线图、施工图。坚持市县为主、省级赋能,建成省市县三级贯通的“投资安徽”调度平台。

“具体到蚌埠,产业定位如何与省里的十大产业链接,蚌埠需要理清楚,否则省里该如何赋能?”孔令刚强调,“此外,作为安徽自贸区的重要片区,蚌埠准备在哪些方面推进,可以贡献哪些制度创新成果等,都需要规划和一一落实到位。”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