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作用和功能,需要较好的话语载体。厚达800多页、80多万字的《气象科学技术通史》(上下册)或许就是气象部门的一种较好载体。这套《气象科学技术通史》(以下简称《通史》)著作可以作为新年赠送友人的珍贵礼物,不仅有朴实庄重的外部包装,更有深远厚实的科学文化内涵,可谓是一部非常结实的“大部头”著作。春节阅读气象通史,可以增加文化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以为这样“高冷的理论科学历史”可能会比较枯燥晦涩难懂,但是翻开目录,其清晰的脉络、丰富的内容、特别的视角便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阅读欲望,使我沉醉于气象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真正领略和掌握气象科学技术历史。

《通史》内容丰富,知识体量较大,仅仅通读一遍或许不够,一壶清茶、艳阳高照,细读《通史》,慢慢会感觉到四五千年的气象科学技术历史在眼前“演义”起来。借用南宋儒学大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改写一下:问史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通史》来,这样丰富翔实的大部头气象科技通史,国际和国内气象史界尚不多见。

作为出版行业的工作者,我知道关于气象科技历史的书籍并不多,对我们具有吸引力的书籍就更少。读者需要在书籍当中把有血有肉的气象科技历史人物和丰富客观的气象事件展现出来,以便于人们有兴趣去了解这些历史,以便于对这些历史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和评价。这部通史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当看到《通史》前面的导言部分时,就会被远古人类科技发展的文明深深打动,不由得让人产生兴趣继续读下去。

《气象科学技术通史》内容包括古典、近代、现代、当代四部分,以时间为纵轴、地域为横轴,展现了丰富深刻、波澜壮阔的数千年中外大气科学历史画卷。细致阐述了西方气象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许多重要理论和技术创新史实及学科内在逻辑脉络。揭示了四千年来世界大气科学详细的发展路径和趋势,生动反映了气象学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大的影响,展现了“哲学思辨—仪器观测—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气象科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客观真实阐述了不同历史分期中气象学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同时,《通史》注重把中国传统气象学体系融进世界大气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对中华文化的独特贡献,阐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大气科学理论与观测体系及诸多气象科技世界之最,展现了“与天文学同源—形成自身知识体系—吸收西方前沿理论—当代迅速发展”的中国气象学发展脉络,揭示出大气科学规律全球性和区域性统一的内在逻辑。这有助于从较长的历史跨度全面把握大气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通史》是气象历史知识的海洋。纵观全书,气象科技萌芽、希腊古典气象学、中国古代气象学、天文气象、占星气象、气象发现与观测仪器的发明、亚里士多德与《气象通典》、李淳风的“论风”和蒲福的“蒲氏风力分级”、山西陶寺古观象台与英国巨石阵观象台等等……在古今中外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气象发展概念、人物和事件,一一展现,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其中的气象文化知识点众多,值得反复研读。而且从科普角度而言,《通史》为当下全面开展的科普工作提供了很有历史厚度的资源宝库支撑。读者可以从人类文明历史维度,由远古到当代、由国外到国内,自远而近,纵横交错的了解到气象是如何一步步从经验、局部、平面、定性、感性的气象学科发展成为理论、全局、立体、定量、理性的气象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史》能够让我们明白气象学科的历史渊源,明白气象科学技术创新的深刻意义,明白中国传统气象学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增强我们的气象文化自信。

《通史》还演绎了许多气象科学家及其理论体系嬗变。可能不少读者耳熟能详的许多专业术语在大学教材中反复提到,却并不知道其原先来龙去脉。比如学过大气科学的都知道“罗斯贝波”,却并不知道以罗斯贝为首的芝加哥气象学派的辉煌及世界影响力,以及罗斯贝为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打下的理论基础。《通史》第十九章节专门论述罗斯贝,通过人物传记手法,生动而全面的给我们呈现出一位著名气象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学术理论,真实还原出气象学家当时的理论公式推导以及处理方法。类似的原理图解、公式推导在《通史》中很常见,读来并不觉深奥晦涩,反而能轻松领悟其思想精髓,对这些气象人物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大概就是这套《通史》的魅力之一所在吧!再如很多人听说过“蝴蝶效应”,也知道“洛伦茨”,却并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何关联?《通史》第二十四章解释了“蝴蝶效应”的来历,原来“蝴蝶效应”是对洛伦茨发现的“混沌”理论的形象比喻,其本质是指“初始值导致极端不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这些理论也为我们再次揭示出“气象科学的准确定性本质特点”,也符合并验证了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气象科学本质规律。诸如此类的古今中外科学家和其发明发现在《通史》中随处可寻。

《通史》不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发生的过往历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研究,还为未来气象科学发展的方向进行科学判定,预设了不少气象科学研究方法的前瞻引导,为气象科研人员提供了方向性的思路。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例,在第三、四篇章中,《通史》使用了大量章节详尽地阐述了“数值天气预报”的萌芽、提出、不被理解、发展、建立、危机、业务化及其未来,运用的大量史料中包括人物及其理论贡献,详细分析了数值预报方程的比较、推导、选择和思考,并对“如何提高数值预报准确率”从数值预报产生误差的两大源头给出科学建议:包括通过“提高观测仪器的精度”尽可能“减小初始场的误差”、通过业务实践不断修正改善预报方程等等。展现了从哲学思辨、到观测与大数据、再到综合系统的历史逻辑线索。因此,《通史》不仅是历史研究者的优秀读物,还是大气科学研究生的良好教材。

《通史》中引用的古今中外文献资料多达数千,出版社压缩后任有大量参考文献,还有数百幅精致图表,可谓是包含有世界古今气象发展历史、气象观测设备、气象科学理论、气象业务发展、气象大科学及与人类社会文明密切相关的广泛的多种类气象知识库。在波澜壮阔的气象发展历史长河中,《通史》既高屋建瓴揭示了4000 年来古今中外大气科学技术历史的发展脉络、汇聚了从古至今世界范围内气象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成果与进展,又突出了气象科学技术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既有联系又不一样的内在规律,让历史鲜活起来。

《气象科学技术通史》由中国气象局学者陈正洪所著,他曾留学美国学习科技史。历时十年、终成通史,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作者在书中后记中记叙了十余年研究和撰写的心路历程,也包括对有关学者、朋友的真诚怀念和人生感悟,读来令人心动和共情。气象学一代宗师陶诗言院士生前为《通史》亲笔题词“预祝中国气象史研究取得成功”。《气象科学技术通史》在2016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气象出版社出版。正如中国气象局前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丁一汇院士、许健民院士为本书作序并给以高度肯定。许小峰认为“气象科技史对气象事业有独特作用”,许健民院士认为“是同领域不可多得的高水平著作”,丁一汇院士指出“这对于中国气象史的复兴和传承很有意义”。

总之这套《通史》揭示了气象科技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特别关注与阅读。这套书作为气象科技与文化在时间上积累和空间上传播的载体,将四千多年中外气象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以通史的形式传承、传播,有助于促进源远流长的中华气象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加强国际领域气象学史交流并传承中国气象科技文明。

新年之际,抽空阅读这套《通史》,增加文化年味,或许别有所获。

(王元庆 赵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