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反复皲裂肿痛发炎、同房时放空炮、勃起障碍...一度他以为自己得了怪病,其实罪魁祸首就是他一直控制不好的糖尿病。

门诊来了对夫妇,男士有点扭捏,女方看他半天说不到重点就来了句“方大夫我直说了,他现在老放空炮”,炮?还放空?男士红着脸把媳妇推出了诊室。诊室里没了外人,他稍微放松了下来,打开了话匣子“方大夫,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感觉自己得了怪病。我挑几个重点症状说吧。我最近这几年感觉挺对不住老婆的。同房的时候老是进不去,一会儿就软,有时候好不容易进去了,捣鼓几下就又软了,时间长了我都不敢提这事了。而且就是最近一年我感觉自己射精的量越来越少,最近这几个月手淫和同房时几乎没有精液射出来了,我老婆说我这是打空炮。还有,有个毛病也是好几年了,就是我的包皮有点长,以前没事,最近2-3年开始吧,邪了门了,隔个把月包皮就会裂口子,包皮里面还有黏黏的发白的东西,臭死了,整个包皮还会肿起来,上班走道都扯的疼。主要就是这几个问题吧,不会是啥怪病吧”。

我就问了一点:“你有糖尿病吗?”

男方立刻点头“方大夫你咋知道的,我是糖尿病老患者了,得糖尿病十多年了,家里我哥我爸妈都是糖尿病”

我再追问“实话实说,你血糖是不是控制的不理想”

男方挠挠头:“额,其实内分泌的大夫每次都批评我,我管不住嘴,而且胰岛素也老忘打,血糖忽高忽低,是控制的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给他做了查体,的确包皮水肿,表皮涨的透亮,还有开裂,整个龟头只能露出一点点。且有白色黏液渗出。分泌物涂片镜检提示真菌感染。然后我让男方去做了个排精后留尿实验(就是先把膀胱里的大部分尿排空,稍微留点尿,再去手淫排精,有射精快感后再把膀胱里的尿接到尿杯里离心获得沉渣用显微镜观察)。最后实验提示患者的排精后留取的尿液里有大量精子,“逆行射精”诊断成立。

完善检查后我一针见血指出症结“你的这些症状和你的糖尿病是脱不了干系的,糖尿病是罪魁祸首”

患者很疑惑“糖尿病和这些有关系吗?”

方大夫答疑解惑时间

患者包皮长,本身包皮垢分泌多就容易造成微生物滋生引起包皮龟头炎,加上他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好,皮肤屏障作用减弱,且局部血糖高创面愈合差。就会导致像他一样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且水肿明显伴开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尿病还是引起逆行射精的首要危险因素。周围及自主神经系统损害就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取决于高血糖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而射精是一场由神经操纵多组织协调发力的盛宴。射精时膀胱颈部括约肌闭合,尿道膜部括约肌开放,精液经由精阜驶入单行道单向射出体外。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受累,导致射精时肌肉收缩配合不协调。应该关闭的尿道括约肌没有完全闭合,应该开放的尿道膜部括约肌没有开放,导致精液从精阜出来后即可以向左走又可以向右走,甚至如果尿道膜部括约肌在射精时闭合压力过大则精液会完全倒流入膀胱内,就造成没有精液从尿道正常排出的“放空炮”奇观。

“那我还能要的上孩子吗?都没有小蝌蚪出来”患者忧心忡忡的问

我安慰他“这点别担心,逆行射精的患者我们从膀胱里的收集精子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一样可以让你们怀上宝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我就放心了。还有个问题,就是我现在都没办法正常勃起了,我和我对象还年轻,不可能以后就不做那个事啊”

我们之所以说糖尿病是恶魔,就是因为它对人体的危害并非只是引起血糖升高而已。长期的高血糖会引起周围及自主神经系统损害,对血管内皮的结构也会造成破坏。我们的阴茎能快速勃起并持续,需要神经和血管的配合。糖尿病患者相关神经和血管已经遭到破坏,所以出现勃起困难就不奇怪了。

糖尿病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首先我们要建议患者尽力控制好血糖,避免引起更多神经和血管的破坏。同时,这类患者适合使用指南里面推荐的PDE5抑制剂这类正规的辅助勃起药物。阴茎的勃起依赖于海绵体平滑肌的松弛。PDE5主要分布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中,能够特异性降解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 NO 诱导下合成的第二信使 CGMP,使其浓度降低,抑制阴茎海棉体平滑肌松驰,使阴茎保持疲软状态。当口服 PDE5 抑制剂后,CGMP 的降解被抑制而浓度升高,促使海绵体平滑肌松弛,引起阴茎海绵体动脉扩张,海绵体窦膨胀,更多的血液充盈进来,接受性刺激后强化阴茎勃起。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勃起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实目前正规获批上市的PDE5抑制剂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去医院或正规药店一般都能买到。PDE5抑制剂是一个大家庭:1998年西地那非上市,2003年他达拉非上市,2012年阿伐那非上市了。拿新上市的阿伐那非来说,服用后起效快(15分钟即可起效),6-8小时代谢完毕,不良反应率相对更低(腰背痛和视觉异常等发生率相对较低),还不受饮食、酒精摄入的影响。

【写在最后】糖尿病是受遗传与社会双重因素影响的。就是说,即使你有家族史,但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运动,你可能终生不会罹患糖尿病;反之,即使直系亲属没人得糖尿病,你胡吃海塞又天天土豆沙发那也保不住糖尿病不找上门。遗传因素我们没法选择,后天的生活方式却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