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

早些年通讯没有如今发达,身在异地的两个人想要通讯,写信是最能表达情谊,也是最普遍的方式。那些优美含蓄的字迹,一行行铺于纸上,对方收到时,连执笔之人的情谊也一并收到。

可信件也不是没有弊端,比如容易丢失,也容易被人看了去,杨绛寄给钱钟书的信就曾被钱钟书的父亲拆开阅读,本不是什么应当鼓励的行为,可阴差阳错下却也促成了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君正当年,我亦未老

钱钟书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户教育世家,1925年年仅15岁的他开始系统阅读《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等书,为今后博学打下基础,1929年数学只考了15分,但在英文满分,国文趋近满分的情况下,依然考入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不仅为钱钟书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更让他遇到了此生挚爱——杨绛。

杨绛比钱钟书小一岁,191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杨绛不仅和钱钟书是同乡,而且也一心想要报考清华大学,无奈当年南方没有名额,只能先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

许是杨绛和钱钟书注定要相遇,1932年东吴大学闹学潮停课,杨绛的父亲托关系把她安排到了清华大学借读。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大学,杨绛兴奋的与好友孙令衔在清华园古月堂游园,而钱钟书则是孙令衔的表兄。就这样,杨绛和钱钟书得以相识。

彼时杨绛是端庄秀美、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能文善诗,颇受追捧。据说,当时追求杨绛的有70人之多,众星捧月毫不夸张。钱钟书亦是青年才俊,是不少少女仰慕的文学青年。

初见时,钱钟书身穿青衣大褂,戴着一副老式眼镜,看似颇有几分旧时读书人的迂腐和呆板,和众人传言中风流倜傥的文学青年出入较大,杨绛心中暗觉失望,但钱钟书对杨绛可谓是一眼万年,自初见后便对杨绛念念不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青年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写诗,钱钟书自然也不例外,他用一句诗俏皮的询问杨绛是不是幼时用红花和雪来洗脸,才这样的白皙柔嫩。绝句一出惊艳了时光,也打动了杨绛的心,自此二人开始谈起了恋爱,过了你侬我侬的一段甜蜜时光。

分隔两地,以信传情

1933年,杨绛和钱钟书面临分别,因为钱钟书毕业了,他受父亲的邀约前往上海,到光华大学任教,自此二人分隔两地,开始书信传情。二人的信件你来我往,在纸上诉说着相思和爱意。

其中有一封信,被钱钟书父亲拆开了,老先生看后心中高兴万分、哈哈大笑,一是儿子钱钟书和女友杨绛在信中已经言及谈婚论嫁,二是杨绛在信中表示,两个人开心并没有用,两家人开心,婚姻才没有阻碍。

钱钟书父亲看到后认为杨绛聪明懂事,称赞杨绛将来一定是好儿媳,于是亲笔给杨绛回了一封信,信中对杨绛大加称赞。许真是有缘成为一家人,钱钟书得知父亲私自拆了自己的信并没有恼怒,杨绛收到了钱钟书父亲的回信也并没有惊讶,一切就这么水到渠成又顺其自然。

杨家和钱家都是书香门第,杨绛的父亲是法官,钱钟书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两家家境相当,杨绛钱钟书二人,一个才女,一个才俊,也是旗鼓相当,这门婚事再合适不过。

1933年暑假,杨绛和钱钟书在老家江苏订婚,礼数十足,钱钟书父亲带着钱钟书前往杨家拜访,正式求亲,得到父母首肯后再择日订婚。既有自由恋爱的浪漫,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名正言顺,杨绛和钱钟书极致浪漫又极致合拍,不愧成为那么多人眼中完美夫妻的范本。

钱钟书父亲这个私拆儿子的信件的小插曲,在今天看来,完全是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或许会是一场家庭大战,像一个没有文化且控制欲极强的父亲才能干出的事儿,可是,钱钟书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绝不存在读书不多,受教甚少的情况。

钱钟书父亲为何要去私拆儿子信件,其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浪漫点想,这其中是否有一种冥冥中的缘分牵引呢?

机缘巧合,纸短情长

要知道,在钱钟书父亲拆开杨绛这封信件之前,杨绛钱钟书二人从未见过双方父母,两人即使才华横溢,可难免年岁尚小,涉世未深,如果不是被钱钟书父亲戳破这层窗户纸,不知道这段恋情还要"隐秘"的进行多久,可以说正是钱钟书父亲这个无心又带些冒犯的举动,促成了杨绛和钱钟书这段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二人相濡以沫,相伴60余载,从茂密黑发,一路走到了白发苍苍,从学生时代,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杨绛和钱钟书夫妇人生匆匆几十年,海内海外几次辗转,不但没有吵架翻脸,反而感情愈加深厚,60多年的婚姻生活,钱钟书每日为杨绛做早餐,将散步说成"探险",别说离婚,两人连短暂的分别也会觉得格外的漫长和煎熬。

有人说,爱情是精神世界的奢侈品,看了杨绛和钱钟书的故事,更觉得这种"神仙爱情"格外不易,钱钟书要去留学,杨绛选择一同前往,照顾钱钟书的生活起居,因此没能完成在清华大学的学业,这是杨绛一生的遗憾,可她无悔。

杨绛从小在新式家庭长大,而钱家却是一个传统气息十足的旧式家庭,杨绛抛开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一切按照钱家的规矩来,深得公婆的认可。

钱钟书也没有将这一切视作应当,他称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并用自己的一生呵护杨绛。

杨绛一个脸红,一个眼神,钱钟书都深知其意,琴瑟和鸣,举案齐眉,这大概是感情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