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智钧: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杨智钧,一个普通人。几年前,没有绘画基础的他忽然开悟般画起了画。更为神奇的是,左手如被仙人点化般拿起笔就能写字。继2020年第一本《画儿里有话》出版后,2022年春节前又出版了第二辑,连续两年出版两本书,实非寻常。看到他书画的人,都爱不释手,甚至颇想研究一番,求字求画的人也络绎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儿里有话》第二辑

不是美术科班出身,忽然拿起笔就能画,多少是需要些天赋的。这种天赋让他不怎么费力气就写出心中所想,画出心中所愿,而画出的内容还能引人深思,则是人生阅历的命题了。

一个人经历的事多,才载深履厚。杨智钧的工作是中国运河文化传播,十多年行走于运河沿岸,交友广阔,也结识过一些禀赋各异的人。见惯人生百态,他发现有些人生活得并不如意。日积月累,杨智钧并没有因此愤世嫉俗、悲天悯人,反而炼就出深谙世故的能力和豁达坦然之心。短短几年时间作品丰瞻。

他的艺术创作对象是社会生活,或者是社会生活中的人。而他本人风趣幽默、笑口常开,亲切随和的性格使人愿意敝开心扉、吐露衷肠,为他获得了一定的创作素材。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些素材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出来,而是融思想性与娱乐性于一体,以展现人物“自我世界”的方式描绘。画作旁边常辅以隽语警句,或幽默揶揄、或心灵鸡汤,但一定摒弃消极悲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格调,哪怕所画人物愤愤不平,所配文字却自我解脱,令人嫣然一笑,处处流露聪明睿智。

他画的人物主要有寺庙和尚、道家钟馗、市井百姓。

老和尚也是小和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尚的形象都是温厚友善的,杨智钧的和尚除了具有这些特点外,还多了几分俏皮。与他亲近的人都知道,与他亦师亦友的师父是四川一寺庙的知名长老——果清。果清长老100多岁高龄,身体健康,箭步如飞,虽心胸豁达,却性格活泼,常常流露俏皮之气。每年,他都会抽空从北京去四川看望师父。由于受师父影响深,他刻画的和尚在表情、姿势、动作方面大都有果清长老的影子——以孩子气代替一位高僧的稳练达观、虚怀若谷。千变万化的和尚姿态令人充满好奇,这种“从貌向心”的渗透性画法使杨智钧的和尚别具一格,让人看一眼便能牢记于心。

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钟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钟馗

佛道本一家,除了和尚之外,杨智钧这几年画了不少钟馗,朋友圈里对他塑造的钟馗最是津津乐道。

作为捉鬼的天师,钟馗是很多艺术家乐于刻画的题材,传统画作中的钟馗大都令人恐惧,而杨智钧的钟馗则有多种形态——机警敏锐、宽宥大度、怜悯关爱、勇敢坚毅、顽皮乖劣、憨态可掬,甚至是有趣可爱的。人们想象中的钟馗应有尽有,即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钟馗。向杨智钧求钟馗画的朋友非常多,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鬼,钟馗也多种多样,什么样的钟馗捉什么样的鬼。所以,他笔下才有那么千姿百态的钟馗形象。

小人物心中也有大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井百态画中的人物当然来自市井。致力于中国运河文化传播,市井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百姓的生活状态贯穿杨智钧大部分画作。

画中人物乐观、积极、向上,纵有不开心,也只在面部表情的细微之处稍有体现,向人传递的不是消极负面情绪,反而是处之泰然的坦荡,透露出作者闲情逸致、心胸开阔的良好修养。

杨智钧喜欢采用直白易懂、贴近生活的语句来描绘人物。画中的妙语警句清新流畅、简洁朴实。有些人人皆知的语句经过他的打磨后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轻易成为人人口头上的名言警句,时常引用一下,会为枯燥的生活带来欢声笑语。

其实,对于人物心态的细致把握以及神态的精准刻画,杨智钧做到了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常常深剖人的本性,探究和破解人们的日常活动、行为方式、期望失望、浪漫幻想、悲伤失意的原因,并对其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公平的事,他会嘲讽一小下;对于有正义感的人,他会赞扬得恰到好处。他的字画如实反映世情风貌的同时,还能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秘密,而辅以鲜活生动的语言之后,令人惊喜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富有趣味的作品主题明确、语言幽默、 寓意深刻,有极高的可读性、欣赏性、美学意义。
老少皆宜 雅俗共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杨智钧的画纯绿色、无公害,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没有晦涩难懂的字句,没有恐怖怪异的画面,让人读着悦耳,看着悦目。他喜欢市井中的人们并热爱着他们,他们纯朴、善良、耿直,他觉得他们的姿态代表着芸芸众生,以他们作为创作源泉,用引人发噱的笔调表现出来,才最迎合读者的心理诉求。毕竟搞运河文化传播,所做的工作属传统文化范畴,他的画中,有些记录了运河沿岸社会风貌,原汁原味的田间房舍、服饰装束,具有原始质朴气息,尤其运河沿岸的人看了亲切感油然而生。

佛与道是杨智钧生命中某种方向的指引,懂他的朋友们都洞察到,他画的佛道画中有他本人的影子,这影子是杨智钧画作的魂——激情、冷静、超脱、疑惑、嘲讽,是他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做文化传播工作,后来又搞朱砂收藏。杨智钧自己也承认,这些经历极大的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 对任何人或事都能以仁厚友善、宽宏大量、至真至诚的心胸对待。由此,他才向世人奉献了积极向上、儒雅风趣,大人小孩都能看的作品。

看杨智钧的画从头到尾都让人乐呵呵,你会一边看一边笑,轻松体会一个“笑对人生”的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