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评:两市成交量大幅萎缩 赛道股轮动反弹】

大盘今日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数领涨,上证指数微涨。盘面上,锂电池板块全天持续走强,红星发展、藏格矿业、永兴材料、赣锋锂业、丰元股份、中矿资源涨停,盐湖股份、久吾高科、鹏辉能源、天华超净、融捷股份、天齐锂业等跟涨。储能板块震荡走强,天永智能、奥特迅、德业股份涨停,固德威、鹏辉能源、锦浪科技、禾望电气、阳光电源、德赛电池等跟涨。下跌方面,医药各板块午后继续低迷跌幅居前,两市跌停及跌幅超10%的个股超50家。总体上今日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64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03亿,成交量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萎缩跌破万亿。板块方面,盐湖提锂、数字货币、智慧政务、小金属、旅游等板块涨幅前列。新冠治疗、烟草、新冠检测、养殖业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涨0.04%,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0.72%。北向资金今日全天净买入34.5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1.14亿,深股通净买入13.39亿。

【港股恒指收跌1.2% 互联网科技股领跌】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24%,恒生科技指数跌2.84%,互联网科技股领跌,哔哩哔哩跌超8%,阿里巴巴跌超6%,京东跌超5%。华宝国际大跌66%,实控人朱林瑶被立案调查。

基金行业动态

【新能源怎么投?赵诣、崔宸龙、赵枫等投资现分歧】

策略

2021年新能源赛道大放异彩,新能源基金净值节节走高,而开年伊始,新能源板块面临一波调整,此前重仓了新能源的基金调仓策略备受投资者关注。随着2021年基金四季报陆续披露,基金经理们的调仓思路也跃然纸上。

记者梳理四季报后发现,以汇丰晋信“新能源一哥”陆彬、明星基金经理农银汇理赵诣、2021年公募基金冠军前海开源崔宸龙、中信保诚孙浩中、睿远基金赵枫、华夏基金郑泽鸿、银华基金李晓星、广发基金刘格菘、永赢基金于航等为代表的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四季度在新能源板块投资策略方面显现出分歧,有人在大举加仓,有人已在警示风险并开始调仓。(中国基金报)

【基金大调仓!最新重仓股曝光(附股)】

公募基金2021报今天基本披露完毕。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1四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持仓持股市值合计达7.02万亿。持仓前100依然“老面孔”居多,但其中结构性变化明显,金融股被明显增配,而医药遭减仓明显,白酒、新能源等呈结构性调整。

四季

从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变动角度看,立讯精密为公募基金2021四季度持仓市值增加个股,达290亿元。而公募基金持有立讯精密占其总股本比增幅达68.21%。

最多

贵州茅台紧随其后,在公募基金2021四季度小幅减仓的情况下,持仓市值增加了192亿元。这主要因为贵州茅台2021四季度反弹明显,单季股价大涨12.02%。(东方财富网)

【基金经理倾向“分散配置”,400余只股票被独家重仓】

在不断震荡分化的市场背景下,基金经理在“分散配置”上,似乎达成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冯明远、邬传雁、王宗合、杨锐文、周应波、李晓星、赵诣等一批公募市场“明星”基金经理的重仓持股,均较2021年三季度进一步分散。最极致的基金经理,第一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不到1%。

部分基金经理另辟蹊径,开始重仓一些看似冷门的个股。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有468只个股被单只基金独家重仓;此外还有119只个股被单一基金公司独家重仓。这些“非主流”重仓股中,不乏明星基金身影。(wind)

经理

【多位基金经理们踩中了业绩雷!预亏王反被提前布局】

业绩雷年年有,1月份临近结束,业绩预亏股开始加紧浮出水面。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温氏股份、长盈精密等在业绩预亏后,并没有出现极端下跌走势。

就在昨日,“果链”大厂长盈精密公布了2021年预计业绩,扣非预亏损过6.5亿元。不过,随着今日苹果传出秋季14款新品消息后,苹果板块整体受提振,该股今日低开后震荡上行,最终微涨收盘。

早在上周五,温氏股份、中远海能、华电能源、ST尤夫、瑞斯康达等多家公司也披露业绩预亏公告。但公司近日股价却表现分化,既有短期下跌后反弹,也有持续维持弱势。

上述个股不乏陆彬、焦巍、周蔚文等知名基金经理的持仓股。(财联社)

【积极探索新发展路径 公募机构高管变动频现】

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2022年以来有11家基金公司发生高管变动的情况。至于这些高管们的去向,则各有不同。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对高管人员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公司高管同样在寻找自己新的发展路径。(中证报)

【平均每天一例 基金经理迎来离职“小高潮”】

刚开年,公募基金业就迎来基金经理的离职“小高潮”。截至1月17日,今年以来离任基金经理的人数已达16人,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几乎每天就有一人离职。(上海证券报)

【利好因素撑腰 基金经理称布局时点已至】

开年以来,A股市场连续震荡。在热门赛道持续回调的同时,权益类基金净值也出现大幅回撤。业内人士认为,每次市场大幅调整都是基金经理放出投资胜负手的关键时刻,凭借精准的投资布局,部分基金往往在市场走出“阴霾”后创下历史新高。

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杜猛认为,短期市场情绪的宣泄并不构成持续的风险,甚至带来难逢的优质个股加仓、布局良机。因此,年初可能是全年布局的一个较好时点。

“展望2022年,我们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虽然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由于基数原因可能承压,但政策面的利好因素较多,有望支撑权益市场估值。”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称。(上海证券报)

【基金开门红落空,平均发行规模不足10亿!这三只却成爆款,有何秘诀?】

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基金发行可谓艰难。各家基金公司纷纷派出“顶流基金经理”出马抢占“开门红”行情,然而绝大部分收效甚微。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2022年以来共有83只基金成立,总发行规模760.13亿元,平均发行规模9.16亿元。年内仅出现3只募集规模超40亿的权益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分别为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兴证全球基金任相栋以及汇丰晋信基金陆彬。

冯明远表示,“新年伊始,市场回撤幅度较大,尤其是新能源板块刹车痕迹比较重。但在我看来,新能源是一个长周期的发展产业,要用更长远的视角来观察,不用特别去关注这些短期的波动。长期来看,制度优势、产业政策、工程师红利和资本市场改革四大要素将支撑科技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陆彬表示,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A股市场环境和投资机会比2021年更友好。当前A股的风险溢价处于历史中枢附近,同时以“稳”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调下,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市场外部环境比较温暖,内部结构性机会将会更加均衡。

任相栋总结自己的投资特点是:辩证思维、自下而上、均衡。首先,不论是在个股还是行业的选择上,并不刻意追求和市场的合拍或融入,投资风格偏逆向;其次,坚持相对纯粹的自下而上选股;第三,组合管理中均衡配置,力争兼顾长期与短期。(券商中国)

【基金经理调仓大挪移 分散配置已成共识】

在不断震荡分化的市场背景下,“顶流”基金经理开始了新一轮的调仓换股。已披露的基金2021年四季报显示,“顶流”基金经理纷纷在各自的领域深度挖掘业绩优异且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个股。

虽然调仓节奏难有一致,但“顶流”基金经理的持股“姿势”却不约而同的一致。李晓星、周应波、赵诣、归凯、葛兰等最新持仓较2021年三季度进一步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均有一定程度下降,更有基金经理第一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仅有5.31%。

对于2022年的市场,多位“顶流”基金经理认为“震荡分化”仍是关键词。消费板块或比2021年更为乐观,创新药产业链仍是医药板块长期最为看好的方向,但新能源板块已然出现泡沫,需要更加仔细甄别个股。(中证报)

【董承非卸任,兴全趋势、兴全新视野大幅调仓,谢治宇在管规模963亿,距离千亿一步之遥】

去年10月兴证全球基金的灵魂人物董承非卸任基金经理职务,他一直管理的兴全新视野和兴全趋势也分别由乔迁、谢治宇等人接管。

1月23日晚间,兴全新视野和兴全趋势2021年四季报也相继出炉。与此前相比,这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均出现了大幅调整,仓位也有所提升。

而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在接手兴全趋势后,其管理总规模也水涨船高,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他的管理总规模达963.45亿元,距离千亿仅一步之遥。(财联社)

【百亿知名私募产品成黑天鹅,掌门人林利军公开致歉主要讲了什么?是何原因让投资大佬“丧失投资能力”?】

1月23日,正心谷举行了2022年投资策略会。创始人林利军对正心谷2021年的业绩进行了复盘和反思。

“去年业绩确实我自己也很不满意,向我们的投资人表达诚挚的歉意。”林利军在会上诚恳致歉。

林利军坦言,过去一年压力很大,一度瘦了二三十斤。复盘2021年,年初,正心谷采取找弹坑的策略,但极致的板块轮动行情超出预期,让他们错过了新能源资产的一大波涨幅。年中,正心谷重新布局的板块也遭遇政策变化,对业绩的影响较大。

正心谷表示,面对未来,会继续坚定投资理念,发挥投研优势,做好长期深度产业研究,静下心来踏实做好每一个研究,做好每一个投资决策。(财联社)

【太猖狂!骏邺投资董事长被罚6289万!配资控制数十账户,操纵3只股票…交易细节曝光】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新一批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一份指向骏邺投资董事长郑德胜。因操纵亚振家居、诺邦股份和圣龙股份,郑德胜最终被罚6289万元。

处罚决定书中披露的股价操纵细节引人关注,郑德胜配资从中介手中借入账户,最终控制数十个账户,以多种手段操纵股价,集中资金优势和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并采取盘中拉抬后反向卖出、对倒交易等方式。(券商中国)

【惨淡!百亿私募开年几近团灭,多家浮亏超5%…7成A股下跌,后续如何作战?最新判断来了】

据渠道和三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两周,各大百亿私募旗下近40只展示业绩的股票多头产品,获得正收益的仅有2只,其他全部亏损。其中,多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今年浮亏超过5%,汐泰等部分百亿私募浮亏更是达7%。

不仅如此,百亿量化私募们也纷纷回撤。不少指数增强产品年内回撤达5%,即便是量化对冲产品亦多数出现浮亏。(券商中国)

基金公司动态

【高瓴入股,这家颗粒硅龙头一年狂赚50亿元】

1月24日,颗粒硅龙头保利协鑫交出了一份不俗的业绩答卷——综合计算,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约为50亿元。

颗粒硅业务成为业绩的绝对“功臣”之一。保利协鑫预计2021年度光伏材料业务分部实现净利润约54亿元。在2021年,硅料价格猛涨,稀缺度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就在2021年12月,保利协鑫新股配售事项完成,合计配售约20.37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94亿港元。高瓴通过认购此次新股配售,正式入股保利协鑫。(上海证券报)

【鸣石投资34只基金开年33只亏损 近65%产品跌超5%】

开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等高景气赛道股遭遇集中回调,部分百亿私募遭遇净值回撤。去年业绩表现良好的上海鸣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鸣石投资)也在开年后普跌。

根据记者统计,鸣石投资今年来有净值更新的基金共34只,其中大部分基金的最新净值更新日期为2022年1月14日,少数更新至2022年1月17日或2022年1月13日。截至其各自最新净值更新日期,仅鸣石春天七号A今年来净值小幅上涨0.52%,其余33只基金均下跌,22只基金跌幅超过5%,占比64.7%。(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