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个关于胡适的纪录片,记者街头采访一些学生,问他们知道胡适吗,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不知道或者根本与胡适就不搭,现在看来是很可悲的。同样我们也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上学时只知道有鲁迅,而鲜少知道有胡适,这是一个隐藏到尘埃的名字,他是那个时代的路标,一种文化的符号,也是那个激扬时代中优秀青年的精神领袖。

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也非常深刻的,他深深影响了中国大陆多半个世纪,特别是1949年后,鲁迅被推上神坛。胡适对周氏兄弟是非常偏爱的,一生中估计赞美人最多的就是周氏兄弟了,即使胡适回到台湾,在那种环境中,胡适仍然称鲁迅“是我们的人”。胡适曾说,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成就最大的就是鲁迅。鲁迅文章遍布于大陆的小学、中学、大学课本多年,但是现在已经从课本中大量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五四运动的旗手、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推动者、精神领袖,纵横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主张少谈主义,主张先疑后信,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尽信书不如无书,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拥有三十六个博士, 作过北大文学院长、北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在大陆却是一个被边缘和被遗弃的人物。

台湾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汉学家余英时先生说,鲁迅是左派文人极力追捧的圣人,所以在几十年来,甚至于从延安开始,就有鲁迅学院,鲁迅就变成了一个精神领袖,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代表人物。鲁迅的作品入选教科书的非常多,所以鲁迅在中国是无人不知的一个名字。而胡适从1949以后,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所以不但受到了冷落,他的书根本不准出现于市面或者街头,尤其在1950年代发生批判胡适的大运动后。

按照这个逻辑,鲁迅应该继续受到热捧、胡适应该继续冷落和边缘,但恰恰相反。自从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再度解放,胡适的作品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地重现,并且洛阳纸贵。今天,胡适比鲁迅还要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之一:改革开放后,鲁迅后来走下了神坛,鲁迅就从一个非常高的地位慢慢衰弱,尤其是过去崇拜过他的人。一些学者,比如舒芜、王元化等最初都是拥护鲁迅、反对胡适;可是在他们死以前,都表示胡适可能比鲁迅更有意义、更重要。胡适的著作生命不是在他研究国故,那些东西后来人超过他了;可是他维护民主、自由、个人尊严种种,是最有力的人。

原因之二:对于鲁迅,尤其是左派,他们觉得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必须要牺牲个人自由、牺牲个人的权利。但胡适认为恰恰相反,认为个人的自由跟国家的自由并不冲突,只有个人有了自由,国家才真有自由,所以他认为要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人格也是自己的人格最重要。胡适说每个中国人都有很高的人格,国家就自然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可以建造起来的。

有个日本学者曾说,看懂了中国人的有两个半人,其中就有鲁迅。鲁迅看到了病症,没有开药方。而胡适既看到了病症,也开了药方。这个对比非常的有意思。

胡适的地位,不是来自学问,因为后人已经学术上超过了他,而是来自他的思想,提倡自由,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自主,重怀疑,重实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这些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没有过时。

李慎之曾说:“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这一论断,曾在知识人群中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现在来看,李慎之先生的话还需要重新考虑。应该是受了历史学家唐德刚和黄仁宇两位先生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适与鲁迅代表了两种价值观,也代表了近代中国的两条不同的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作交流和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