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汉父子逸事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李铭汉生于武威。李铭汉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宁夏卫门城驿,明朝末年迁居凉州卫。

十岁的李铭汉第一天进入私塾,比在座的同学都要年龄大,也正是这一份成熟,让他与众不同。他学习十分刻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逐字逐句地问个究竟,“音训声义之未谛者,必再三询究,不得解不止”。与现在不一样,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种优良品质,因此教书先生也嫌他烦,认为李铭汉是一个没有悟性的笨蛋,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李铭汉二十四岁时才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以失败告终,仿佛印证了老师的想法。可乡试失败后,李铭汉没有被挫折压倒,反而激发出他更大的学习激情,他愈加努力地致力于学问。同乡有一个叫尹世阿的,自江西罢官回家,其家中藏书多达十万卷,李铭汉经常去尹家借书阅读,向尹世阿请教。尹世阿见他态度诚恳,求学心切,便也乐意为李铭汉提供书籍、答疑解惑。一个午后,做完农活的李铭汉又急迫地跑到尹家,想在天黑前再读一点书。此时,尹世阿正在堂上品茶读书,看着看着竟悄然入睡。李铭汉走到堂前,见尹世阿手捧书卷,以为恩人正在苦读,便上前问好,不承想却打扰了尹世阿的清梦。被吵醒的尹世阿很生气,怒问对方,读书是为了做什么,有什么志向。李铭汉却未听出其怒意,认真答道:“实事求是。”尹世阿听罢怒气全消,并称赞李铭汉是“真正读书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七岁那年,李铭汉到陕西参加甲午科秋试,并拜见了同乡、大学者张澍。当时张澍正在编写《诸葛忠武侯文集》,见李铭汉勤奋好学,于是收在门下授业,并让其参与《诸葛忠武侯文集》及《蜀典》等书籍的校对。这天张澍收到老友陈世镕的来信,信上询问张澍近况,告知张澍自己将要被调往古浪任职的消息,并表示特别关心张澍作品的编撰情况。张澍便说起李铭汉。缺乏人力的陈世镕当即回信把三十二岁的李铭汉招到县署。李铭汉在陈世镕手下,深受教益。

经过长达三十年的不断钻研学习,李铭汉大器晚成,终于成了一名博通经史、才华出众的学者。他涉猎广泛,对于天文、算术、舆地、农兵、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也许是老天不公,他在科举道路上走得十分艰难。他一生参加了八次乡试,都不得中,直到四十二岁才考了个副贡生。

李铭汉晚年主讲凉州雍凉书院、甘州甘泉书院,致力于教授生徒,著书立说,有《续通鉴纪事本末》《日知斋诗稿》等著作,尤以《续通鉴纪事本末》最为著名。

李铭汉的儿子叫李于锴,字叔坚。他天资聪慧,十四岁成为秀才,二十一岁时考中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李于锴赴京参加会试。适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与时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的甘肃秦安人安维峻过从甚密,共同密切关注战争风云,忧心如焚,这些都反映在其《过夏日记》中。他还多次为安维峻及主战派大臣杨颐、董福祥代撰奏疏函稿,条陈抗敌、除奸、备战诸事,现存安维峻《谏垣存稿》中,有六篇是由他代撰的。次年一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三月二十二日,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举国愤怒。各省会试举人云集北京,进行集会活动,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运动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康有为起草的上书署名的十六省应试举人中,就有甘肃举人李于锴的名字。他们还联名书写了《甘肃举人呈清政府废除马关条约文》,这个呈文,也是由李于锴领衔起草的。文章表达了反对赔款、反对割地、反对掠夺的鲜明观点,成为甘肃近代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闪烁着反帝爱国的思想光辉。

晚清吏治腐败,官场黑暗。李于锴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官山东,历任三县一府,共十四年,从政期间他政绩卓然、蜚声远近,有“贤太守”之誉。他曾两次任蓬莱知县,第二次任职蓬莱时,正值清政府废科举,兴学校,李于锴创办了蓬莱学堂。在沂州任知府时,他决定开采凤凰蛋老屯煤矿,先后投公私资金白银两万余两。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开采,终于取得成功,解决了沂州几十万户老百姓的燃料之难。后来他还用煤矿所得利润兴办了学校等,不向百姓收取任何钱财。他在泰安任上清理积案,捐资修堤,减少了水患的发生。在蓬莱任上李于锴还发展海运,平抑粮价,在当地官吏百姓间声望较高。民国二年(1913年),李于锴由山东返里,从此不再出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