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泗阳新闻》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将继续践行“四力”,深入一线,记录城市乡村的浓厚年味,报道来自基层一线的新气象、新风貌,讲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带您一起去馒头店里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一点,记者走进泗阳阳光名邸小区一家馒头店,此时店里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几十平米的房间内弥漫着清淡的面粉味道,店主何丽在案板上,一边切着面团,一边称重,仔仔细细地控制着每个面团的重量,据介绍,每个面团重量都在190克,这样做出来的馒头才能齐齐整整一样大小。何丽说,自己做馒头,不图多,不图快,图的就是一个好味道,而这好味道自己也有诀窍。

何丽:纯手工和老的方法,面头发酵出来的。每天早上开始和面,中午才能做,要发酵四五个小时才能做出来这馒头,所以口感比较好。

何丽今年45岁,做馒头大概四年左右的时间,以前一直在浙江打工,后来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回到了老家泗阳,回来之后,她就开始思考自己也学个技术,赚点生活费。

何丽:因为在浙江打工了十几年,回来没有什么手艺的话,也不行跟着我们家的一个亲戚,他也做了十几年的馒头,跟他学了有两个来月,后来自己开始做这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下来,何丽的手艺渐入佳境,无论是面头与纯碱的比例,还是揉馒头的力度与方式,都让人竖起大拇指。只见,她手握着小小的面团,轻轻揉按,似乎只有几秒钟几下的功夫,一个个浑圆白嫩的馒头就诞生了。看似,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的活计,其实也是充斥着劳累。

何丽:我们做这个馒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的话。我们的胳膊肯定是很酸的,一天下来两条腿也很不舒服,所以做这个馒头也很辛苦。

现在何丽所做的馒头口味很是受欢迎,不用出摊,在门店里就基本被买光了。

居民 薛翠平:她家的馒头非常好,口感好有香味,过年的时候还准备再定一点。

靠近过年这段时间,馒头的需求量更是骤增,不少家庭还会特别定制一些红豆馒头和糖馒头,寓意甜蜜团圆。

何丽:平时的话六十斤面左右,过年的话,一般六七袋面一天,三百来斤。早上的话就要四五点钟起来和好面放在那里醒发,等到中午12点的时候才能出来馒头,到晚上最起码到九、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丽一边讲述着自己这段时间的繁忙,一边张罗着把一个个揉捏好的馒头摆放进蒸笼之中,记者注意到,每个蒸笼可以盛上15个馒头,一共16层蒸笼,在等待了45分钟之后,馒头就熟了,香味漫溢开来。

记者 孙亚丽:热气腾腾的之中,我们的馒头就出笼了,站在旁边的话,是能够感觉这个香味扑面而来。,现在我就是距离年味最近的人,借这个馒头祝大家过一个幸福团圆年。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孙亚丽 赵闪 编辑/杨艳苏 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