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

这样的话出自一个中国人的口一定很正常,但其实这句话,是河南大学外语系教授、英语教育家吴雪莉说出口的。而吴雪莉,原名是雪莉·伍德,是一位美国人。

吴雪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从二战结束后便跟随丈夫黄元波来到中国,此后便在中国河南大学教书七十余载,培育了上万学子,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她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的事情无果,最终惊动周总理,周总理亲自特批吴雪莉的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雪莉

《西行漫记》、对中国心驰神往

1925年,吴雪莉出生在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她的父亲是美国政府的外交官,母亲是一位新时代女性,著名的国际主义者道逊夫人。

在这样的家庭出生,雪莉自小便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父亲也给她讲述了许多外面世界的知识。而对雪吴莉影响最大的,则是13岁时读的一本《西行漫记》。

自古以来,对中国进行描述的西方学者有许多,但许多都并不纪实,对中国多有或夸张或扭曲的描写。但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却以纪实的文笔记述了作者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与战士们交流后,写下的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

吴雪莉便是从《西行漫记》中,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地区的一角。在这一角里,她见到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人与事,对这些开心地吃着野菜、嚼着干面包的人她由衷感到好奇与钦佩。

《西行漫记》部分篇章

在父亲的口中,东方这个国家充满着神奇古老的色彩。年幼的吴雪莉对这个国家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她开始主动去寻找关于这个国家的事情,也开始关注这个国家的人。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这个国家。

19岁的时候,吴雪莉就读于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并在这里邂逅了她一生的爱人——黄元波。

黄元波是当时政府派到美国留学的学生。关注与中国相关的事情的吴雪莉难以抑制自己的内心,开始主动去接触这个留学生。

通过接触,吴雪莉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一心学习、不顾玩乐的男人。黄元波也在与吴雪莉的接触中渐渐喜欢上这个热爱自己祖国的美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雪莉和黄元波

1945年圣诞节的第二天,吴雪莉与黄元波在吴雪莉父母的见证下,在美国举行虽然简单但充满格调的婚礼。

婚后两人很是相爱。黄元波的留学生涯也已经结束,他向妻子提出想回到自己的国家,参与国家建设。他的想法得到吴雪莉的认同,在吴雪莉看来,前往中国是她很久以前便已经设想过的事情。

他们想回到中国的想法得到了吴雪莉父母的赞成,吴雪莉父母对黄元波这个女婿非常认可,皆认为值得托付。就这样,吴雪莉与黄元波两人回到了抗战后的中国。

两人第一站便是中国上海。上海是个大都市,这与《西行漫记》的描述并不符合,但这里的特色同样让吴雪莉很是惊奇。

旧上海

但很快内战便爆发,吴雪莉并没有见过战争。然而,她面对残酷的战争并没有丝毫的退却,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受难的老百姓。尽管两人过得很是艰难,但他们从没有想过离开中国。

后来两人来到相对安定的西安,在西安度过了三年。解放之后,河南开封的相关部门邀请曾在美国留学的黄元波前来协助筹办药厂,吴雪莉便跟随丈夫来到了开封。

耕耘70载、获总理特批绿卡

黄元波一直向吴雪莉述说新中国需要人才进行建设,自己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吴雪莉很支持丈夫的决心,她也希望为自己丈夫的祖国做点什么。最后,在她的努力下,河南大学成功录取她,吴雪莉就这样成为河南大学少数的外籍教师之一,从此开启她半个世纪的教书生涯。

吴雪莉

那个年代的中国,并没有多少外国人到来,打扮时髦的金发女郎吴雪莉走在路上非常吸引路人的目光。好在河南大学有许多留美留欧的老教授,这些教授给了吴雪莉“归属感”。

有一次,正值圣诞节的时间,身为美国人自然感到过节的气息,但她发现身边都是中国人,没什么人在庆祝,这让她更加理解到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韵味。

往年都有丈夫黄元波陪她过,她并没有太多感受,但这一年黄元波因为公务去了外地,并没能跟她一起过节。

吴雪莉教完学生,收拾东西便打算返回住处做晚餐。突然身边的教授叫住了她,并邀请她一起过节。

吴雪莉感到诧异,但很快她就知道,这些教授知道圣诞节对于美国人来说就像是中国人的春节。因为担心吴雪莉孤单所以邀请她一同过节。想到这,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雪莉(左)

在课堂上,吴雪莉完全放下与异国人的不同,她学着融入到学生当中。从学习到生活,她将自己当成一个中国人看待。为了与河南学生可以更好地交流,她特地找到住处附近的老人聊天,有事没事就去找街坊邻居闲聊。

经过半年的时间,她竟然逐渐掌握了河南话。当同学们听到这个金发女郎脱口而出的竟然是地道的河南话,他们纷纷感到好奇。

很快,在河南大学教书的她便声名远播。她的一个学生名叫万伯翱,是人大常委会主席万里的儿子。万伯翱提起吴雪莉总是赞不绝口,连带着万里也知道了吴雪莉这个人。久而久之,远在中南海的周总理也听说了吴雪莉的事迹。

1962年,吴雪莉的母亲道逊夫人以世界和平理事会委员的身份访问苏联。之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她秘密来到中国,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吴雪莉和母亲

道逊夫人趁此机会见到了自己阔别17年的女儿和女婿。经过交流,道逊夫人发现女儿并没有不适应 反而很是喜欢教书生活,很享受在中国的生活。这让道逊夫人更加相信,中国是可以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国家,是值得期待的国家。她也开始有了来到河南大学任职的想法。

两年后,河南大学又迎来一位外籍教师——道逊夫人。

周总理非常重视道逊夫人的到来,百忙之中的他总会抽出时间问候道逊夫人,并亲自通知河南省政府,一定要妥善照顾道逊夫人的生活。照顾好这位国际主义者。

到了七十年代,吴雪莉打算正式申请中国国籍。其实这个想法她早就有了,在与丈夫商量的时候,黄元波表示支持她的想法。但她一直担心这会对父亲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道逊夫人到来之后,她又与道逊夫人商量。

吴雪莉

道逊夫人是一位绝对的国际主义者,对女儿的决定她就像当初支持女儿前来中国生活一样表示支持。后来,吴雪莉又得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父亲的支持,于是,她不再犹豫,在丈夫的陪同下,向相关部门递交了申请。

但那个年代时局并不稳定,她的申请许久都没有得到批准。在了解情况后,她再次递交申请书,但等了许久还是没有收到回信。无奈,她将这些情况告诉了自己的母亲。

道逊夫人知道后,便在河南省有关部门来探访自己时有意无意地提起此事,但当时河南省当局也不好决定。

后来周总理得知了此事,他对这个在河南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人才的外籍教师表示由衷地感谢,经过周总理亲自批准,1975年,吴雪莉顺利加入中国国籍。

吴雪莉得知自己的申请是由周总理特地批准的消息后,她感激地朝北京中南海深深鞠躬。在课堂上,她难掩喜悦地向学生们说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中国国籍。学生们也亲切地称吴雪莉为“华籍美人”。

吴雪莉的中国绿卡

吴雪莉听后,幽默地说道:“我是滑稽美人!”在河南开封人的眼中,“滑稽”并不是贬义词,这个词还有随和、宽厚的意思。

一面国旗、雪莉珍藏一生

在吴雪莉的家中,有着一面国旗,这面国旗是她在1949年,见证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一面国旗。

当时她正在西安。她与四万万国人一样在焦急地等待着政协会议的决定。当她得知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时候,她心情非常激动。她立刻抱着自己的孩子赶往钟鼓楼,挤进漫长的队伍。

经过三个小时的等待,才拿到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这三个小时,排队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雪莉望着这些排队的人,看着他们脸上那激动的表情,她自己的内心也很激动。很多次她都控制不住自己脸上的激动,怀里的孩子也似乎感受到母亲的心情,不停挥舞着双手。

这一幕成了吴雪莉记忆中深刻的一幕,多年后在给孙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她总会激动地热泪盈眶。

这面五星红旗对吴雪莉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回家的路上,她高举着五星红旗,与其他路人一起欢呼着。旁边没有拿到五星红旗的人,都纷纷向她投来羡慕的眼光。

到了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吴雪莉通过收音机听到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她将五星红旗挂在自家的大门旁,享受着与四万万中国人民相同的喜悦。后来,她将这面国旗收了起来,用自己千辛万苦挑选的盒子将五星红旗装在里面,放在孩子们够不到的地方。每当国庆的时候,她就将这面国旗拿出来挂在门口。

孩子们逐渐长大。有一次国庆,她将国旗拿出来挂在门口,孩子们看到后想要帮忙,但她却制止了孩子们的热情。因为她担心孩子们不小心弄坏了国旗。

她向孩子们严令道:“这面国旗你们谁都不许碰!”很难想象,一个外国人可以做到这样的地步。

尽管后来中国制造业发达,国旗的生产已经可以满足国人的需要,但吴雪莉却没有将国旗更换。如今藏在家中的国旗依旧是1949年,排了三个小时队拿到的国旗。对她来说,这面国旗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见证了她来到中国生活的一生。

吴雪莉与她的国旗

如今这面国旗已经历经了七十多年,但依旧完好无损,就像新的一样。吴雪莉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晒晒太阳,轻轻抚摸着国旗,回忆着自己的一生。

译作著身、向读者讲述中国的美好

吴雪莉除了自己爱中国,也有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想法。早在解放之前,吴雪莉就经常向外国的报社、出版社发文,将她作为一个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认知和感受带给国外的读者们。

1958年,伦敦出版社将她写的《中国一条街》出版,并向她寄来信件,信中感谢她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东方伟大文明发祥地,撩起他们对于神秘的东方世界的面纱,并鼓励她继续创作。

《中国一条街》为当时迫切想要了解古老中国生活情况的外国人提供了素材。当时,由于政治上的影响,西方的人民并没有多少渠道可以了解到新中国的情况。这个时侯,《中国一条街》无疑成了他们探索的渠道。

吴雪莉(左)及河大另一外籍教师加琳娜

六十年代,中国的外语人才极为稀少。这个时侯外文出版社当得知了吴雪莉所写的《中国一条街》在国外的情况,于是便写信邀请吴雪莉帮助翻译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

这对吴雪莉来说是个大大的意外。虽然她在中国生活了许多年,对于汉字说和写都没太大的问题,但要翻译成小说,她内心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她没有贸然回信,而是找来杜鹏程的这一部小说,细细阅读起来。很快,她便被小说中那些在和平日子里转业成工程兵,为国家建设奉献的战士们打动。

于是,她接下邀请,在她的笔下,英文版《在和平的日子里》问世,流传到了西方人的心中。

后来,她又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历,出版了《英美文学批评史话》和《实用英语教程》。

1988年,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邀请吴雪莉前往北京,与其他学者一同参与第七届人大会议的相关翻译工作。对于自己可以参与国家的建设工作她感到无比光荣。

她凭借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与当时的许多英文学者一起,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清正廉洁”、“凝聚力”、“改革开放”等词进行翻译。她的翻译得到了马列编译局专家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在她的帮助下,西方读者认识到了古老中国,也认识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是如何带领贫穷落后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和谐。后来《人民日报》将她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

黄元波、吴雪莉和他们的6个子女

吴雪莉与黄元波共养育有六个孩子。1984年黄元波去世后,她的五个孩子先后前往美国留学,在她身边只剩下当年一起排队拿国旗的大儿子。采访时,总有人会问她“是否想过“落叶归根”?回美国安享晚年?”

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时,她总会说:“美国不是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丈夫都是在这里去世,我的学生也是在这里,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的家就在这里。”“我已经是中国人了。”

在她的口中,她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

如今吴雪莉先生风采依旧,外语教研部党总支书记关合凤在“关于学习吴雪莉先生精神”的会议上声情并茂地说:“先生从教70多年,培育了众多英语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外语教育家,她所获得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河南大学书记阚云超也在会议上说:“吴雪莉先生的荣耀,也是河南大学的荣耀。”

浓浓爱国情,悠悠赤子心。吴雪莉用自己的一生在热爱着这个国家,她永远值得后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