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联储加息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因为美国通胀实在是太高了。由于美国新冠疫情以来一万亿一万亿的印钱,大量货币像洪水一样冲向全世界。虽然世界蓄水池足够大,但在世界产能无法加高的情况下,世界也无法承受如此数量的美元。美国也最终被大洪水吞噬。

美国12月的CPI已经来到了7%,创历史纪录了。核心CPI环比上涨0.6%,也是2021年的纪录。美国创的通胀纪录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就是通胀压力非常巨大,如果不想变成第二个津巴布韦,那就得采取措施。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加息的消息满天飞,因为美国真的需要加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根与自由主义

一、美国不是第一次高通胀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遇到高通胀。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同样遇到了一次高通胀。从70年代开始,由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的CPI一度涨到15%,比今天还要迅猛。由于物价涨得太快,导致企业陷入停摆状态,失业和贫困笼罩在美国上空。

由于此时正值冷战,美国从60年代的进攻迅速转入防守。中东国家为了报复美国更是爆发了石油危机,国际油价也开始大幅度上涨。这个时候里根开始抬高利率,进行货币紧缩政策。同时大幅度减税促进企业发展。这也是里根时代开始的新自由主义。通过外部控制沙特为首的石油出口国,把控住油价。通过一系列操作,在稳住自己的同时,也为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于是就有了一个经济学说法叫做美元潮汐战略。但这种思维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随便用的。我们就拿土耳其这一次高通胀来说,很多人认为美元已经收割了土耳其。其实还没完呢,美国距离收割土耳其还有一个关键步骤没有干,这就是把埃尔多安搞倒。

固然这一次土耳其大量民间资本开始兑换美元来避险,但民间资本才值几个钱?美元资本的大头全都压在土耳其国内资产里,他们现在抽不出来。埃尔多安盯着这些美元资本盯得死死的,他们如果要是抽出来,造成土耳其股市大幅度震荡,埃尔多安宣布暂停兑汇怎么办?这些资本难道跟着土耳其股市一起摔死?

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俄罗斯。俄罗斯的做法就是暂停外汇兑换,并且停止一切金融活动。美元资本一毛钱也跑不出来。所以,想收割的前提是得有个美国控制的总统。当初能搞东南亚和韩国,就是因为这些国家不敢关闭金融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的美国蓝领今天不存在了

二、今天的美国相当虚弱

同样,对于美元潮汐战略用在今天是一样的道理。美元潮汐战略的前提是美国自己要强,不然一切都是空谈。正是由于今天的美国不够强,所以埃尔多安才有底气继续搞高通胀。如果埃尔多安一停止兑汇,美国航母就停在土耳其家门口那美国够牛。

但今天的情况是,就算埃尔多安停止兑汇,美国最多就像哈萨克斯暴乱时一样,喊上两句尊重人权的口号罢了。今天的美国与80年代美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制造业不行。如今世界是一个整体,美联储如果加息相对应的就是欧盟、日本、韩国、中国都要跟着加息。然后美国的通胀就爆炸了。

滚装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由于美国需求过于旺盛,滚装船订单好到爆。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敢随便扩大产能。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头顶上都悬着一把刀,就是美联储要加息。这些企业借债之后是要靠着利润换贷款的。如果美联储突然加息,这些企业就都得资金链断裂破产。

货币紧缩固然能控制通胀,但不能收紧真正的需求。不管货币如何紧缩美国人民是要吃喝拉撒的,产品该出口到美国,还得出口到美国。80年代的时候美国有大量实体产业,加息的同时还伴随着减税,双管齐下这才控制住了美国的通胀。

但现在美国国内什么都生产不了,顶多就是做一些简单的组装、打包。如果美元加息注定造成制造国工厂成批倒闭,产能进一步萎缩。到时候没有减少美国国内的通胀,反而更加大美国国内通胀。无论是东南亚还是美国都做不到贴钱向美国输送商品。

再有一点就是今天的美国与80年代的美国完全不同。里根时代可以一口气把利率提高到20%,因为那个时代美国债务不多。而且里根可以通过削减联邦开支,勒紧裤腰带还债。但今天美国债务都已经28万亿了,需要还的债务是个天文数字。

另外一方面美国联邦财政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削减的了。由于苏联解体,大量冷战红利被利益集团瓜分,他们的胃口极大。现在美国军费7700亿美元,但什么事都干不了。这让美国如何削减开支?难道跟洛马公司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架战斗机贪了多少?这就是问题所在,高昂的支出让联邦政府的财政窒息。

最后的最后就是制造业回流也搞不了。美国的制造业是怎么出去的?除了美国人工成本高之外,就是金融业太发达。资本都是逐利的,金融投资获取的利润是实体行业不能比的。所以导致所有企业主变卖企业开始炒股投资。传统经济学在美国不适用。

美国加高关税除了提高美国物价,什么用也没有。除非美国敢把关税加大到比股市利润还高还快的程度,但那个时候估计一个汉堡都得上百美元。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加息最多3%,且持续时间又不会太长的原因。美国,真的要被这一次的新冠玩死了。

作者/孤寂寒光

更多军事国际相关事实,以及观点评论请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