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疯狂马斯克

2021年,科技狂人马斯克以3000多亿美元身价晋升世界首富。12月20日,马斯克在Twitter上分享了50个常见的心理认知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归因错误:

经常根据个性或者性格定义别人,但是总会用情境因素为自己开脱。(Sally上课迟到,肯定是她懒;自己迟到,就是因为早上太忙乱了。)

自私偏见:

失败总是有原因,但成功全靠自己。(认为成功是因为自己努力,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和运气。如果考试不及格,便认为只是因为睡眠不足。)

圈内偏爱:

我们会更喜欢圈子内,而不是圈子外的人。(Francis跟你一个教堂,所以你喜欢他多过Sally。)

从众效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到某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影响也会随之扩大。(Sally觉得指尖陀螺对孩子挺好的,Francis也这么觉得。)

群体思维:

人们更希望与团体保持一致,为了尽量减少冲突,偶尔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定。(Sally想买冰淇淋,Francis想买T恤,所以你最终建议买印有冰淇淋图案的T恤。)

光环效应:

你认为一个人有积极的特质,这种好印象就会辐射到那个人其它的特质中,负面特质亦如此。(Taylor这么可爱,她肯定一点也不刻薄!)

道德运气:

一个更好的结果会提升人们对其道德的评价,反之亦然。(XX赢得了XX之争,是因为比输掉的人更有德行。)

错误共识:

现实中支持我们观点的人,比我们想象中的少。(“所有人都这么想!”)

知识的诅咒:

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件事,就很容易假设其他人也同样知道这件事。

聚光灯效应:

我们会高估人们对我们行为和外表的关注度。(Sally很担心大家会注意到她的冰淇淋T恤有多丑。)

可用性启发式:

做出判断时,通常依赖于最直观的例子。(选择商店时,通常会选择最近看过广告的那家。)

防御性归因:

事故中,目击者会暗自担心自己受到同样的指责,如果目击者与受害者的经历更相似,就会更少责怪受害者,转而攻击加害者。反之亦然。(Sally等绿灯时一直在车里玩手机,结果被追尾了。目击事故的Greg也有开车发短信的习惯,所以他下了车,对撞了Sally的人大吼大叫。)

世界公正假设:

人们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因此,总会认为出现不公正的事是有原因的。(“Sally的钱包被偷了,看,她总因为T恤的事批评Francis,遭报应了吧。”)

朴素现实主义:

我们习惯于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不理性、不知情、或者有偏见。(“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其他人都很蠢”)

朴素犬儒主义:

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比他们表现出来的还要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这人对我好的唯一原因,肯定是想从我这得到点什么。”)

福勒效应(又名巴纳姆效应):

我们很容易接受一些含糊不清、用途广泛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性格。(“这个星座指南真是太准了!”)

邓宁·克鲁格效应:

知道的越少越自信,知道的越多越谦虚。(Francis自信地向大家保证,冰淇淋里绝对没有海带,海带也没有被用于乳制品行业。)

锚定效应:

我们做决定时非常依赖第一眼信息。(“这东西写着打五折?那肯定老便宜了。”)

自动化系统偏差:

我们很依赖自动化系统,甚至有时候会过于相信,导致真正正确的决策被修改了。(你的手机会自动把“its”改为“it`s”,所以你会以为这是正确的用法。)

谷歌效应(又名数码健忘症):

我们经常会忘记在搜索引擎中很容易找到的信息。(“那个喜剧片里的演员叫啥来着??我都查了8次了。”)

阻抗理论:

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不快,所以会做出一些被禁止的行为来释放情绪。(老师和家长越让孩子做作业,他越是不肯。)

确认偏差:

倾向于找到并记住能证实自己想法的信息。(用不完整的证据得出一个阴谋论,却忽略了那些反例。)

逆火效应:

一个错误信息被更正时,如果更正的信息与原本的看法不符,反而会无端加深自己对错误信息的信任。(推翻你阴谋论的证据,很可能是伪造的。)

第三人效应:

我们会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体影响。(“你显然是被媒体洗脑了!”)

信念偏差:

我们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可信时,凭借的不是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而是我们愿不愿意相信这个观点。(“Sally说她也支持你那个阴谋论,但她没说出什么证据来。”)

可用性级联:

某些事情越是被公开和重复讨论,为了融入社会,我们就越会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一个糖果里藏了剃须刀片的故事广为流传,最终许多美国人不再在万圣节时提供自制糖果。)

衰落主义:

我们会更倾向于将过去浪漫化,并消极地看待未来,认为全世界都在走下坡路。(“在我们那个时代,孩子更懂得尊重。”)

现状偏见:

倾向于保持不变,认为即使是有利的变化也是一种损失。(即使一个APP的服务条款侵犯了Sally的隐私,她也不愿意换一个App。)

沉没成本谬误(又名承诺升级):

即使面临负面结果,人们也不愿意放弃前期投入,反而会在这些注定失败的事情上投入更多。(“来都来了,一不做二不休!”)

赌徒谬误:

认为未来的可能性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猜硬币已经输了9次,认为下次肯定能猜中。)

零风险偏差:

人们会追求让小风险趋于零,却不会通过某种方式降低大风险的概率。(“你应该买个保修服务。)(“疫情来了,快多囤点厕纸。”)

框架效应:

人们经常从相同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取决于信息呈现的方式。(Alice听说最喜欢的候选人以45%的支持率“大获全胜”;Sally听说候选人的支持率45%“让全国失望”;他们对相同的统计数据有不同的解释。)

刻板印象:

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具体的个人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肯定有某种相同的特征。(那个留着精致小胡子的人肯定是个嬉皮士。)

外群体同质性偏差:

人们会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圈子里的人各有不同。(Alice不打游戏,但她觉得玩游戏的人都一样。)

权威偏见:

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老师告诉我可以这么做。”)

安慰剂效应:

相信某种原本无效的治疗会奏效时,通常就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效应。(Alice服用了一种安慰剂来止痛,结果疼痛真的减轻了。)

幸存者偏差:

人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幸存下来的事物,忽略那些失败的。(Greg告诉Alice,她的包包生意肯定很好,因为有一家成功的时尚公司运用了同样的策略,但其实另外10家倒闭的公司也用了这样的策略。)

精神活动过速:

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创伤、药物使用、体力消耗。(当汽车差点撞到我的时候,时间都慢了下来。)

琐碎法则(又名自行车棚效应):

人们通常会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同时又避免面对更复杂的问题。(当地政府没有考虑如何解决流浪人口的问题,而是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修建自行车道和车棚的问题。)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比起已经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Greg因为自己什么事都没做而感到很沮丧,直到他看了自己的任务清单上已经划掉了很多项。)

宜家效应:

人们会更看重自己参与了一部分创造过程的东西。(“你喜欢我花20块钱买的这个盆吗?我自己上的色。”)

本·富兰克林效应:

人们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已经帮了他一个忙,会更期待去帮他另一个忙,而不是从他那得到回馈。(Greg借给Francis一支钢笔,等Francis又向Greg借5块钱时,Greg很爽快就借了。)

旁观者效应:

周围人越多,我们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一群学生看到有人打架受伤,没有人报警。)

暗示感受性:

我们,尤其是儿童,有时候会将提问者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你从沙发上摔下来是在你妈妈打你之前还是之后?”注:这是陷阱式提问,很可能妈妈并没有打孩子,但孩子的回答极易被误导。)

虚假记忆:

我们会把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Greg确定Sally说了个关于菠萝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其实是他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

潜隐记忆:

我们也会把真实的记忆误认为是想象。(Greg去了墓地,但他确定自己只是做了个可怕的梦。)

聚类错觉:

我们会在随机的信息中发现模式和规律。(Alice!你看那朵云彩好像你的猫啊!)

悲观偏见:

我们有时候会高估坏结果的概率。(“水只剩半杯了,啥都不会变好了。”)

乐观偏见:

我们有时候会对好结果过于乐观。(“水还有半杯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偏见盲点:

不觉得自己有偏见,还觉得别人偏激。(“我没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