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桂林曾是广西工业发展的标杆,电子与橡胶两个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桂林轮胎厂和桂林橡胶机械厂是桂林橡胶工业的“代表厂”。而提到桂林电子工业的“代表厂”,许多人随口就能说出长海厂、漓江厂以及无线电一厂、二厂、三厂、四厂……这其中,起步最早的漓江厂(漓江厂最早叫国营漓江机械厂,军工代称国营六一一厂,后来又叫国营漓江无线电厂,方便起见,下文均称漓江厂)堪称“老大哥”。

老厂纪-漓江厂(上),“漓江牌”桂林的骄傲

0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漓江厂的“亲缘关系”

桂林工业大潮于1958年开启。此后,桂林建起了一大批工厂。工厂多了,人员需求就大,一些特殊领域的技术人才更是极度缺乏。1960年2月,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批准了桂林机械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机专”)的建设。这所学校的性质为国防工业学校,培养国防工业急需的人才。

光听这个名字,许多年轻人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殊不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漓江厂这两个后来为桂林人熟知的“名牌”单位,都是由这所学校孕育并逐渐演变而成的。

回望上世纪六十年代,广西的电子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机专从成立伊始,便担负着培养该领域人才的光荣使命。

毕业照。

“机专成立之初,学校面向全广西招生。但1963年这一届比较特殊,是面向全国招生。”时年17岁的湖北人彭胜利,就是在这一年成为了该校机械专业的学员。他记得,机专之所以扩大招生范围,是因为国家希望通过扩大生源的方式,“拔一拔”这所学校的水平。这一年,中国深陷经济困难的泥淖,机专为了缓解办学经费紧张,提出要办一座工厂。

“办工厂,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还可同时创造效益。”彭胜利回忆。两年后,由于收效明显,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正式决定更改机专的体制,让它成为一所既是学校又是工厂、既出人才又出产品的学校。此时,机专已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工厂则叫做“国营漓江机械厂”,工厂作为学校的“附属”而存在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中的人们。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1970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决定将国营漓江机械厂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军工代号为“六一一”。学校办学暂停,教职工全部安排到工厂工作,师生上下“全民皆兵”,积极备战。

1972年,学校恢复办学,教师陆续调回学校,部分留厂的教师则成为了工厂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的骨干。两年后,学校经上级允许,改称“桂林无线电学校”。至此,每年大部分毕业生留厂工作,学校转变为工厂的技术“后盾”。

曾经的桂林机专大楼,今天仍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教学楼使用。

1980年,国家决定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后来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调动一批教师、干部,支援桂林在桂林无线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次年8月,校、厂“分家”。

02

海陆空的军工活儿全都干过

纵观整个“三线建设”时期,桂林从事过军工生产的工厂不算少,比如桂林星火机械厂干过枪支制造、桂林电表厂搞过海军消磁设备研制,桂林轮胎厂也曾设有空军轮胎生产车间。一般来说,一个工厂从事军工生产,是在海、陆、空各军种中择一。而桂林乃至广西,也只有漓江厂是海、陆、空的军工产品都干过的。

机床加工。

漓江厂在作为学校“附属工厂”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军工任务。1966年,他们接产试制成功了一款空军用的仪器。如果把这次比喻为“小打小闹”,那1969年受命试制一款海军产品,就算是漓江厂“正式入伍”了。1971年,漓江厂又接手了一款陆军产品的试制任务,“业务范围”正式“覆盖”海陆空。

那个年代,工厂如有军工生产任务,军方就会派军代表驻厂监督并协助工作。由于“业务范围”广,漓江厂同时设有海、陆、空三个军代室。所有任务中,海军产品的生产最为紧迫。1970年,时年31岁的甘锦璜作为海军代表进驻漓江厂,见证了那套设备从图纸变成产品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床加工

“上头给的时间紧迫。”甘锦璜回忆,漓江厂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样品等比例缩小,达到“最轻化”。这套设备全身上下有几百个零件,“仅是解决产品机箱机壳的进度,工具车间就要完成模具300付,这是工具车间前所未有的任务。”此时,彭胜利负责的是工艺外协工作。由于三个军工任务几乎同时期展开,他需要在三个项目之间来回协调。一本总台账是他每天必须带在身边的东西,哪个零件到哪里、哪个项目缺什么,都被一遍遍地记在本上。“整机装配没有场地,就协调一下,把学生住宿的场地改造成生产车间;零件硬度达不到要求,就联系兄弟厂一起攻关。”

甘锦璜作为这个项目的军代表之一,也必须全程跟着项目跑,给各个环节把关,每个零件、每个样品都对照上级要求逐一检验,差一点就坚决不签字。不签字就意味着返工。“军工产品精度哪怕差一星半点,那放在战场上就是要死人的!”甘锦璜说。

机械加工车间。

数不清多少次返工与签字之后,1972年,漓江厂制出样机。厂志上有这样的记载:“这是当时国内四个同类产品生产厂家中,第一个实验成功的。”

“四个同类产品”是什么意思?即国家指定多个工厂同时试制同一产品,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试制的成功率和效率。无论是谁先成功,最终都属于国家的成功。

03

“全厂职工工资发完、利税交完,居然还有一千多万元存款”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经济建设成为全国的工作重心,一场势不可挡的“军转民”也拉开了序幕。对于这波浪潮,“军工含量”颇高的漓江厂自然是避不开的。

示波器sb10师生生产师傅

纵观全国各地,“军转民”对于许多老军工厂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成则一路凯歌,败则一落千丈。从技术层面讲,“军工人”搞民用产品不难,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毕竟民用产品精度差一点可以通过售后解决,而军工产品精度差一点,“战场上要死人”。所以,“军转民”的难点在于体制改变、对市场风向的把握以及领导层对企业的管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把企业推上市场。走向经济独立,是许多企业需要时间去适应的转变。但时代留给漓江厂的时间并不多。1980年,漓江厂的军品任务为零,做完手头上未完成的任务,就意味着要自己养活自己。

漓江牌收录机部分产品。

这时候的中国,穿喇叭裤、戴蛤蟆镜、拿卡式收录机,成为时髦标志。为了养活厂里的2000多号人,漓江厂把生产收录机、电视机等电器视为目标。

“1980年,我们一年计划要生产10万台黑白电视机、10万台收录机及350万盒磁带。”时年34岁的彭胜利,已是厂里的中层干部。一天,他跟管财务的张海琴一起被叫到厂长办公室讨论生产方案。

过去,漓江厂做军品都是“小批量”生产。如果按照“军转民”方案,厂里一个月就要完成上万台产品。这种尝试,对每个员工都是前所未有。

他们同时还要考虑研发产品的时间成本。尽管漓江厂从1979年便开始研制808漓江牌收录机,但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赶上技术成熟的地区和企业,无疑是困难重重的。大家的眼前,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便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车间,现为电子科大实习车间。

1980年,漓江厂与港商合作,以进口组装件组装销售的模式,开启了自己的“引进之路”,主要进口组装黑白电视机和收录机。

市场很快便给予了他们积极的回馈,产品供不应求。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正走在经济前沿,随之衍生的“港风”文化也令全国众多青年趋之若鹜。如今想来,他们当中不少人的“时髦人生”,也许就是从一台“漓江牌”853收录机开始的。

曾经的车间,现为电子科大实习车间。

这一年,漓江厂上下齐心投入到“军转民”新战役中,一派生机勃勃。年末,彭胜利又与财务张海琴一起去开会,“我们把财务报表拿来一看,全厂职工工资发完、利税交完,居然还有一千多万元存款!”

04

与“军工厂”的底色告别

“军转民战役”的大获全胜,让漓江厂第一次尝到了做民用产品的甜头。然而,一个现实问题马上摆在了领导层的面前——军工生产线还要不要保留?

继续搞军品,厂里就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去维护生产线,并继续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落实更新换代。但在当时,搞军品的效益不如搞民品来得快,有时搞军工一年的收益还不如搞民品一个月的。

曾经的生产车间,现已弃用。

“我们还是动员他们保留军品。”甘锦璜对此记忆深刻。作为海军驻厂军代表之一,他也向上级汇报了情况。上级表示理解漓江厂的处境,愿意支持漓江厂转型搞民用,并愿意每年给予漓江厂一定的资金以保留军品的生产。这样的扶持政策下,即使军工任务少,养活漓江厂两三百号“军工人”以及军工生产线是没问题的。

曾经的生产车间,现已弃用。

到底走哪条路?漓江厂的领导层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军工底色”的漓江厂在国防领域有深厚基础,若保留军工,国家有需求即可“若有战,召必回”。另一方则认为,漓江厂转型成功实属不易,厂里近2000人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何不集中火力搞民品,乘胜追击,大干一场?最终,他们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曾经的厂房外立面。

“没有达成统一意见”,这个答复基本就等同于选择“放弃”。与漓江厂不同的是,国营长海机器厂(军工代号:七二二)做出了“保留”的选择。最后,在军方的协调下,那套由漓江厂研制了10年的海军装备转由国营长海机器厂接续研制。

05

曾为桂林工业留下数不胜数的功勋章

虽然放弃了军工,但客观来看,漓江厂自“军转民”以后确实走上了属于自己民品的“高光”之旅,迎来了此后至少20年的好景。“漓江牌”的民品,也为桂林工业赢得了数不胜数的功勋章。

老厂纪-漓江厂(下),“漓江牌”的机遇与命运

《桂林市志》记载,1981年以后,漓江厂自行开发多个品种的收录机产品,产销累计近70万台。

废弃车间的一角。

1982年,漓江厂与四机部第54研究所联合研制6GHZ480路数字微波信道机、终端机、监控机,产品能在2500公里的线路上传送数字电话和其他数字信息,具有无人值守功能。

1986年,漓江厂开发研制了DY-2型集成电路打印机。该产品于1986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项主要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设备相近,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废弃车间的一角。

1988年,漓江厂引进日本NEC公司的技术和生产线,生产PCM480路数字微波通信设备。1993年底,微波通信产品的品种达30多个,年产量为300端站,畅销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480路和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的技术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并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产、销量在国内同行中居首位。

1995年,工厂具有微波通信、电子电器、无线电专用设备、导电橡胶连接器、微电子器件等5大系列50余项产品,其中通信类产品占75%以上。产品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国外。

废弃车间的一角。

而这样的好景,却在2000年前后急转直下。

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一波“下岗潮”的到来,漓江厂几乎经历了老国企走向落寞的所有遭遇:产品卖着卖着变成了库存积压;存款用着用着变成了负债;尽管产品众多,但在扩大生产的同时银行负债也很高;行业对手进步迅猛,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济下行导致人才流失,技术优势变得不明显……

旧车间留下的老物件。过去的工人自己焊接的风扇栅格。上面有“桂林漓江21车间”的字样。21车间主要焊接制造外围大件,又叫天线车间。

2003年,债转股变为漓江信息产业集团;2017年,完成国企到私企的身份转变……漓江厂的颓势,并未在历次的“挣扎”中得到改善。

最终,“漓江牌”带着她曾经的骄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段回忆。

来源丨记者苏展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