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券商信用业务因为有风险,其利润也非常丰厚。根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37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利息净收入1353.95亿元,远高于同期546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

本周末,一则关于69岁广州老妇苏玉甫加杠杆炒股爆仓的消息刷屏。根据有关报道,中信建投证券对苏玉甫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跌破平仓线后老人回天无力,强平后尚未清偿中信建投证券逾1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裁判文书,苏玉甫的爆仓行为发生在2018年2月,北京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的时间为2019年5月,中信建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为2019年7月,最终于2019年9月确定苏玉甫无可供执行财产。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从2018年开始,券商融资融券、质押式回购等信用业务风险逐渐浮出水面,而2019年至2020年恰好是行业集中计提信用减值的高峰期。从2019年至2021年三季度,光是上市券商就计提了高达546亿元信用减值准备,且不少券商也爆出多起与信用业务有关的案件。

2020年成为券商信用减值计提最高峰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37家上市券商合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89.43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扩大至315.64亿元,但到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的信用减值损失累计数下降至41.15亿元。

这并非说2019年之前券商就无信用减值计提,但在2019年前,部分券商将信用减值并入资产减值,作为资产减值中的一个分项,因此记者未对此予以统计。而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至2020年,连续两年券商信用减值计提进入高峰期,直至2021年绝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才清理完毕。

如下表所示。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光大证券所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最多。其中,中信证券上述时间内合计计提信用减值99.62亿元,高峰期发生在2019年,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5.81亿元。其次是海通证券,上述时间内合计计提信用减值89.53亿元。而中信建投总体而言计提减值不多,上述时间内合计计提11.73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1年有小额转回,2020年全年计提信用减值13.19亿元。

之所以发生信用减值转回,是因为在计提损失后,券商又通过各种方式追回了部分或全部债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上述37家券商中,共有17家转回了信用减值损失,最多的是国信证券,2021年前三季度转回了7.11亿元。

但仍有两家券商信用减值损失在2021年前三季度超过10亿元,中信证券发生了14.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海通证券发生了15.1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

千万债权或需要百年才能还清

1月23日晚间,在苏玉甫的新闻发酵后,中信建投发布了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并同时指出,该客户信用账户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约定追保线且未能及时补充担保物,经强制平仓后未能抵偿全部债权。为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维护股东权益,公司依法向相关司法机关主张债权,本案现处于执行过程中。

从媒体报道来看,苏玉甫被平仓后尚欠中信建投逾1000万元。目前苏玉甫每月1万余元养老金仅有1011元被划归为其生活费,其余约9000元用于清偿中信建投债务。这意味着每年苏玉甫还款金额仅为10万元左右,其千万债务需100年才能还清。以其69岁高龄,中信建投大概率无法收回全部债权。

这也是许多券商在融资融券、约定式回购等业务方面面临的风险——如果客户发生爆仓、且强平后无法全部收回本金的情况,诉诸法律往往会胜诉,但常常遇到客户资产不可全部清偿、甚至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

中信证券曾因股票质押式回购踩雷康得新就是个典型例子。根据中信证券定期报告披露,该涉及康得新的债权高达14.18亿元,最终中信证券毫无悬念的胜诉,却在执行环节只获得了5687.49万股康得新股票。康得新最终退市,而中信证券所获得的康得新股票价值相对于其债权,可谓是几乎归零。

不过,各大券商仍然热衷于信用业务。近年来,证券行业再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动力强烈,其中资本中介业务是行业发力重点。

如目前正在进行的中信证券配股,根据此前公告,在中信证券本次股不超280亿元的总募资额中,将有不超190亿元用于资本中介业务。

因为有风险,其利润也非常丰厚。根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上述37家上市券商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利息净收入1353.95亿元,远高于同期546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

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在清理完毕过往大部分坏账后,券商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回报——在付出了41.15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后,获得了447.10亿元的利息净收入。

券商可以通过成千上万的客户、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分散风险,但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苏玉甫的案件更加发人深思——因为就中信建投而言,与苏玉甫的纠纷只是日常经营千头万绪中的一件事。但对苏玉甫,人生几十年积累一朝归零,想必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50704

每经记者 王砚丹 编辑 吴永久

相关新闻:

69岁老人加杠杆炒股爆仓倒欠千万!中信建投回应

“69岁老人加3000多万杠杆炒股,爆仓后倒欠券商超千万”报道引发关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月23日晚间发布澄清声明称,公司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对客户进行了尽职调查。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号截图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号发布的澄清声明表示,近日,公司注意到个别媒体编写、转载关于公司一则融资融券业务判决案例的报道,报道内容存在不实情况,现澄清如下:

公司于2017年3月与上述媒体报道提及的苏某甫(以下简称“该客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公司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

该客户信用账户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约定追保线且未能及时补充担保物,经强制平仓后未能抵偿全部债权。为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维护股东权益,公司依法向相关司法机关主张债权,本案现处于执行过程中。

据媒体早前报道,广州一69岁老妇苏玉甫加杠杆炒股,中信建投证券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根据双方约定,当苏玉甫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追保线130%并在最低线110%以上时,账号进入追保状态,应在T+1日之内追加担保物,否则,中信建投有权于T+2日启动强制平仓程序。若维持担保比例低于最低线110%,中信建投有权立即启动强制平仓程序。

报道称,截至2018年2月1日,苏玉甫已经使用了3335.5万元的融资额度,但当天其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跌至128%,中信建投分别在2月1日和2月2号两度通知苏玉甫,要求转入担保物或偿还融资融券负债,以保证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45%。直到当年2月5日,苏玉甫仍未能追加担保物或偿还债务,维持担保比例最终跌破110%,中信建投随即对苏玉甫信用账户内股票进行强制平仓,强平后,苏玉甫部分融资融券债务尚未清偿。苏玉甫仍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万元和逾期利息35万元。

都知道中国老年人有钱,但是万万没想到可以有钱到如此程度。

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判决书显示,广州一名69岁老太加杠杆炒股,中信建投证券居然能给其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如果按照最高1:1.2的授信比例,意味着这位老太的账户里至少有5500万的资金或等值股票。

不过,最后这个故事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在股票跌破平仓线后,老人没有在约定时间内追加担保物或偿还债务,最终,数千万的股票被强平后,还要清偿中信建投证券逾1000万元的债务。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7旬独居老人加杠杆炒股

爆仓倒欠券商超1000万

根据裁判文书显示,老人名叫苏玉甫,1953年生人,在广州独居。2017年3月22日,她与中信建投签署《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书》,后者为她提供了6600万元的总授信额度。

根据双方约定,当苏玉甫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追保线130%并在最低线110%以上时,账号进入追保状态,应在T+1日之内追加担保物,否则,中信建投有权于T+2日启动强制平仓程序。若维持担保比例低于最低线110%,中信建投有权立即启动强制平仓程序。

截至2018年2月1日, 苏玉甫已经使用了3335.5万元的融资额度,但当天其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跌至128%,中信建投分别在2月1日和2月2号两度通知苏玉甫,要求转入担保物或偿还融资融券负债,以保证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45%。

不过, 直到当年2月5日,苏玉甫仍未能追加担保物或偿还债务,维持担保比例最终跌破110%,中信建投随即对苏玉甫信用账户内股票进行强制平仓,强平后,苏玉甫部分融资融券债务尚未清偿。

根据北京仲裁委员会于2019年5月31日作出的裁决, 苏玉甫仍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万元和逾期利息35万元。

自称患癌、靠养老金维持生活

却偷偷低价转卖房产

能有5000多万炒股的广州老太,在还钱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爽快。中信建投也不得不跟她陷入了拉锯战。

这个官司从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经过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到最后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最终裁定,维持原判。

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位老人为什么会一直申诉呢?

根据苏玉甫老人的辩诉,其名下的财产只有每月的养老金10010元,而且其已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年龄已达66岁,依靠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但是法院冻结了她的养老金账户。

除此之外,在法院的执行过程中,苏玉甫名下的一处房产也是纷争的焦点。

根据判决书,苏玉甫在广州市越秀区拥有一套面积为55.6平米的房产。在爆仓之后,也就是2018年2月初,苏玉甫将该房产以总价141.4万元转让给其妹妹苏英丽,单价为25412.68元/㎡,并在2月7日完成过户。2月15日,苏英丽支付了首期房款60万元,剩余房款81.4万元采用不计息按月分期方式付款,共163期,每期5000元。

中信建投认为,房产属于学区房,地段优越, 案涉房屋所在小区2018年的网上挂牌最低价为50000元/㎡,依法属于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苏英丽与苏玉甫是近亲属关系,知晓苏玉甫对中信建投的巨额债务,对苏玉甫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房产的目的及原因应属明知,苏英丽实际上是协助苏玉甫转移财产。

对此,根据苏英丽辩述,其并不知道苏玉甫与中信建投之间的业务往来。苏玉甫则表示,自己为了支付治疗费用和维持晚年生活才出售案涉房产,没有恶意转移财产的主观意思表示。

不过,中信建投认为,房产属于学区房,地段优越, 案涉房屋所在小区2018年的网上挂牌最低价为50000元/㎡,依法属于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苏英丽与苏玉甫是亲姐妹,应当视为知晓苏玉甫对中信建投的巨额债务未清偿,而且苏玉甫转让房产之后,房屋仍由苏玉甫居住,且无需支付租金,不符合常理。因此,中信建投认为,苏英丽实际上是协助苏玉甫转移财产。要求撤销苏玉甫转让房产的行为。

对此,申请执行人答辩称,法院所冻结账户中的资金不属于被执行人苏玉甫的“必需生活费用”。 苏玉甫在2018年2月转让了一套房产,面积55平米多,价值至少250万元。而且法院实际控制的资金不过1万多元。

至于苏玉甫主张的其患癌,根据其提交的病历资料,其疾病已于2018年治愈,且根据苏玉甫每月退休金和其处置房产情况,其生活应较为优越,并不存在缺乏必需生活费用的情形,其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已被治愈的疾病需要额外增加生活费用。

法院最终驳回复议申请人苏玉甫的复议申请,维持原判,撤销了房屋买卖协议,恢复登记在苏玉甫名下,其名下财产继续被冻结。

网友惊呆了

上述裁判文书被曝光之后,网友们惊呆了。

有网友表示,玩啥不好,加杠杆。

还有网友质疑,这么大岁数的老人怎么能办两融业务,中信建投的合规是否到位。

所以,基金君奉劝大家,入市需谨慎,有钱没钱不要轻易加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