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孔融让梨的典故家喻户晓,而他的亲哥哥为他让了命又有几人知道?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逮捕,谭嗣同在《狱中题壁》中写道“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这一句不是谭嗣同的原创,而是太平天国反骨仔奏王苗沛霖的原创),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首诗前两句是引用的两个历史名人的典故,而第一句“望门投止思张俭”里的张俭引发了一桩惨案,导致朋友家人被连累:169年,张俭弹劾欺压百姓的大太监侯览被追杀,一路逃亡,遇到门户就求别人收留,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张俭逃到好朋友孔褒家里,孔褒是孔宙之子,是孔家七个儿子中的老大,也就是四岁就让梨给哥哥们吃的孔融(孔褒的六弟,比孔褒小将近30岁)的大哥,张俭逃到孔家时很不巧,好友孔褒不在家,开门的是年仅16岁的孔融(让梨的主人公,“建安七子”之一)!

张俭说明来意后,孔融连忙将他请进家中好生安排,但很不幸,侯览的探子得知张俭藏身孔家,于是派追兵一路追杀,朝中不少和张俭交好的大臣暗中报信,张俭幸运逃脱,然而私藏罪犯的孔家倒了大霉,孔家因为私藏朝廷钦犯被问罪,但由于孔家是名门望族,因此主审官给他们一个台阶:只要交代出是谁开门放张俭进来的,只问罪一人,其余不论!

16岁的孔融坚持说是自己开的门,要杀就杀他(其实本来就是他开的门),这时候,孔家长子,比孔融大将近30岁的孔褒站出来,说自己是孔家长子,又是朝廷钦犯张俭的好朋友,张俭投奔孔家也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自己收留好友是情义所在,因此罪责在于他,请求不要问罪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融和哥哥争相承担死罪,这样的情义实在让人动容,最后经过审判,孔融年幼不懂国法,孔褒身为长兄,理应承担所有罪责,就这样,可怜的孔褒为了朋友情谊,为了兄弟亲情,甘愿为亲弟弟孔融替死!

12年前,四岁的弟弟让梨,12年后,孔褒为弟弟让了宝贵的性命!让哥哥痛心的是:长大后的孔融辜负了哥哥当年的“让命之恩”,他成为了“毒舌”,经常语出惊人,他的至理名言是:“父亲有啥可孝敬的?他当初无非是解决生理需求罢了;母亲有啥可孝敬的?她只不过是个装东西的瓶子而已,东西取出来了,瓶子还有什么用呢?”

没错,这就是那个4岁就知道把大鸭梨给长辈吃的“孝顺”的孔融,真应了自己当初的那句谶语“小时了了长大未佳”(意思是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未必了,这是孔融讽刺别人的,没想到在自己身上应验了)。

最终,孔融因为嘴巴毒,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同时被株连的还有他的两个神童儿子(说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