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而言,有一个学习的捷径,而这种捷径也为历代的书法家所推崇。

多年前,我去拜访一位当代的书坛耆宿,先生幼年曾受到了多位民国的名家亲炙,对于那个年代的书法学人有着亲身的经历,先生说,古人学字很简单,跟着老师学习,先从拽纸开始,老师也不用教,慢慢耳濡目染就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学习的过程也很简单,就是数十年临摹一本帖,把一本帖“吃透了”则一通百通。而当代人学字则是往往被琳琅满目的历代经典法帖所迷离了双眼,在不断的抉择当中,浪费了人生的大好时光。

其实选择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是“笔法”传承谱序当中的名家,选择一件符合自己审美,并且字数极多的,下功夫临摹透了,你就能够建立最基本的功夫了,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学习其他名家,就游刃有余了,这就是赵子昂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的道理。

在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书法界的“旷世奇宝”,论及价值而言,中国古代所有的书法加起来,恐怕也不及这件作品珍贵。

此作就是孙过庭的《书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谈《书谱》的源流,此作的卷首位置写着“垂拱三年写记”,这件作品其实是一件未完成的手稿,共分为了上下两卷,此作流传到了明代,在严嵩手中,被合并在了一起,后来藏于清内府当中,上个世纪流入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书法的意义上而言,唐代是近1000多年以来书法水平最高的时代,纵然这个时期的二流书法家,诸如薛稷、徐浩等人,也远远超越了宋、元、明诸家。而孙过庭在唐代,论及学习王羲之草书的成就,则无人能够出其右者(米芾语)

作为唐代超一流的草书大师,孙过庭的这件《书谱》从书写的内容上来看,乃是中国书法史理论史上的一座丰碑,可以说当你将这件《书谱》的内容领悟通透,你对于中国书法就能够树立起一个正统的认知。

从书法的意义上来看,这件《书谱》是深得“二王”笔法神髓的一件作品,用原文中的话来讲从细节上来看就是“变起伏于锋杪”,而这也正是笔法的精微之处,在细如发丝的地方,仍旧有多种笔法动作,从发力到震动,到用笔的回护,皆是魏晋遗风。

可以说当你这件《书谱》的内容逐字逐句理解通透,对此作的字法临摹精透,你对于中国传统书法的认知,将会提升几个维度,但需要持之以恒的临摹和努力才行。

对于每一个书法人而言,这件孙过庭的《书谱》是值得每一个书法人毕生珍藏和临摹的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