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冥想,其实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如有人误把冥想当成一种“想”,甚至存在“冥想到底是想什么?”这样的疑惑。

但事实上,冥想并不靠“想”,更不是一动不动的打坐,然后浮想联翩,而是“不想”,是放空自己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的说,冥想其实是一种打破“有意识”之行为的方式,其目的就是实现对任何人与事,不再刻意而为。

为什么如此说呢?

我们“呼吸”为例。

我们知道,呼吸是人的一个本能行为——人的呼吸往往都会在不轻易之间完成。

反之,如果我们刻意地去呼吸的话,那就很容易产生胸闷或呼吸不顺畅的现象,这其实就是一种有意识去打破潜意识的运作。

又如走路,原本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潜意识行为——很少有人刻意去想自己应该如何走路,否则,一个人若是刻意去想走路应该先迈开哪条腿的话,就会很快发现自己不会走路了,这其实亦是一种因为有意识打破了潜意识的行为,最终导致潜意识无法自主运作。

当然,从另外方面讲,“意识”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坏事——没有意识,那就无所谓生命了。

但是,就绝大多数人而言,问题恰恰就出在“意识”之上。

因为有“意识”,所以才会有各种分别,以至于产生各种人为刻意而为之的行为,从而会让自己陷于困境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的说,人正是因为有各种分别,才会患得患失,受到外在一切以及自身情绪的干扰与影响,以至难得自在。

而冥想其实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让人不再刻意而为,继而趋向于顺其自然。

甚至可以说,冥想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寻回自我——真正的自我,一个人唯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才有可能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且找到自己为之努力的方向,从而不再迷失。

当然,当一个人真正懂得自己的需求与目标时,他的行为才不会是毫无目的,而是可以摆脱目标之外的干扰与影响,从而可以无比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种专注是一种刻意而为之的行为,那你就错了。

因为他们的行为,早已不是为了去迎合任何人而刻意为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他们的真正自我,亦是他们的生命本身以及意义。

而这亦是冥想的目的。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我们为什么讲冥想并不是简单的打坐,也不是想,而是一种打破“有意识”之行为的方式的真正原因。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心》《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