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墓

九龙戏珠,四神拱卫,如此绝佳的风水宝地,埋葬的究竟是何人?

密封完好的墓葬,几百年来无人侵扰,墓主人的棺椁却有被移动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中陪葬品多达2000多件,而当专家将棺椁开启后,却被其中刺鼻的气味熏得涕泪横流。

这座因炸山而现世于人间的古墓,究竟都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九龙戏珠,四神拱卫

1969年,伴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山东邹城山区的村民们在纷飞的烟尘中,发现他们安置开山炸药的地方,炸出了一个奇怪的坑道,里面一片漆黑,深不见底。

该地的村民原本是想在山上挖个防空洞,这才会用炸药来炸山,谁知竟然炸出了好像是墓道一样的东西。大家顿时顾不上继续施工了,纷纷围过来看。

当地一直流传的民间传说中,他们这儿的九龙山上埋着古代的陵墓,据说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系。难道说,这就是那个古墓的入口吗?

想到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值钱的陪葬品,村民们便蠢蠢欲动,还有人迫不及待地回家拿来挖地用的工具,跑过来准备把这个陵墓挖开。

村里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行径既违法又不道德,于是迅速通知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很快,一支考古小队便赶到了现场。

此时,因为一部分村民的私自挖掘,炸出来的古墓坑道已经被挖得一片狼藉。考古队员们连忙在当地干部们的帮助下制止了村民的行为。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考古队员们发现村民们炸出来的是陵墓的墓道,以它为起点,村民们已经在周围挖出了大约5米宽、8米长、10米深的大坑,但是依然什么值钱的都没挖到,只挖到了一堵石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墙可不是那么容易挖穿的,因此就有村民在石墙上安置炸药,企图将石墙炸开。结果炸开之后,下面却是结实的夯土,根本看不到墓室。正当村民们以为这里挖不动,应该换个地方再继续的时候,考古队赶到制止了他们。

考古专家们没有着急离开开挖,他们发现这里的地形非常特别。听当地人说,这里的山叫做九龙山,连峰九座,从东南一直到西北,像龙的身体一样蜿蜒崎岖,因此而得名。

龙尾位于北边,龙头则位于南边,村民发现古墓的地方就在龙头之下。有趣的是,在这龙头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泉水,被村民们认为是“龙眼”

此外,九龙山南面是一片沃野,与一座朱山遥相呼应,正是“九龙戏珠”的好意向。

东西两侧又有卧虎山和玉皇山环绕,简直就是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标准的“四神方位”选址,不管在哪个朝代,能在这样风水极佳的地方建造陵墓的,绝对都是帝王公侯一类的人物。

不过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考古专家们却又感到了担忧。毕竟他们能看出这里风水极好,那些专门盗墓的违法分子们肯定也能看出来,说不定这处大墓已经被人盗掘过,他们来晚了。

发掘工作很快展开,由于当时很多村民都知道了发现古墓的事,一些村民跑来围观,考古专家们也分辨不清这些人当中是否存在不怀好意的盗墓贼。为了安全起见,考古小队就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请来了驻军帮忙。

除了维护秩序,这些军人们还会帮着挖掘古墓,这让整个进程加快了不少。

考古专家们在村民们挖出石墙的地方进行了检查,初步确定这里的确就是陵墓的入口,只是村民们挖得还不够深。

不过当考古小队沿着夯土层继续挖掘时,意外却发生了。

发掘工作困难重重

可能是由于挖掘不当,考古队挖开的山洞中突然发生了塌方。

开始塌方的范围不大,只是零零散散地落石落土,但是很快,塌方的范围就变大了,幸好大家反应迅速,这才在酿成悲剧之前撤离了山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塌方后,山洞无法再继续挖下去了,考古小队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另寻他路。

这次,考古小队选择以垂直的方法,沿着侧面往下挖,大约挖了25米之后,大家依然毫无收获,但是又感觉已经挖到跟前一次差不多的位置了,什么都没发现着实不应该。

就在这时,有人随意地用手中工具戳了戳眼前的土层,结果一大块泥土应声脱落,掩在其后的墓葬终于显出了庐山真面目。

不过找到了墓葬的真正入口后,并不代表着就能随意进入墓葬了,为了进入这处墓葬,考古小队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在找到入口后,考古队员们很快就发现,一堵封门墙又拦在了他们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只能先将这堵封门墙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拆掉。

墓葬真正的墓门就在封门墙后,看到墓门的考古队员们非常激动。墓门上挂着一个大锁,考古队员只能采取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用从村民家借来的钢锯将其锯开,然后把锯下来的锁保存后,回头再想办法组装起来。

没有锁拦路,好几个考古队员上前一起使劲,却怎么都推不开墓葬的大门。考古专家怀疑,在墓门后可能有一种名为“自来石”的东西在顶着门。这种石头是古时候人们用来防止墓葬被盗掘的一种手段,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将其推开。

1956年的时候,我国就有一支考古小队在发掘明定陵时,在墓门前遇到了相似的状况。当时堵在墓门后面的就是一方“自来石”,考古队员们用了很多方法,最后不得不模仿盗墓贼的手法,这才打开了明定陵的大门。

可是在九龙山这里,考古队员们趴在门缝上,用手电筒照了很久,却怎么也没看到有石头顶门的迹象,显然卡住门的并不是“自来石”。

考古队顿时陷入了困局中,各种办法都想过了,但是都不能在不破坏墓葬的情况下安然进入了陵墓。

就在考古进程无法进展下去时,有人用手电筒仔细地找了一圈,突然发现墓门上方的石块有些不对劲,似乎塌了一块,正好顶住墓门,让其动弹不得。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考古小队就在墓室门的一侧上方凿开了一个足够大的洞,再由身材比较瘦小的队员们进去将堵门的封石搬开,这样就能安然地打开墓门,进入墓室了。

而在进入墓室后,首先摆在考古队员面前的,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口大缸。

这口大缸跟村民们在自家使用的那种水缸不一样,它里面装的并不是水,而是油。

这种油缸又被称作“万年灯”,也就是古人们常说的那种“长明灯”,不过一般来说墓葬中的长明灯都不会“长明”,虽然油缸里准备了充足的灯油,但是等到墓室中的氧气耗尽了,长明灯自然就会熄灭了。

不过多亏了灯将氧气耗尽,墓室的防腐效果反而更好了。

“鲁王之宝”

正如考古专家们预料的,这处墓葬的规模非常宏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经过队员们的仔细检查,丝毫没有发现有盗洞存在的迹象,也就是说这处墓葬保存完好,从未被盗,所有的陪葬品都安静地陪伴墓主人沉睡在墓室中。

经过清理,考古队员们一共发现了2000多件文物,不仅有珍贵的金银玉铜装饰品,还包括了墓主人生前的各种起居用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冠服也有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以及为数不少的家具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的孤品或珍品。

其中就包括“天风海涛琴”,它由桐木制作,琴身黑漆,裂口似蛇,背后还刻着篆书“天风海涛”。琴腹有龙池和风沼两个鸣槽,龙池内的两行墨书显示,该琴是宋代制琴大师雷戚的作品,是古琴中的传世珍品。

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幅“宋葵花蛱蝶扇面”,背后有着宋高宗赵构为葵花扇面的金字跋文,以及一副元代大画家前悬的一幅工笔白莲花,样样都是珍品,丰富了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和书画史的研究资料。

此外,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用品,比如掏耳勺等物也都做工精美,用的还是金银的材料,每一件都极尽奢侈,彰显着墓主人不一般的地位。

当时墓中地面潮湿,存在大量积水,考古队员们就在积水中摸索,从中发现了一个掉光了金箔的小方盒,里面装着一枚木质印章,刻着“鲁王之宝”四个字,为考古队员们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

原来,墓主人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疼爱的第十个儿子朱檀,他是朱元璋与郭宁妃所生,刚刚满月就被封为鲁王,封国在兖州一带。等到朱檀15岁成婚后,就与王妃一起来到了兖州府。

史书中记载,鲁王“好文礼士,善诗歌”,是个儒雅之人,有着贤王的做派,朱元璋一直很器重他。但是朱檀在来到兖州后,缺少了父亲在跟前约束管教,迷上了金石丹药,结果因此中毒,两眼失明,年仅20岁就离世了。

一个本可为国做贡献的贤王就这样把自己作死了,朱元璋对他又生气又惋惜,给了他一个“鲁荒王”的谥号。朱元璋骂归骂,内心深处也十分难过,还让当时著名的大师刘伯温亲自为朱檀挑选的墓葬位置,为他准备了奢华的陪葬。

不过让专家们感到意外的是,鲁王墓明明没有被盗掘,但是在他安睡的棺材却有过被移动的痕迹,没有在本该处于的棺床上。而且当他们将棺材打开时,一股刺鼻的味道蔓延开来,把所有人都呛得眼泪鼻涕横流不止。

专家们在墓中仔细观察了一番,认为问题出在墓中积水上。很有可能在墓葬封闭后,这一带积水渐深,将鲁王的棺材也抬起来,远离了本该存在的位置上,也加快了鲁王遗骨的腐败。

在所有的陪葬品中,最珍贵的一件莫过于鲁王的九旒(liú)冕

上面缀着绚丽光彩的宝石,这是亲王拜见皇帝或者参与重大仪式时必须佩戴的冠冕,是一种礼帽,这也是唯一一件存于世的明代王冠实证,已经成为了如今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至此,鲁荒王墓的发掘便结束了。

该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也是山东省解放以来发掘出的最完整、出土文物也最丰富的明代王陵,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众多璀璨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