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涂彦平

编辑/ 刘宝华

设计/ 师玉超

“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过200Wh/kg。”这是1月12日,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公布的数据。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逐年爬升,背后是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创新。

围绕提高能量密度、降本增效、保证安全的核心诉求,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有两大路径:一是电化学材料体系的创新,即在单体电芯材料上进行改进;二是结构层面的创新,包括电芯封装、成组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改进。

一文主要回顾了动力电池在材料层面的创新,今天这一篇文章将聚焦动力电池在结构层面的创新。

在结构层面,刀片电池、C2P等创新技术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CTC、MTC、JTM、短刀电池、积木电池、One-Stop Bettery等新工艺也浮出水面,展示出蓬勃的创新力。

按封装形式来分,目前主流的锂电池有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封装形式。现在方形电池往长和薄方向发展,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国轩高科的JTM电池则是一种标准化的“类刀片”产品;圆柱电池往大圆柱方向发展,如特斯拉、比克电池、亿纬锂能等推出的4680电池;针对软包电池,捷威动力推出了积木电池这样的标准化产品。

中创新航还推出了自称是继圆柱、软包和方形之后的第四种封装形式的产品—— One-Stop Bettery。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不仅适用于电芯封装,还适用于电池包集成。

从整车电池系统集成的趋势来看,继无模组的CTP电池系统量产之后,CTC、MTC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它们将给动力电池制造乃至整车车身设计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目前,动力电池产品已经呈现出材料创新和结构创新的融合。在两个维度创新技术的双重推动下,我们看到,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已经出现,相信续航焦虑的破解指日可待。到那时,假期出行,在高速充电站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充电5分钟打架2小时的尴尬就大概率不会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刀片电池,短刀电池

方形电芯的发展趋势是长度变大、厚度变小,由此出现了刀片、短刀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单体电池长960mm、宽90mm、高13.5mm,形如长条刀片。通过CTP的结构创新,一个个刀片单体电池跳过模组直接集成为电池包。电池包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体积利用率也提升50%以上。

同样沿着电芯越来越长、越来越薄的开发方向,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在电池日发布会上提出“全域短刀化”概念。只不过,相对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要短一些。

根据当前市场上主销车型宽度,蜂巢能源发现,主流的A0-A级以及B级以上的平台适用于长度在1150mm-1300mm的长电芯,这样,600mm左右的尺寸或者2*600mm左右的尺寸几乎可以满足大部分车的需求。

基于此,蜂巢能源开发了L600电芯。L代表Long cell, 600代表600mm左右的长度。目前,蜂巢能源基于果冻电池技术的NCM短刀L600电池已经成功通过针刺试验,不起火,不冒烟,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

按照规划,蜂巢能源将重点布局电动全域短刀化,将涵盖从L300-L600的全尺寸短刀电池,覆盖从1.6-4C全域充电范围,覆盖从乘用车到储能、商用车、工程机械、非高速电车等全域使用场景,覆盖从无钴、三元到磷酸铁锂全域化学体系。

JTM电池

国轩高科推出了一种类刀片的JTM电池。

2020年9月,国轩高科曾透露一项名为JTM(Jelly Roll to Module,卷芯到模组)的新的集成技术,即直接把卷芯放在模组里面,一次完成制作。

同年,国轩高科申报了一项名为“一种电池卷芯以及电池” 的发明专利。具体做法是将通过卷绕工艺制成的电芯放入铝壳内,进行串、并联。电池铝壳内至少有两个电池卷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集成方法的好处是减少了外部连接件的存在,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密度,而且各单卷芯能够相互独立,出现热失控时不会相互蔓延,同时也避免了大容量单体电池热失控时造成整体报废的风险。

国轩高科动力高级副总裁徐兴无曾表示,这种工艺制造过程简单,成本低,易形成标准化。不管走大众MEB平台,还是适度柔性大模组概念,都能适用。“就像变形金刚(参数丨图片),95%都能够通过我们这种方式做到刀片电池的水平,他们的能量密度我们也能达到,殊途同归。”他表示。

无极耳/全极耳大圆柱电池

圆柱电池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由小圆柱向大圆柱发展,直径、长度都变大。

当年日本索尼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定下了一种标准性的锂离子电池型号——18650,其中18表示直径为18mm,65表示长度为65mm,0表示为圆柱形电池。

特斯拉联合松下把18650电池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Model S的整块电池板就是由7104节18650锂电池组成的。早期使用的18650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约250Wh/kg。

后来,双方又联合开发了直径21mm、长度70mm的21700电池。相比18650电池,21700电池单体容量可以提高35%,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高20%至300Wh/kg左右。同时,因为电池变大,所需单体电池数量减少,系统成本还下降9%左右。

但特斯拉CEO马斯克还不满足,他希望寻找到电池尺寸与成本的最佳匹配。2020年9月特斯拉电池日上,特斯拉带来了4680电池。相比2170电池,4680电池单体电芯的容量提升了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更重要的是,成本降低14%,使得电动车续驶里程提升了16%。

特斯拉4680电池还采用了“无极耳”新技术,核心设计理念是将传统电池的极耳结构去掉,通过正负极集流体与盖板/壳体直接连接。无极耳技术并不是取消极耳,而是让电池的接触面全部具备极耳功能,降低电阻,以规避电芯直径过大产生的潜在安全风险。

2021年10月,在特斯拉“Giga Fest”开放日活动上,其4680电芯产品已经出现在展示的特斯拉Model Y车身上。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比克电池已经将大圆柱电池列为车电应用领域的核心产品。

2021年3年,比克电池发布4680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电池安全是全极耳大圆柱电池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比克称,通过定向泄压技术,其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可以做到整车层面零热扩散。

比克电池46X0系列大圆柱电池覆盖80mm至120mm,能量密度达到270Wh/kg,其中4680大圆柱电池预计2022年规模量产。比克已经着手在郑州工厂新建大圆柱电池生产线。

另外,亿纬锂能在2021年已经量产铁锂版的大圆柱电池,并且准备在2022年量产46系列的大圆柱电池。

总结一下,相对小圆柱电池,大圆柱电池用在车上,一来提高电池系统空间利用率,二来通过减少结构件的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搭配无极耳技术,提高了功率,又兼顾了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木电池

针对软包电池的集成创新,捷威动力提出了“积木电池”的概念,即通过不同电池厚度、长度、宽度尺寸的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电芯在电池包内以搭积木的形式排列。

捷威研发的积木电池电芯长度为300mm-750mm,电芯厚度为7mm-18mm,实现体积利用率提升8%-12%,同时成本下降10%-15%。

捷威动力研究院副院长马华博士表示,基于积木电池开发的采用高电压高镍材料,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实现18分钟快充。

One-Stop Bettery

2021年9月,中创新航(前身中航锂电)发布了面向TWh时代的全新设计技术产品——One-Stop Bettery。

确切地说,One-Stop Bettery是一种技术设计理念。一方面,产品本身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数量更加精简,制造工艺集成度更高;一方面,新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突破了很多现有串联工序和结构组成带来的物理瓶颈,大幅提高集成效率和制造效率。

One-Stop开发了超薄壳壁、多维壳体成型、多功能复合封装、一体桥接电连接、高剪切外绝缘、原位无尘装配集成等众多技术,使结构重量降低了40%,零部件数量减少了25%,生产效率提升了100%。

中创新航乘用车事业总经理谢秋称,这种技术构想,不仅适用于电芯产品,同样适用于电池包产品,采用该技术的电芯是继圆柱、软包和方形之后的第四种封装形式的产品。

三元锂电池系统电芯能量密度300Wh/kg,电池包能量密度240Wh/kg,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km;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电芯能量密度200Wh/kg,电池包能量密度160Wh/kg,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km。

中创新航采用One-Stop Bettery技术的产品预计2022年6月面市。

CTP,CTC,MTC

传统的电池包集成方式是由电芯组成模组,再由模组构成电池包,最后将电池包安装到车身地板上。CTP(Cell to Pack,电芯到电池包)结构是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是无模组概念。目前新的CTC(Cell to Chassis,电芯到底盘)技术则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身上,可以视为CTP的进一步升级。

继2019年首次推出应用于乘用车的第一代CTP电池集成技术之后,宁德时代2021年1月透露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技术。

宁德时代的CTC技术不仅会重新布置电池,还会将电机、电控、整车高压如DC/DC、OBC等通过创新的架构集成在一起。

此前的CTP技术带来了显著的成效:零件数量节省40%,能量密度提升10%~15%,制造效率提升一倍。CTC的降本增效应该更胜一筹。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表示:“CTC将使新能源汽车成本可以直接和燃油车竞争,乘坐空间更大,底盘通过性变好。”

按照计划,宁德时代将在2025年前后推出第四代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系统,2028年前后有望升级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电动底盘系统。

无独有偶。2021年10月,特斯拉在柏林超级工厂“Giga-Fest”活动上,展示了应用CTC技术的Structure Battery(结构化电池)。

航空航天领域将燃料箱与机翼融为一体,而不是另做一个燃料箱——特斯拉Structure Battery设计的灵感正来自于此。特斯拉决定制造一个电池组,作为车身结构,连接前后车身底盘部件。

马斯克曾表示,采用CTC技术后,配合一体化压铸技术,可以节省370个零部件,为车身减重10%,将每千瓦时的电池成本降低7%。

2021年3月,大众集团在Power Day发布会上透露,企业在自研一种标准尺寸电芯,未来将会覆盖集团旗下80%的车型,并且研发了CTC技术。基于这些技术,大众入门款车型的电池成本有望降低50%。

2021年6月,沃尔沃在Tech Moment发布会上,透露了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CTC方案。方法是减少模组层级的组件,将电芯与上下壳体组成一个三明治结构,上壳体充当乘员舱地板。这样的设计,电池可以多出20%的电量。

2021年8月,捷威动力与悠跑科技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CTC电池系统。悠跑科技创始人、CEO李鹏表示:“双方将从整车视角去思考和定义CTC,并应用于悠跑的UP超级底盘。”相比于传统的承载式车身,滑板底盘可能更适合采用CTC技术。

此外,LG也公布了类似的CTC技术专利。它是将电池包的下箱体与车底盘进行了集成,电池包的上盖与水冷板进行了集成,模组安装于中间纵横梁形成的隔间内,通过螺栓与底盘固定起来。

因为软包电池无法独立固定,LG的这种处理方式展示了软包电池在CTC方向上的思路。但因为仍然有模组存在,这种结构其实更适合叫MTC(Module to Chassis)。

CTC、MTC方案通过提高空间利用率、减重,从而达到提高续航里程的目标。但它也对制造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因为电芯直接集成到底盘上,可维修性差,与换电也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