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一段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县长董鸿关于对返乡人员“政策”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董鸿在相关会议上说:“你只要返回,先隔离再拘留。”
随后,针对此事董鸿回应媒体采访时称:上述视频经过剪辑,不真实,剪辑掉了“不听劝阻,恶意返乡”等内容。
董鸿回应媒体说:“我在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听说李楼乡大宋行政村有6个人现在在高风险地区,要回来,说的话很难听。我听说这个事,在前几天的会上说,凡是不遵守省市县疫情防控规定,不听劝阻,恶意返乡的,只要返回先隔离再拘留。说这个话的目的,是保证群众安全。”
由此也引出了另外一个关注的焦点:什么叫“恶意返乡”?
该话题冲上了热搜第一。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
春节返乡实属人之常情,何来“恶意”
1月21日晚,@人民日报 评论称“恶意返乡”太伤人:故土难舍,乡情难忘。春节返乡“解锁”团圆,实属人之常情,何来“恶意”?防控疫情,兹事体大,但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动辄胁以行拘。所谓“先隔离后拘留”,既无法治意识,又少管理温度。依法科学精准防控,每一种返乡的热望都须体恤,每一位漂泊的游子都值得被善待。
半月谈:疫情防控防的是病毒,不是人
1月21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发布评论文章《“恶意返乡”隔离+拘留?疫情防控不能偏离法治轨道》。
文中写道:春运来袭,奥密克戎、德尔塔多点散发,对各地来说都是一场疫情防控的大考。尽管很多地方积极备战,但仍有个别地方层层加码、动作变形。有的擅自扩大风险地区范围,或者延长隔离观察时间、增加核酸检测次数;有的帮欲返乡者算自费集中隔离的账;还有的以舆论施压:家人担心、邻里嫌弃,别回来了。
抗疫进入第三年,我们已经不是新手,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疫情。所谓成熟,无外乎依法、科学、精准。层层加码、一刀切,不仅没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也难以体现科学和精准。说白了,在全社会期待以更小社会代价实现疫情防控的当下,抱着“层层加码”的“杀手锏”不放,难逃懒政和治理能力不足的诟病。
疫情防控中,政府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经得起依法防控这一要求的检验,而不是“拍脑门”,想一出是一出。真正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没有行程绿码就无法返乡过年。至于有绿码者返乡,是否需要拘留,更应该由法律决定,不该被官员当作唬人的噱头,在群众中造成恐慌情绪,引起不良社会反响。
层层加码也反映出一些干部不想作为、不愿担当的懒政思想。通过层层加码,将返乡群众“踢”出自己职责范围,或者控制在自己划定的圈子里,让自己少承担风险和责任,这是懒政,也是治理能力不足。层层加码比层层分解要简单得多,一禁了之比动态优化要轻松得多,一些地方以“损害群众利益”减轻“疫情防控压力”,忘记了疫情防控防的是病毒,不是人。
来源 人民日报、半月谈、上游新闻、一点资讯
编辑 申凌
编审 李中迪 罗玮
戳这里关注我
看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