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对偶文学,或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虽然语言简单,但是意义深远,而且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在对联的发展中,还与古典诗词逐渐融合互补,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到了宋代,文豪苏轼苏东坡更是将禅宗与对联结合,以对入禅,以禅应对,由此还引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并且流传至今。

相传,苏轼还曾为一拆字对联“良犬为狼差点狠”对了一句下联,被称为千古绝对。那么,苏轼是如何应对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其中的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少成名,官海浮沉

说起苏轼的家庭,可谓是书香门第,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合称“三苏”,虽然他的父亲在文坛很有名气,却不是从小勤奋好学的那种人。

在苏洵25岁时,才意识到刻苦钻研的重要性,而直到27岁才奋发读书,一直到了32岁这年,他才觉得自己的学问足够了,就开始教授年幼的苏轼、苏辙读书识字。

等到苏轼二十岁时,他与弟弟苏辙同时进士及第,而苏洵的文章也备受欧阳修的好评。一时间,父子三人的名声远扬,还轰动了整个京城一带。

不过,母亲与父亲接连去世,苏轼和苏辙不得不回家守孝。再回到京城时,欧阳修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京城的政治局势也浑浊不清,已经不是兄弟俩二十岁时眼中的和平年代了。

苏轼当时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的新政,便上书议论弊病,王安石十分恼怒,就在皇帝面前数落他。就这样,苏轼见京城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被迫离开京城。

从此,苏轼便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每个地方都生活了不久便被调任。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令人沮丧的生活,苏轼却乐观积极地迎接未知的挑战。

在徐州时,洪水来袭,他登上城墙,号召禁军、百姓与他一同抵御洪水。禁军首领大受感动,“太守您尚且还在与洪水抗争,我们这些士兵怎么可能逃走。”

于是,军民官一同抗沙泄洪,保住了徐州城。在此期间,苏轼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也十分喜爱在徐州的生活,并写下了“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随着政局的不断变化,苏轼也不断在入京、出京之前“徘徊”,还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不断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但是苏轼对生活依旧充满热爱。

洒脱豪放,广交好友

从苏轼的诗词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豪放洒脱的人。不但结交了许多好友,而且为人处世也秉持着真诚的态度。苏辙对自己的兄长有如此的评价:

“对待别人的优点,他会不吝啬称赞;对于别人的缺点,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如果有人需要帮助,他会不顾利害。即使多次被疏远、命运多舛,他也不记恨任何人。”

苏轼的贡献之一在于,想到他的性格为人,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北宋的文化精神。文学影响到品格风气,这是其他文人很少能做到的事情。

洒脱不羁的性格让他交到了不少朋友,这些人里有着当时的文人名士,也有着商贩农民,甚至有看管监视自己的官员。苏轼被贬黄州时,徐大受被任命为黄州知州。

作为地方的长官和上司,徐大受理应对苏轼严加看管,但他却像一个热情的主人,每逢佳节,一定宴请苏轼和他的家人,他与苏轼一见如故,视之为亲如手足的密友。

而同为黄州长官的孟震,对苏轼也十分敬重友好。三人一同出游玩乐、谈笑风生。对于刚犯了杀头之罪的苏轼而言,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

佛禅因缘,喜爱对联

连续的贬谪经历使得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中年之后的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最喜爱的,便是禅语。而且喜爱将对联与佛禅结合,与好友佛印切磋,有时候还会带上苏小妹。

苏轼曾在江北瓜州任职,和江南的金山寺只一江之隔,寺中有一禅师,名叫佛印。据说,苏轼刚听说佛印时,对他很是轻视,就来找佛印,与他谈天论地。

说到尽情处的苏轼发现佛印一言不发,便更加觉得佛印是骗子。佛印就问他,“在先生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苏轼回答,故弄玄虚的骗子。佛印没有恼怒,而是回答道,“在我看来,先生是个有学识的人。”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所应,便是人表所形。从此之后,苏轼与佛印二人便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悟道、吟诗作赋,留下了很多的佳话。

一天,苏轼和佛印一起游览西湖,两人聊着聊着,苏轼就开起了佛印的玩笑,他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印只笑了笑,也知道苏轼是在嘲讽他,于是他就把手中写有苏轼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接了下联:“水流东坡诗(尸)!”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两人在对对子上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印和苏轼聊起了对联,佛印知道苏轼的诗词造诣极高,尤其善于对对子,就出了一个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

这是个拆字对联,“良”与“犬”合起来就是“狼”字,而“狼”去掉一点,就成了“狠”,最绝的便是“犬”与“狼”相近,“狼”的性格又与“狠”字有关。

在场的小和尚们都纷纷叫好,然后看向苏轼,等待着这位大文豪给出自己的下联。苏轼不慌不忙,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片刻给出了下联:“岂玉石多少一块。”

“夬”(残缺的)与“玉”合起来便是“玦”(形状不完整的玉),而“玦”少了“一”也就是“块”。而且同样的,三个字都有着联系,佛印一听,便连连称赞。

这便是苏东坡对出的对联,被后世称为千古佳句的故事,至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话说,虽然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不受重用,但富有才华的他生性乐观豁达,每到一处都能自娱自乐,不虚度时光。

他不但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而为处于逆境之中的人们树立了榜样。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