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和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赫然出现了一位名叫残雪的女作家,这个陌生的名字瞬间引发人们热议,纷纷好奇她到底有何厉害?

残雪,一个小学毕业,32岁才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作品在豆瓣评分上只有寥寥几条评论的作家,凭什么两次被提名国际文坛最高奖项?

在国内冷门的她,为何会被西方文学界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其作品还被列为了国外知名大学的专用教材?

当你了解完她,就会发现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必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原生家庭,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诠释:它不仅仅是让有血缘关系的人彼此紧密相连,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深刻地,而且往往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人。

这一点在残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她的原生家庭对她的性格以及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文学风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残雪,是她发表文章用的笔名,意寓自己和其作品是傲立于世、拒绝融化的冷峻之雪。

她于1953年出生在湖南长沙,父亲为她取名邓小华,她一直说,父亲是激励她走上文学之路的精神向导。

残雪出生时,父亲邓钧洪在《新湖南报》担任编辑部主任,1957年因为撰写了一篇关于改进报社工作的文章被打成了“右派”,随后父母便被下放到衡山农村进行劳动改造。

此时,还不到四岁的残雪就只能交给外婆照顾了,而残雪的外婆是个有些神经质的人,或者说有些迷信更准确。

她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神的存在,所以在做针线活的时候,最爱给围坐在身边的残雪讲鬼怪故事,这无形中让残雪从小就对世界上神秘诡异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她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那些怪诞、梦魇气氛,大概也就是受到外婆的影响。

当然,残雪的外婆除了迷信外,还是个很幽默的人,她总能用好笑又自嘲的语气讲述那些悲伤的故事,而外婆的这种幽默气质也影响到了残雪之后的创作,成为她作品中自我戏谑、黑色幽默的原始启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残雪上小学后,她的父母从农村调回了城里,回城后母亲被分到了报社资料室打杂,父亲则去了湖南师范学院的图书馆,负责看守图书馆周围的果园。

虽然那时候她父母被调回了城里,但还是没有摆脱“政治上有问题”的印记,所以残雪在学校里也受到了异样的对待,这也形成了她内向、敏感而又压抑的性格,除了成绩好以外,她几乎不受关注,也没有朋友,课间休息时她总是孤独地看着同学们嬉戏。

1966年,残雪终于熬到了小学毕业,但此时恰逢“文革”开始,再加上在学校这几年不太愉快的记忆,残雪就辍学在家了。

虽然学校是不去了,但读书这件事她可从没落下过。那时候,父母每天下班后都会带几本中外经典小说回来,家里的几个孩子会立刻抢到手里,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残雪兄弟姐妹8人,可邻居们却很奇怪他们家怎么一天到晚听不到动静,结果推开门一看全明白了,一家大大小小10口人,人人手里捧着本书埋头在看。

成名后的残雪也说,童年留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每晚在旧台灯下看书的情形,父亲看书特别认真,读到一本好书,每个章节都要反反复复地看好几遍,一些马列哲学书上更是写满了备注。

与此同时,父亲还总是鼓励她要多读有益的书,还亲自在家教授她历史和西方哲学知识。

正是父亲营造的这种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只有小学学历的残雪接触到了大量中外名著,也为她以后的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父亲,日后成为哲学教授的哥哥邓晓芒对残雪的影响也很大,邓晓芒从小就对哲学很感兴趣,而且也很喜欢和残雪讨论哲学相关的问题,他下乡时兄妹俩通信交流起哲学来一写就是十几页纸。

因此,残雪的小说被称为哲学和文学的结合与邓晓芒也不无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17岁的残雪进了一家街办工厂当工人,车工、装配、铣工什么都做过,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后来有人曾惋惜说“残雪在那里白白浪费了大把好时光”。

但残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当工人那段时间是她宝贵的人生阅历,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必须深深植入到世俗的生活中,才能构造出更完整的自我。

更何况,她在工厂的那些年还坚持看书,不仅看小说连《资本论》这样的书也熟读于心。

不仅如此,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外国名著,小学文化的她还坚持每天自学英语,并且没过多久她就可以直接用英语写文章评论了。

工作稳定后,当然婚姻也提上了日程,1978年她和一个返城知青结婚了,婚后两年,她离开了工厂,和丈夫一起开了间裁缝铺。

此时的她已阅书无数,但还从未提笔写过任何文章,或许所有的一切已在她心中沉淀厚积,只是在等待迸发的那一刻。

开裁缝铺期间,残雪对卡夫卡和但丁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阅读到深夜,这些大师的作品读得越多对残雪的影响就越深,这也就是她后来被国际文坛称为“中国的卡夫卡”的原因。

与此同时,残雪的内心也发出了一个强烈的声音:她要写小说。于是,她便一边经营裁缝铺一边尝试写小说。

就这样在缝纫机的嘈杂声中,残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黄泥街》于1985年诞生了,这一年残雪已经32岁。

小说的内容,有大量关于底层人生活的描述,在残雪看来,自己就是在底层挣扎的一分子,《黄泥街》折射出的不过是自己日常看到的生活。

残雪首部作品

¥56.4

购买

小说是写出来了,不过发表出版却颇费了番周折才成功,因为大家普遍认为阅读残雪作品的门槛太高了,不光作品风格阴郁、晦涩,整个叙述结构也是天马行空,如同梦呓一般片段化,一般读者完全看不懂。

残雪的文章到底有多难懂呢?后来和残雪打交道最多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陈小真曾这样描述过:残雪的很多作品,我在上大学时就读过了不止一遍,后来进入出版社工作后又出版了她一百多万文字的作品,但是直到现在,我仍然不敢说我完全读懂了残雪的作品。

专业编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的读者呢。不过幸运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著名的文学杂志《花城》开始了对先锋派小说的探索之路,主编田瑛注意到了残雪的作品,并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并刊登了她大部分作品,《开凿》《最后的情人》《新世纪爱情故事》等一系列后来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都是在《花城》上发表的。

不过和国内出版冷清、读者寥寥的尴尬局面不同的是,残雪的作品在国外却是火得一塌糊涂。

国际文坛甚至把她称作是“中国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最富有创造力的女作家”,说她的文字极具穿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残雪的作品最早出现在国外文坛是1987年,当时美国著名的文学期刊《形态》刊登了残雪多篇文章,作品一经发表便在西方文坛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讨论。

此后,残雪有超600万的文字被翻译后传到国外,因此她也成为国内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女作家。

在国外书店的书架上,残雪的小说总是作为中国文学的代表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美国知名作家苏珊还曾这样评价残雪:“即使读懂她文字的人不到万分之一,我仍认为她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

不仅如此,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还把残雪的小说当成了文学教材使用,日本的汉学家近藤直子更是在东京成立了专门的残雪作品研究会。

她的作品在国外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开始在世界文坛连连获奖。2015年,她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获得了美国最佳图书翻译奖,同年又入围了有着“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纽斯特塔文学奖;2018年小说《新世纪爱情故事》入围了国际布克奖名单。

正是因为她的一系列作品在国外权威评奖活动中频频亮相,2019年残雪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而且在赔率榜单上还和日本的村上春树并列第三名。

残雪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引起了公众和文学界的极大关注,大家对同时提名的余华、阎连科都不陌生,但唯独对残雪一脸疑惑,因为这个名字对国内读者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不过,当大家得知只有小学文化的残雪,却能写出如此深邃犀利的文字,而且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英文书籍并用英文写文章时,更是惊奇不已,原来残雪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个奇女子。

随着残雪在国外的声名鹊起,国内的文学界也开始关注起残雪的作品,并开展了相关的讨论研究座谈会。

通过深层次的研读剖析,有学者更是高度评价残雪,说在社会现实主义和讽刺现实主义方面,残雪小说所探索的深度超过了同辈作家余华、苏童以及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出现了以马原、苏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文学,不过由于现实中流行的局限性,他们纷纷放弃了先锋小说而投入了现实小说的队列中。

而残雪作为先锋派中的一员,却从未放弃过这条路,三十多年来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她始终在这条非主流的文学道路上坚持着,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深耕。

也正是因此,国内这个类别的文学人才和优秀作品变得越来越匮乏和可贵,残雪作为先锋小说派出色的深耕者自然就成了西方学者和文学界了解中国这个特有文学门类的焦点人物。

而且,残雪作品中还有个独特的地方,因为她从小就接触到的西方哲学深深影响了她的创作思维,于是她将西方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字中,打破了文学创作的地域性,以全新而独特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时代以及时代中人性的扭曲、挣扎和蜕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残雪无形中成了中西文学思想冲突的破壁者。

所以,残雪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唯一一个毫无保留被西方文化接受的中国作家,这无疑是创造了中国文坛的奇迹。

2020年,残雪再一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不过这一次她还是落选了。虽然两次提名都落选了,但残雪却表现得很淡定,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她说:如果在意功名利禄,我就不会坚持写到现在了,文学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已经60多岁了,对我来说,享受写作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但同时,对于能两度提名诺贝尔奖,残雪也表示很开心,她认为这是世界文坛对高层文学写作者的重视,是文学界的一大进步,并且因为提名的热度,她的作品也被国内更多的普通读者所关注和阅读,这是她最欣慰的地方。

残雪一直宣称自己的作品是写给未来、写给年轻人的,近些年她的作品也逐渐被年轻人所接受,甚至还有20多岁的读者给她寄去了长达几千字的小说读后感,称她的作品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想象不到的精彩世界中。

如今的残雪已经和老公从居住了多年的北京搬到了云南居住,不过即使离开了快节奏的一线城市,残雪依然还是重复着坚持了30多年的刻板生活习惯。

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开始一个半小时的阅读和写作,下午两点后也是花一个半小时时间写作,晚餐后再写作一小时,然后就是英语学习时间。

不仅如此,残雪因为不愿自己的创作受到外界的打扰,直到现在她都不用手机和微信,甚至多年来都保持着手写稿件的习惯。

在普通人眼中,不管是作品风格还是生活习惯,残雪与这个世界都有点格格不入,但她却在自己的精神和文学世界里怡然自得。

曲高和寡,终有知音。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人读懂了她的书,也无法掩盖她在文坛上散发出的璀璨光芒。

世界很大,我们需要看到不一样的颜色,听到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