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西南边陲的一个农村,有这么一个诡谲离奇的传闻。传闻的主人公是一位“资深”的捕蛇人,他叫程德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明之死

程德明是村里第一个干起捕蛇行当的人,也是当地有名的捕蛇人,人称“蛇王”。

不过关于他的传说可不仅是因为他捕蛇厉害,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死状和坟上的“怪事儿”。

就是这样一位有经验的抓蛇老手竟是死于群蛇攻击。专家表示:因为程德明生前抓捕过王锦蛇染上了臭液的味道,而正好是红脖颈槽蛇的死对头,所以中毒而亡。

1991年农历七月十五傍晚,程德明的妻子王金平在晚饭前去唤他吃饭,不想却在自家玉米地里看见了丈夫的尸体和满目狼藉。

丈夫脸色铁青,四肢已然僵硬,俨然是中了蛇毒而死。在他模糊的尸首边的是二十余蛇身,断得断,烂的烂,一边的锄头还拦腰砍断了一条蛇。

在警察和法医的勘察下,得出结论:程德明生前与群蛇打斗,蛇数量高达17条!

程德明最终也死于蛇毒,而该蛇品种是当地较为普遍的红脖颈槽蛇,俗称野鸡项蛇。

诡异的是,蛇并不是群居动物,除了在冬眠期它们会聚集在洞穴里,其余一般情况下,蛇更偏向于单独行动,且对于红脖颈槽蛇这种毒蛇,领地意识极强,更不易成群出现。

因此程德明身边那17条蛇显得很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在程德明下葬后,村里又传出了一件怪事。

程德明下葬后的第一个盛夏里,一位村民受一阵腥臭味和草丛异动指引,来到程德明坟前——一大群蛇盘踞在程德明坟头,黑压压一片,不时还有一些蛇挺着脑袋吐着蛇信警惕地观察周边。

这位村民赶紧就将此事传入村子,巧的是一些附近人表示,也在程德明坟头看见过群蛇活动,有人也见过蛇群聚“开会”,也有人看见蛇“哗啦”四散开去,场面都有一股相似的瘆人的仪式感。

前文说到,蛇类并不擅长群居,但也有例外。

蛇在繁殖季会群聚交配,此多为雌蛇释放信号吸引雄蛇,因为蛇是爬行动物,雌雄在生理结构上很难适配,这导致蛇繁衍成功率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雌性会吸引多条雄性同时交尾,以此提高成功率,这就会形成“魔幻”的“交配球”的场面。

抑或,蛇因为群聚在一起冬眠,在气候回温时自然有机会一起涌现。再者就是人类的干预——大规模放生。综上,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蛇坟的成因很可能与前两种情况相关。

但是,村民们并不知情。

这样惨烈的死状,坟头诡异的群蛇穴,再加上那天适逢中元节,也就是农村俗称的“鬼节”,几个诡异的元素恰到好处地为程德明的死渲染上一种怪诞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遇红脖颈槽蛇

这就要从程德明入行后与野鸡项蛇几次接触说起。

在没有前人铺路的情况下贸然从事捕蛇毕竟凶险,作为毫无经验、半路出家的捕蛇人,程德明又为何知难而进选择入行的呢?

众所周知,以蛇入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偏方”。

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蛇酒可活血化瘀等功效的描述,尤其是以酒为药剂制成的蛇酒,在我国已有两千年之久的历史。

程德明那个年代,大家的收入水平增长,生活条件改善,在经济发展和养生、猎奇等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上流行起吃蛇肉野味、食蛇胆、喝蛇酒等饮食行为。

正所谓,需求决定市场,以蛇食补的流行自然地催生了“捕蛇人”这一职业。

而程德明是湖北农村人,他所在的利川市土地肥沃,接壤川渝,湿度大,为蛇类生存提供了天然的栖息条件,也为捕蛇人提供了优越的资源。

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虽持续增长,可仍面临资源紧张,人口形势严峻的局面。

这样的大形势,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民而言十分不友好。他们面临着边际报酬递减的困境。

可与此相对的是,野味和蛇酒的流行让捕蛇行业横发逆起。

运气好的时候捕蛇一天的收入可以抵农民种地一个月的收入。在农事不景气的背景下,如此一本万利的买卖促使程德明选择抓蛇养活家人。虽说捕蛇危险,但这也应了老话“富贵险中求”,程德明开启了他的捕蛇生涯。

程德明所在的地区多灌木山林,潮湿的气候更是为蛇虫繁衍提供温床。

起初,程德明捕蛇尤其顺利,当地有许多无毒、肉质好、体型大的菜花蛇,这类蛇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捕蛇带来的暴利和前期行动顺利更是刺激了程德明,他在抓蛇时更加大胆,几乎见蛇就杀。

程德明捕蛇的人越来越多,走的林子也越来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程德明捕猎挣的钱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不久后还收了两个徒弟。他与红脖颈槽蛇第一次冲突是在一次和徒弟捕蛇的过程中。

那次,程德明带着徒弟去了一片他比较熟悉的林子捕猎,途中遇见了一条红脖颈槽蛇,这并不是他们的理想猎物,故而随意用棍子驱赶,不想,过了一会儿,密密麻麻的蛇从地面涌现,如此场面,甚是诡异。

三人都有些惊慌失措,边打边退,待退至村庄,打死的蛇竟然有73条!

这事传到村子里,大家都不敢相信。村里人在程德明一行人的带领下回去看路上的惨状,村里人又陷入集体恐慌,要知道,红脖颈槽蛇在当地可并不常见。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联系上文提到的蛇聚集的几种可能,不难推测,这次程德明可能是打了蛇窝了。

对此,也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程德明那次惊动了红脖颈槽蛇交配,这是捕蛇三大忌之首。

蛇在交配时异常敏感,此时的毒性也最强。但不论如何,遭遇这次追击后,程德明对此事很是顾忌,权衡利弊下,也决定停止捕蛇。

祸不单行的复工之路

停止捕蛇后,程德明重新下田,停止捕蛇后家里的收入少了一大半。

两年后,程德明听闻邻村的捕蛇人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的自行车价值两三百元,可抵老师将近一年半的收入。这让程德明又动起了恻隐之心。他又去市场打听,发现菜花蛇的价格大涨。

这彻底攻破了程德明的心理防线。于是,在1989年,程德明正式重操旧业。

不想,在“复工”后第一次捕猎就遭到了蛇的攻击。

那次,程德明也十分小心,捕到了一条两斤多的松花蛇,他正庆幸自己运气不错,却突然感觉到脚下阵痛,低头一看,是一条青竹蛇死死地咬住了自己的小腿。程德明打死蛇后赶忙包扎伤口去了医院。

复工后第一次捕蛇出师不利,程德明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怪自己运气不佳。

可在后来一次捕蛇时,他又与红脖颈槽蛇狭路相逢,面对它的袭击,他的第一反应也由之前果断打死转变为迅速包扎逃跑。

从程德明态度的转变可以发现他心态上的转变,对于蛇报复的说法,他从一开始的无所谓转为怀疑忌惮。在那之后,程德明下定决心不再捕蛇营生。

可蛇似乎没打算放过他。在金盆洗手从事农耕的日子里,蛇还是三番两次地出现、袭击他,打破他平静的生活。

在那短短两年里,他五次被蛇所伤,蛇的攻击像一个诅咒,缠绕着程德明的生活,也盘踞在他心上,直至生命最后。

真相究竟如何?

说起蛇,人们对其印象通常是神秘、有灵性。在东北民间,蛇也被列为“五仙”之一。

特别是关于活蛇泡酒的新闻,在广西黑龙江等地区均出现过开坛后活蛇“复活”袭击人的新闻。2014年,《新华网》还报道过一则“蛇头”咬人的事件。

一名饭店厨师在收拾厨房时,竟被断了身的蛇头咬了一口。离奇的传说加上新闻事件,让玄幻的认知显得尤为真实。

但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对此,专家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蛇之所以能够在断头后呈现不死的状态,是因为蛇的反射神经会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似人类的反射神经多与大脑相联系。

因此,蛇即使在被斩断的情况下,仍能在短期内对外界刺激做出应激反应。

斩断蛇身后,蛇头仍与部分颈部肌肉相连,面对外界刺激,受低级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蛇颈部仍收缩运动。

但这只属于无意识的非条件反射,这样的活动也具有时效性,并不表示蛇会死而复生。

前面说到的,蛇的脑部反射神经并不发达,从它的脑部体量也不难看出,蛇的脑容量极小,小脑仅有一个半圆形的褶皱,这样的脑部生理构造根本不足以支撑复杂的行为,不夸张地说蛇凭借脑部记忆人像都是个问题。

那么蛇为何见到程德明就展开攻击呢?

一般来说,蛇攻击人这样高大的生物只出于两种目的——捕食和防御。

人类对于蛇类这样的爬行动物而言,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人在蛇眼中,就像是突如其来的巨人一般,所以一般情况下,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而人也不属于蛇的捕食对象,摒弃去捕食,那就是出于防御了。

可常理来说也不会发生这样群蛇进攻的行为。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蛇群对程德明做出如此大的反应,难不成是因为程德明杀戮太重,他的气息引起蛇群的危机感?

若是如此,程德明终止捕蛇生涯后没有理由遇袭啊。对于蛇群起而攻之,似乎无从解释。

拨云见日终有时

后来在专业人士的研究推测下,拼凑出了真相。

前文说到过,程德明好捕菜花蛇。而菜花蛇中的王锦蛇体格硕大且无毒,看似是无害蛇,似乎是捕蛇人完美的猎物,可以无所顾忌抓捕,但其实不然。王锦蛇虽然无毒,可在蛇群里可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王锦蛇也叫大王蛇,从它的名字里也能窥见一点端倪。

王锦蛇体格健硕,成年蛇平均有2~4米长,在无毒蛇中是巨型的存在。

王锦蛇被视作性情“残暴”,因为它是会吃蛇的蛇类之一,它捕食范围包括很多剧毒蛇。就是碰上了剧毒的大型蛇眼镜王蛇,王锦蛇也是不在怕的。

因为王锦蛇自身对蛇毒有免疫,皮厚耐力久,在我国蛇的种类里,完全算得上蛇中小霸王。有这样一句谚语:“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

那这又与程德明遇害有什么关系呢?捕蛇人大肆捕杀王锦蛇,没有了王锦蛇的制约,其他蛇类数量迅速增长,蛇类生态平衡被破坏。

这也就是为什么捕蛇行当刚兴起时当地最多的是菜花蛇,后来却多了许多红脖颈槽蛇等不常见的蛇种。

蛇都有腺体,而王锦蛇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被捕后,它的皮肤和肛门会释放一种特殊臭味的液体,这种味道很重且难以除去。

巧的是,红脖颈槽蛇对这种来自天敌王锦蛇的味道有一种天然的警觉和敌意。而程德明捕猎王锦蛇不计其数,自然染上了王锦蛇臭液的味道。

捕蛇初期,他身上味道较重,毒蛇感应到这样强烈的气息,避之不及。但后来,程德明中断捕蛇,气味渐散但未完全消失,其他毒蛇感应到危险的信号,而这种微弱的天敌信号不足以让他们退却躲避,故群起攻之。

如此看来,蛇的进攻纯粹出于简单的应激反应。程德明的死是偶然,也是必然。

买卖挑起人对蛇的伤害,贪婪诱发大规模的屠戮,进而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在这个因果链里,程德明既是因,又是果。

拨开离奇故事的疑团,是生命的自然反馈。而悲剧的唯一规避方式就是尊重自然,让生态的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