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眠纺锤波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来源:生物世界

睡眠纺锤波,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量发生的大脑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关。睡眠纺锤波被认为是一种“指纹”,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在夜间趋于一致。但目前对于确定哪些睡眠纺锤波参数是重要的还没有共识。近日,麻省总医院和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Sleep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这项新研究描述了纺锤波检测参数设置如何影响纺锤波与认知之间的关联,并确定了与认知表现最相关的参数。这有助于改善检测这些脑波模式或睡眠纺锤波的自动方法,并将它们与认知功能联系起来。

2,为什么你的大脑充满了回忆?

来源:脑友记BrainU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南加州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PNA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在斑马鱼幼虫体内诱导记忆,然后用点亮的脑细胞绘制出它们透明头部的变化。这项经过六年的研究发现,学习了导致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某些区域增殖,而在其他区域消失,而不是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仅仅改变了它们的强度。不是记忆改变了现有突触的强度,而是大脑某一部分的突触被破坏,在大脑的另一个区域产生了全新的突触。

3,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较早可能带来更严重的症状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医生曾怀疑,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或更年轻的人身上出现症状)患者的认知功能往往比更常见的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下降得更快。研究表明,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比,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往往有更大的退化。但是,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是否会伴随更严重的行为症状,尚未在研究中明确表明。近日,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比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更严重。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出现焦虑、游荡和睡眠问题。特定的大脑区域可能有不同的退化模式——这种模式是两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症状不同严重程度的基础。

4,科研快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认为孕期母亲血液中的免疫因子可能成为自闭症筛查的生物标记物

来源:小丫丫自闭症

5种机器学习模式对于后代自闭症的预测

当前,行为观察和行为量表是自闭症诊断的主要工具,但是也带来很多诊断上的不确定性。寻找自闭症生物标记物,从而给自闭症诊断提供更客观的医学证据,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近日,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在线发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助理教授Xiaoyu Che的文章。他们发现,母亲孕中期血液中和胎儿脐带血液中免疫因子的改变可能与儿童自闭症相关。在哥大的媒体报道中,宣称这一发现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自闭症机制,并为早期筛选诊断带来希望。

5,实时检测神经振荡可实现行为相关的神经反馈

来源:脑机接口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经振荡-也称脑电波,是大脑中重要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它们解释为瞬态脉冲而不是持续的振荡。短脉冲(<150ms)的beta波(15-30Hz)在人类、猴子和老鼠身上都有记录。这些事件与记忆、运动和感知有关,但是,缺乏一种实时测量这些瞬时事件并调查它们对行为影响的方法。近日,阿尔伯特·路德维格斯大学与其他实验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提出了一个实时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检测短的窄带突发,并证明了其在提高大鼠beta频带猝发率的有效性。这种神经反馈训练引起了整体振荡功率的变化,并且可以从大鼠的运动中解码出脉冲信号,从而为将来研究振荡脉冲信号的作用提供了可能。

6,你的眼睛一天内经历几万次“失明”,只是为了让你看清世界

来源:量子位

近日,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NA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当你盯着一个东西想要看清楚时,视力反而会先受到抑制,完全无法注意到移动的物体。我们的眼睛每天会高频产生一种叫“微眼动”的行为,这种行为伴随短暂的视觉抑制,期间我们基本等同于“失明”。在这之后,视力会迅速恢复、并持续改善,整体视力还能得到短暂增强。在大幅度眼动时,眼睛就需要通过扫视抑制,屏蔽大量视线移动产生的信息,避免我们产生眩晕感。

7,【综述】周围神经病研究热点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周围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大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因繁杂。近日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针对免疫相关周围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以及中毒性周围神经病4个主题,就周围神经病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尽管国内对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越来越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研究者参与到这一领域,但总体来看国内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继续重视肌电图技术的推广,合理使用神经病理和基因检测技术,对于提高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水平至关重要。

8,识别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嗅觉或味觉丧失的遗传风险因素 |《自然-遗传学》论文

来源:Nature Portfolio

嗅觉或味觉丧失是COVID-19的独有症状;但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产生这些症状,其机制尚不明确。近日,《自然-遗传学》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感染新冠肺炎后个体是否易产生味觉或嗅觉丧失症状的遗传风险因素。这一基因座(位于两个基因UGT2A1 和UGT2A2附近)与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后产生任一症状的几率升高11%有关。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 脑科学日报:首次发现药物逆转大脑胰岛素抵抗!改善全身代谢

2, 脑科学日报:为什么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但抑郁症却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