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传说,秦始皇陵下面埋藏着整个大秦帝国的真相。

在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之前,没有人会觉得这是真的。

2000多年来,史书上的秦始皇不是一直是个残暴的独裁者吗?

好大喜功、不爱惜人民,短短13年,就把帝国葬送在了仁义的对立面。

他的陵墓不应该就是一个超大号的骄奢展览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兵马俑出土以后,考古学家们在整个骊山、渭河的范围内,发现了200多座陪葬坑,那个传说中,地下大秦也渐渐浮出水面。

4年前,秦陵考古队的段队长,把他30年来,对秦陵的调查写成了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秦始皇和他的大秦帝国跟我们想象得完全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2003年·山任村

时间回到2003年,在秦陵东边的山任村,考古队发现了一个乱葬坑。

坑里面没有棺材,骨骸从上到下,一层压一层,非常凌乱,一共整理出121具人骨。

个别骨骸的旁边,还有刑具和锤头。

段队长怀疑,这就是传说中,修陵人的乱葬坑。

《史记》上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把全天下的战俘、罪犯全部拉到骊山来修建陵墓,一共七十多万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

但管理残暴,他们很多人被活活得累死在了工地上……

很快,段队长从一些出土瓦片上确认了他们的身份,确实是修陵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同时,有三具头骨却好像还有故事要说。

他们颧骨高、眼窝深,不像是从中原六国俘虏的战俘。

不久以后,DNA检测结果出来了,其中一具,竟然来自欧洲西部……

而且,这批修陵人中,大多数人的基因来自很遥远的南方。

这些西欧人,南亚人,是怎么成为战俘被送到骊山的工地上来的?

秦始皇南征百越,我们的历史书上有记载。

但亚历山大大战秦国铁骑,这不是穿越爽文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吗?

为什么会在墓穴中被发现?

也许,我们谁也想不到,秦军当年到底横扫了多大的一个天下?他们到底曾经和谁在作战?

历史书上可能用一个西戎,就概括了所有问题。

同样的,史书上还有一句南蛮,那到底南到哪里呢?

1999年·百戏俑

1999年,段队长他们挖开一个百戏俑坑,这五尊百戏俑和兵马俑一样,都是非常写实的陶俑,肌肉的线条,手指、脚趾还有姿态都非常的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等身塑造,最高的1米97。

雕塑专家们认为,制作百戏俑的工匠师傅,一定是那种专门研究过人体解剖的美术专家,否则不可能把每一块肌肉都表达得这么准确。

但是,百戏俑之前,秦国的人俑长这样,百戏俑之后,汉朝的人俑长这样。

那为什么秦始皇陵的工匠们会突然掌握这种现实主义雕塑风格呢?

很快,考古学家们又挖出了这样一条线索。

神秘的侏儒

《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叫做优旃(zhan)的侏儒。

他是一个宫廷里的滑稽艺人,专门负责搞笑,哄皇帝开心的那种,秦国有、楚国也有,甚至连更早的周朝《国语》当中也有他们的身影。

有一次,优旃在大殿上表演,看着外面下雨,侍卫们都被淋湿了,就问他们,你们想休息吗?

侍卫们答,谁不想呢。

于是,优旃就说,那好,我一会儿表演的时候,要是叫你们,你们记得应一声。

侍卫们答应了。

然后,优旃就开始表演,演到秦始皇正高兴的时候,他突然走到门边,故意很滑稽,又很讥讽地说,你们这些傻大个,有什么好,还不是只能淋雨,你看我,虽然长得矮小,但可以在大殿里休息。

这话是说给秦始皇听的,果然,秦始皇听懂了,第二天,就让官员制定了侍卫轮班的制度。

还有一次,秦始皇想修一个巨大的狩猎场,从函谷关,一直到陈仓,名字都取好了,叫做大苑囿(you),各级官员都觉得这事儿太夸张了,劳民伤财,不靠谱,但又都害怕秦始皇,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于是,优旃就去扮小丑,先把秦始皇哄乐了,然后说,大苑囿多好啊,一定要多养一些奇珍异兽,这样的话,敌人从东边来了,我们让园子里的麋鹿冲出去,就能灭了他们。

秦始皇听完,也取消了大苑囿的计划。

后来,秦二世还想粉刷长城,也是优旃劝解了这个想法。

所以,这个优旃到底是什么人?

首先,他这个名字就很奇怪,优是指他的职务——演员。

旃是旗杆的意思。

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叫做旗杆的侏儒演员……

侏儒叫旗杆?这是吃过保胎易经丸吗?

2000多年来,我们从史书上一直无法破解优旃的身份。

但是,这些出土的百戏俑,却给出了一个新的线索。

原来,这些百戏俑,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都卢寻橦(chuáng)。

都卢后来被考证出来,是一个古国的名称,在东南亚,估计是现在的缅甸卑(bēi)谬(mìu)附近。

寻橦(chuáng)就是爬旗杆的意思,从出土的壁画上我们也看明白了。

都卢寻橦原来是这种,大力士顶着侏儒爬旗杆的杂技表演。

这种杂技,至今都是印度人的保留项目,据考证,当年从印度一直传到缅甸、四川再到秦国和中原,这是一条神奇的商贸路线。

我们虽然不知道,优旃到底出生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些大力士是都卢人还是都卢杂技的中国学生。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秦始皇非常喜欢这种杂技,以至于优旃被记录到了历史书上,大力士们被做成陶俑,带到地下世界当中。

所以,那些被俘虏的西方修陵人,是不是也是从这条南方线路来到骊山的呢?

刺客高渐离

《史记》上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高渐离和荆轲还有屠狗辈三个人是好友,荆轲嗜酒,屠狗辈勇猛,高渐离是演奏的音乐家。

三个人每天都在燕国的闹市上喝酒,喝醉了就放声大哭。

因为,这个时候,秦国马上就要统一六国,他们躲在燕国,除了放纵,没有别的办法。

后来,荆轲决定去刺杀秦始皇,送行的时候,高渐离就在旁边一边击筑,一边唱歌,非常的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果然,荆轲失败了,燕国也被灭亡了,高渐离就改名换姓,混到了地主家去做杂役。

但这个杂役的音乐造诣实在太高了,很快就全国闻名了。

这个时候,《史记》上说,秦始皇是个资深音乐发烧友,所以,听说了这位杂役的故事以后,就要召见他。

而见到这个杂役以后,他的身份也很快被揭穿——原来,他就是当年刺客荆轲的同谋——高渐离。

秦国法律严苛,高渐离必须处死,但是,秦始皇实在太喜欢高渐离的音乐了,就网开一面,只熏瞎了他的眼睛,然后,让他继续为自己击筑,演奏音乐。

但是,这一切,其实都是高渐离的计谋,他在筑里面灌满了铅,在一次演奏当中,正当秦始皇听得入迷的时候,抱起琴,向秦始皇砸去,很可惜,还是和荆轲一样,没有砸中……

一直以来,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个故事写得太自说自话了,秦始皇爱音乐?他不是个工作狂么?

秦始皇能容忍高渐离吗?他不是个大魔王么?

这么狗血的情节,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结果,段队长他们,还真的从秦陵陪葬坑中,挖出了一些证据。

2001年·水禽坑

那天是暑假,段队长正在食堂吃挂面,面条刚刚捞到碗里,就有队员跑进来说,孙马村挖出一根陶俑的手指。

段队长把碗一放,面也不吃了,骑上摩托车就拉着队员过去考察。

果然,这下面,埋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铜水禽。

一共46个,1:1等身塑造,而且身上还有彩绘,有天鹅、仙鹤、鸿雁三大类。

就像照相机一样,这些青铜水禽被定格在了一瞬间,有的正在唱歌,有的低头觅食,太生动了。

再考究它们的工艺,简直是时空错位的黑科技。

有芯撑、芯骨、铜片镶嵌补丁、铜隔档、内部流铜等等超前工艺。

只可惜,它们也和百戏俑一样,早就被人焚毁了,如果保存完好,这里应该是一个模拟的地下水禽公园。

有河道,有亭台,各种仙鹤在这里游玩。

那这个水禽坑,究竟是什么用途呢?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它布置在陵墓的东北角,甚至比兵马俑更靠近自己。

奇怪的陶俑

继续挖,段队长发现了15个陶俑。

非常奇怪,这里面有8个,竟然都是箕踞的姿态。

跪、跽、箕踞,这是古代的三种坐姿。

古代没有凳子,都是跪坐在席子上的,现在来看,这三种姿势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古代,跪是正规姿势,屁股坐在双脚上,意思是双方平等、友好,遵守共同的规则——礼。

跽是长跪,把上身挺直,意思是,你小子说啥呢?

这是要准备起身干架了,但是,也还符合礼的框架。

比如,鸿门宴上,樊哙突然闯进去,项羽很不爽,《史记》上的描写就是,项王按剑而跽。

而这个箕踞,问题就比按剑而跽严重多了,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在说,不装了,摊牌了,来打我啊,这在古代非常失礼。

比如,孟子,他刚刚结婚没几天,就跑过来,在老妈面前,都快哭了,不停的说,受不了了,受不了了,我要休妻。

原来,刚刚小孟进房的时候,看到妻子是箕踞坐在席子上,认为妻子太失礼,过不下去了。

孟母三迁,他老娘当年毕竟也是带着小孟在市井街头搬过三次家的老江湖,很懂礼,听完就直接就劈头盖脸的骂孟子。

你自己不敲门就进去,撞见了,还怪她?只能怪你自己无礼。

所以,这个箕踞到底为什么这么严重?

原来,古人的裤子都是没有裤裆的,这种坐姿,相当嚣张……

实在不忍心往下想了,我们的孟老师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备胎故事啊。

不扯远了,这里挖出来的8个箕踞俑有什么问题呢?

礼仪VS现实

古代的陵墓都是非常讲究礼仪的地方,箕踞俑,这种失礼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出现的,那秦始皇在这里埋了8个箕踞俑,一定是有所指,什么意思呢?

段队长决定先破解这些箕踞俑的身份。

果然,清理完陪葬坑,他们发现了一些这种小配件,还有一个大铜棒。

考古队怀疑这是乐器上的配件,就拿去给音乐专家鉴定,鉴定完以后,音乐专家说,这块薄片是假指甲,弹琴用的。

这根铜棒,就是失传的击筑棒。

这些小配件,就是支撑琴弦的一些东西。

看来,水禽坑就是古书《相鹤经》里面记载的故事,书中说,鹤训练七年就能控制它飞翔,再训练七年就会跳舞,继续训练七年就能应和这音乐舞蹈……

《相鹤经》七年飞薄云汉。又七年,学舞。复七年应节。

一只能表演的仙鹤,一共要训练21年,非常难得,反正我们现在是没有见过,只能把古书当作传说看。

但是,这个水禽坑的出土,似乎在说,仙鹤表演,这种音乐剧,在秦朝就有了,而且秦始皇非常喜欢,还专门把它带到了地下。

突然,一个全新的秦始皇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原来是一个上午听高渐离弹琴,下午看仙鹤音乐剧的逍遥皇帝啊。

都有点不习惯了。

你不是应该兢兢业业,在办公桌上审批公文吗?《史记》不是说,你一天要看120斤竹简吗,怎么就来玩儿仙鹤了?

考古上的秦始皇和历史上的秦始皇出现了差异,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也许,修建陵墓的这批工匠都是写实派,你看,他们把每一个兵马俑都做得独一无二,连耳朵这种细节都要做得独一无二。

那这里的箕踞俑也一定是现实的写照。

段队长认为,箕踞这种坐姿,虽然无礼但绝对舒坦,箕踞,可能就是这帮仙鹤乐师在私下的最真实状态。

他们的表演还没有开始,正在和仙鹤一起休息,然后,这一刻被工匠们捕捉下来,再按照写实主义的风格,制作到陵墓当中。

所以,秦始皇还是一个不爱礼仪,爱现实的霸道总裁吗?

我们暂时还无法确认。

历史细节之谜

不知道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那就是《史记》里面,司马迁写荆轲刺秦王,写李斯和赵高密谋诏书,为什么写得那么详细?

难道司马迁在场吗?

他怎么知道当时秦始皇拔剑拔不出来,他怎么知道赵高和李斯密谋的时候说了啥?

事实上,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人叫夏无且。

而这个夏无且,正是在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一个药箱砸过去的那个医官。

秦始皇还专门说过一句,无且爱我。

很可能,夏无且就是秦始皇形影不离的贴身医官,而且,夏无且的医术很高,因为,他极长寿,一直活到了司马迁的时代。

所以,司马迁知道李斯和赵高密谋改诏书的细节,这意味什么呢?

这很可能说明,当时,夏无且也在场,那秦始皇都已经去世了,医官在场做什么呢?

很显然,尸体防腐,这绝对是医生的活儿。

另外,我们历史上也挖出过像马王堆辛追夫人那种2000年不腐的女尸。

并且,前面我们聊秦陵地宫的时候也说了,地宫至今还是密封状态。

所以,我们就极有可能推导出来,秦始皇的面貌,一直到今天,都还是不腐的状态。

那秦始皇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果然,考古队当年又挖出过这样一些线索。

秦始皇的相貌

1976年,考古队在秦陵东边的上焦村发现了17座墓穴。

墓主人有男有女,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全部都是肢体破碎,明显是被酷刑杀害。

甚至在这具颅骨的面部,还有一根折断的箭镞,看样子,他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冷箭射杀的。

虽然这些青年男女死状很惨。

但是,他们墓穴的等级非常高,是甲字形的诸侯墓。

一般来说,天子是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天子的兄弟,王爷们是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诸侯、王子是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

而且,从他们墓穴当中还发现了刻有——少府——字样的陪葬品。

少府是专门为皇室成员服务的机构。

所以,考古学家们推断,他们都是秦始皇的王子公主们。

这样一来,考古和历史就对上了。

因为,《史记》上说,赵高和李斯密谋政变成功以后,把秦二世胡亥推上了王位。

就继续让胡亥,把他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杀死。

这17座墓穴的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始皇的亲生骨肉……

而如果用现代法医学,复原这具颅骨,那岂不是就能得到一张最接近秦始皇本尊的相貌?

复原工作很谨慎,前后花了42年,一直到2018年才完成。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女性头骨也被复原,这个女性来自地宫北面的陪葬坑。

考古学家们推测,这里面埋得应该都是秦始皇的嫔妃。

他们的死状也很惨,这也和《史记》上记载的内容相同,秦二世在杀死兄弟姐妹的同时,也把秦始皇的嫔妃们全部杀害。

最终,两具颅骨被复原。

我们看到了这样两张面孔,真的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

兵马俑的主人

上世纪80年代,有爱好者从兵马俑身上发现了这样一个符号。

于是,他就从右往左读,把这个符号读成——芈月两个字。

恰好,秦始皇的太奶奶就姓芈,这是一个执掌秦国30多年的女王,秦始皇能在几十年后统一六国,太奶奶当年的功劳绝对占一多半。

所以,爱好者就一顿脑补,认为太奶奶就叫芈月,那么,兵马俑的主人也就不是秦始皇,而是芈月。

这种结论很炸裂,很快就成了一个风靡全国的都市传说。

再加上,芈月是楚国人,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一些兵马俑身上的谜团。

比如,秦人是崇尚黑色的,那为什么兵马俑出土的时候,有那么多炫彩的红色?

这是因为,楚人崇尚红色。

还比如,很多兵马俑的发髻都是往左偏的,这种风格太不像秦朝了,反而是《淮南子》上有记载,楚国人流行这种偏左的发髻。

《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

另外,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一大功绩就是书同文,车同轨,但是偏偏兵马俑里面挖出来的战车,不是秦朝的车轴宽度。

这就尴尬了,如何解释呢?

爱好者认为,这恰好是兵马俑早于秦始皇的证据,因为,它们极可能是55年前,芈月去世的时候,按照楚国车轴制作的陪葬。

但现实当中,考古学家对这个传说的态度,一般是懒得解释。

很显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秦始皇的太奶奶叫什么,只说她当嫔妃的时候,等级不高,是八子级别,史称芈八子。

重来没人记载过,她叫芈月。

另外,那个兵马俑身上符号,也根本不是两个字,而是一个字——脾(pí)

这种符号在很多兵马俑身上都有,叫做物勒工名,也就是工匠必须把自己的姓名刻在作品上,如果日后出了质量问题,工匠要负责。

这个符号就是说,这具兵马俑,是这个叫做脾的工匠制作的。

其实,细想一下,为什么芈月兵马俑的都市传说一直到今天都还有市场?

这可能是因为,兵马俑实在太神秘了,考古学家也并不比我们知道的多多少,为什么尚红?为什么偏左?为什么不同轨?

谁都说不出真正的原因。

还比如,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谜团,那就是兵马俑为什么都不戴头盔?

这就能让考古学家们提出十几种猜测。

有一种猜测很有趣,大概是这么说的。

岐山野人

时间回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424年,这个时候的秦国君主叫做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穆公特别喜欢骏马。

每次打仗回来,都是要看着骏马吃完饭,自己再吃,看着骏马安顿好了,自己再歇息。

结果有一次,战乱当中,骏马跑丢了。

穆公回来以后就坐在那里等,一般来说,老马识途,马是能够自己回来的。

但是,等了一整天,马还没有回来,穆公觉得不对劲儿,赶紧派人去找。

不一会儿,派出去的人回来了,跟穆公说,您自己去看看吧,马就在岐山那边,找是找到了,但是,具体情况得您自己过去看……

穆公一听就慌了,赶紧往岐山跑。

到了地方一看,差点晕过去,原来,这里有一个野人部落,大概300人,他们正在烧烤马肉。

这不正是自己的骏马吗?

300野人也早就被穆公的卫队控制了,都跪在下面等死。

穆公先是大哭一场,然后吩咐,拿酒来。

酒来了,穆公又说,我听说,烈马的肉有毒,必须用烈酒才能解毒,你们吃了这匹骏马赶紧喝酒解毒。

300野人,就这样流着泪吃完了这顿BBQ。

回去之后,秦穆公也就再也没提起过这件事儿。

直到3年以后,秦国和晋国交战。

穆公被晋军团团围住,而且还已经负伤了,无法突围。

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群野人冲进了晋军的军阵,他们披散头发,不穿铠甲,非常勇猛。

晋军一下子就乱了,一仗下来,反而是晋国国王被秦穆公俘虏了。

战斗结束后,秦穆公要当面感谢这群野人,而野人的首领说,他们正是3年前那个烧烤骏马的部落。

他们要的回报,就是恳求让他们,永远都留在秦王身边,哪怕到死,殉葬,也要当秦王最忠诚的卫士。

从此以后,秦国一直有这个传统,那就是国王卫队,都是这样一群甘愿殉葬的勇士。

所以,很可能,兵马俑,就是这支秦王卫队,1:1的复刻。

只不过,发展到秦始皇的时代,他们穿上了铠甲,但拒绝使用头盔,这是一种信仰上的坚守。

同时,这样能解释兵马俑为什么发髻偏左,为什么崇尚红色。

因为,岐山的野人部落,很可能和部分西戎一样,是披发和左髻的传统,同时,他们当年冲入晋军军阵的时候,也是把自己身上涂满了红色的泥土……

为什么这么多马

其实,整个陵区内,发现最多的陪葬坑,是马厩坑。

并且,最高等级的陪葬品,也是两辆铜车马。

为什么要陪葬这么多马呢?

历史学家们是这么解答的,他们说,《史记》上记载,秦国人最早的祖先是居住在山东海边的东夷。

姓嬴,在夏朝之前,就是和大禹平起平坐的诸侯王。

夏朝被商朝推翻后,一部分嬴姓人出走了,变成了少数民族,一部分加入了商朝,继续做诸侯。

商又被周灭了,嬴姓人就又有一部分又归顺了周。

这个时候,周朝人发现,这帮嬴姓人很会养马啊,比如,那个帮周穆王驾车的造父。

于是,嬴姓人就被周天子封爵,赵氏。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始皇嬴政,在统一之前的史书上,都叫做赵政的真正原因。

再后来,这波嬴姓赵氏,被周天子派到天水那边去养马,顺便抵御西戎。

但后来周幽王被西戎灭了,这波嬴姓赵氏就帮着周天子东迁到洛阳,走之前,周天子说,把秦城封给你,你以后就是嬴姓赵氏秦邑,好好干,把西戎打跑了,陕西、甘肃的地盘儿都是你的……

于是,秦人就这样诞生了,靠着养马技术,和西戎搏杀了几百年,最终变成了统一中国的秦朝。

所以,马是秦人的信仰。

而这两辆铜车马,则是这种信仰的结晶。

铜车马

这两辆铜车马,简直太多黑科技了。

比如,它们都是按1:2,等比缩小的,而缩小一半,并不是我们想象的,2米变1米就好了。

在数学上,所有立体数据,必须满足三次根号二,才能等比缩小一半。

所以,当时的工匠究竟是怎么计算出这些模型数据的?难道他们会开三次方?

显然,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另外,每辆铜车马都是将近5000个零件拼装起来的乐高……

最小的零件,比一块乐高插销还小,最大的零件,是这个伞盖,一体成型,直径1.2米,最薄的地方1毫米,最后的地方也才4毫米。

即使是今天,浇筑起来难度也不低,那秦朝的工匠是怎么制作的呢?

还有马嘴上的锁链,和今天表带是一样的结构,相当夸张。

最厉害是这这些项圈,是82个小金块和78个小银块焊接起来的,金的熔点1064℃,银的熔点960℃,先不说,秦朝人是怎么把这些乐高块加热到900-1000度的,即使有这种加热工艺,那烧到1000度,银都化成水了,金还没有软,到底要怎么焊接?

而且,用显微镜观察的时候,我们发现,金银之间的焊点,只有一根头发丝粗细……

秦朝人是有超时空电焊吗?

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还有这把扇,上面有齿轮,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调节遮阳角度,杆身上有机关,可以拿下来竖在地上当遮阳伞,还可以从扇柄当中抽出一把的短剑……

仅仅一把伞,就有四个世界纪录:

1,世界上最早的暗锁装置;

2,最早的沙滩式遮阳伞;

3,最早的子母+双销钉扣;

4,最早的齿轮装置;

并且,地下埋了2000多年,出土的时候都还可以使用。

还有马的璎珞,这也是秦朝人用未制工艺拉丝、焊接以后做成的。

再看骑手身上的这些衣服褶皱,至今我们都不知道秦朝人是什么做出来的。

因为,这很显然是在铜软化的时候塑性的结果,但是,用秦代工具,要怎么软化铜,然后再像捏泥巴一样的捏铜呢?

还有一个超时空发现,那就是铜车马原本是有彩绘的,这些彩绘和现在的车漆一样,防锈效果非常好。

但是,检测这些彩绘的时候专家们傻了,彩绘的底部竟然有10-15微米的铬盐氧化层,而铬盐防锈技术,这是1930-1950年代,德国和美国才掌握的黑科技……

谜团实在太多了,秦始皇把他生前所有的帝国模型都,按照现实主义的风格埋到了地下。

段队长甚至认为,为什么这些陪葬坑排列的东一个西一个?

这可能还是现实主义的影响,极有可能当年在咸阳城里,各种机构,就是按照这个方位排布的。

已经发现的200多个陪葬坑,我们只发掘了这几个,就已经膝盖碎了一地。

那地下还埋着什么样的真相和惊奇呢?

也许,就像段队长说的一样,在秦陵考古,你永远不知道明天等着你的是什么……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结果证明,它就是一个超大号的骄奢展览馆,还是现实主义,不吹牛的那种……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