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杨振宁,大概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六十余年前,他作为中国人领下第一枚诺贝尔奖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凭借宇称不守恒斩获了物理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誉—诺贝尔奖,此奖一出,举世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李政道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一面是惊异于两个毛头小子竟能做出如此卓越超前的科研成果,一面是两人的华人身份推翻了以往人们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并且,两人从着手研究到获得诺奖,全程仅仅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彼时的杨振宁刚满35岁,正值大好年华。

然而,这样的一个物理学界的天之骄子,在他敞亮的一生中,却常常受到人们的诋毁和谩骂。

有人说他贪恋年轻美色为老不尊,续弦相差54岁的妻子;有人说他不爱国,拿到诺贝尔奖后立刻加入美国国籍,为美国人服务,根本不爱国。

杨振宁和翁帆(第二任妻子)

面对这些声音,他不恼也不怒,轻飘飘地接住,又轻飘飘地放下。

舆论谴责得最严重的时候,杨振宁的好友,身任中科院院士的葛墨林打抱不平,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想要为他解释。

杨振宁拦住了:“除了讨论物理,其他的事都不要管,我一辈子挨骂挨多了。”

01 天才少年的往事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母亲则是旧时的大家闺秀。

彼时的父亲还远在芝加哥大学念书,杨振宁便跟着母亲在安徽平静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幼年

即使生活苦难重重,母亲还是很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每天坚持抽出时间,教儿子识字、读书。

她找来很多白纸,剪成一片片的小小方格,类似于今天的识字卡,这样,日复一日地跟着母亲学起字来。

到5岁时,杨振宁认识的字已经达到了3000个,漫漫求索路,他由此开始踏出了第一步。

后来在天津大学为他举办的70岁庆典上杨老深情地回后来在天津大学为他举办的70岁庆典上杨老深情地回忆起这段往事,感叹道:

“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个字。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

两载春秋走过,杨武之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回国任教。一家人辗转厦门、北平,最终定居到清华园里,在这里,杨振宁度过了八年的安定、快乐的童年。

父亲在清华教学,杨振宁就在清华园为教职工小孩成立的小学念书,初中时离开清华园,在附近的崇德中学念书,常常隔好几天才回家一次。

杨振宁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和才能,不仅在学习课业方面成绩优异,而且好奇心茂盛,经常拿着书向父亲问一些自己不懂的数学题。

这个时候杨武之总是笑一笑,告诉他不要着急,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沉得住气,还专门去找了师傅教授他《论语》,意在打好人文基础。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

有一次,他在看过一本物理书之后深受震撼,眉飞色舞地对父亲说:“我以后也要拿诺贝尔奖!”

但在当时的杨武之看来,这不过是孩童的无心之话。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武之越来越发现儿子在各个方面的过人之处。

杨振宁曾在清华园家门口照了一张照片,后来杨武之在这张照片的背面写下了一句话:“振宁似有异禀,吾欲字以伯瑰”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中国文明的种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于艰苦的岁月中弦歌不辍,立志培养中国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上高二的杨振宁随着父亲来到昆明后,报考了西南联大,两万人的考试中,他排第二。

被西南联大录取后,他先是在父亲的建议下学习化学,后来又改成学物理,正式涉足这个他为之投入一生的领域。

彼时的西南联大正处于山河飘摇的战乱年代,教学条件极其简陋,地面是泥土,房顶是铁皮,一下雨就叮当叮当响个不停。

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是杨振宁成长最快的几年。当时的西南联大物理系虽然不大,但却汇集了当时全中国最顶尖的学者,很多老师都是国外著名大学留学归来,甚至是已经在国际上有着杰出科研成果的学术巨擘。

西南联合大学部分师生合影

半个世纪之后,杨振宁依然对当时教授他的老师们如数家珍:“我的大一物理是跟赵忠尧先生念的。大二电磁学是跟吴有训先生念的。大二力学则是跟周培源先生念的。”

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的母校,杨振宁笑了:“我当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振宁是当时成绩最好的学生,英文考试他常常提前一个小时就交考卷,依然可以拿第一,物理和微积分不是100分就是99分,令同学们望尘莫及。

尽管学习成绩已经非常优异,但杨振宁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课堂之外,他还和自己的好朋友邓稼先约着一起背牛津字典、念古诗。

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经常能够看到两个少年聚在一起,大声地、全情的背诵,一点一点描绘自己的未来。

左:邓稼先 右:杨振宁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他的自述《追忆逝水年华——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里描述了第一次在课堂上见到杨振宁的场景,讲他眉宇间流露的英气,讲他眼睛里闪烁出的锋芒。

这便是少年时的杨振宁,锋芒毕露,又刻苦雕琢。

02 黄金时代

1945年,杨振宁报名了庚子赔款的赴美留学项目,经过一年艰难的考核,杨振宁终于拿到了从昆明通向芝加哥大学的机票,在23岁这年开启了他求学路的新旅程。

同他一起前来求学的还有其他二十多名同学,其中就有他的老朋友——邓稼先。

得益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刻苦学习打下的坚实基础,即使是久负盛名的芝加哥大学,杨振宁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成为了同辈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于芝加哥大学 右一:杨振宁 右二:李政道

杨振宁的老同学,也是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坦伯格曾回忆: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生老师’杨振宁,他来自战时中的中国,当时只有24岁,却已经熟悉了全部的近代物理”。

但求学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上帝为你开了一扇门,也会为你关上一面窗。

杨振宁一开始想要研究的方向其实是应用物理,虽然理论知识极强,但从小动手能力不佳的他在实验室屡屡受挫,甚至有人笑话他,戏称:“杨振宁在哪里,哪里就有爆炸。”

一直以来很关注他的导师费米注意到了这一点,走了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建议他走理论物理的路子,不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

杨振宁与导师费米

杨振宁采纳了这个建议,不再一股脑地钻进实验室了,而是全情地投入到理论物理的研究当中。

三年之后,杨振宁顺利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与父亲成为了同一所大学的博士。

毕业之后,邓稼先、钱学森等人深感祖国的建设需要自己的助力,不约而同地选择飞回遥远的祖国,深耕在各自擅长的领域。

而由于杨振宁所研究的领域是理论物理,对当时的中国的实际效用很低,并且事实上当时落后的中国无法在研究上给予他充分的支持。

因此,杨振宁决定留在美国,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所全世界研究者向往的“象牙塔”继续深造。

而这一决定也成为了后来人们质疑他的“纯洁性”的重要落点。

有失必有得,在普利斯顿高等研究所的十七年里,杨振宁迎来了生命中科研高光时期。

杨振宁对物理的热情、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仿佛与生俱来,无法自抑。

在普林斯顿,他延续了求学时期的刻苦、专注的精神,常常一研究起来就不管不顾。

江才健在《杨振宁传》中描写过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合作研究时的场景,“杨振宁和李政道扯开嗓门,并且用手指在空中凌空计算,是许多认识他们的物理学家都看过的景象。”

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讨论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研究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力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推翻了以往的宇称守恒的定理。

这一发现震惊了物理学界,两人在次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两颗冉冉升起的物理学新星。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杨振宁才刚满35岁,而李政道才仅仅31岁。

杨振宁和李政道参加诺贝尔颁奖仪式

这仅仅是杨振宁科研生涯成果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科研成果的大头,决定如今杨老在国际上的物理学巨擘地位的,其实是早年他和米尔斯合作研究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物理学界大牛丁肇中这样讲过:

“提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件事,一是相对论,二是量子力学,三是规范场。”

然而这一理论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物理学界的关注,直到1994年才获得了著名科学奖鲍尔奖后,才为世人所认同,颁奖词对这一理论模型的评价非常之高,甚至将杨振宁与牛顿、爱因斯坦之辈并列。

由此,杨振宁的国际声誉便可见一斑了。

事实上,国人对于这一成就的了解并不多,杨振宁在中国更像是一个低调却实力强大的扫地僧的存在,不如他在国际上的名声显赫。

03 反哺归根

尽管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地位显赫,杨振宁心中却也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那就是愧疚于自己还未对祖国做出切实的贡献,在祖国苦难之时选择留在了异国。

对祖国的挂念日日悬在他的心中,令他彻夜难寐

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杨振宁终于得以回到他日日牵挂的祖国,完成多年未尽的心愿。从这一年开始,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苦岁月中,他默默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大事”。

杨振宁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71年)

首先建立中美学术交流平台,每年接纳大量的学者去美国进修、交流。

然后利用自己的学术声誉和人脉,杨振宁为祖国薅回了大量人才,在他的邀请之下,一位又一位的世界级科学家消除顾虑,回国效忠。

姚期智,图灵奖得主,现在清华的姚班、智班便是在他的牵头之下创立的,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人才,使清华的计算机专业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姚期智在授课

林家翘,国际前沿的顶尖数学家,彼时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是我国的弱项,在他回国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更不用提杨振宁在2003后正式担任清华教授之后,对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授课(2004年)

并且作为科研人员,杨振宁深知资金对于研究的重要作用,为此他费尽心血,竭力筹集了大量的基金,为当时的清华大学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经费和资助系统。

此外,为了建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一百万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还到处奔走参加演讲,为研究中心的建立筹款。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有一次,发着烧,开车去纽约华人城演讲。连友人葛墨林来到家里看望都来不及招待,问了他的妹妹才知道其中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香港的有钱人来了,他急着要赶去要钱,与人家谈。

除了对清华的贡献之外,全国六十多个一流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也有杨振宁奔忙的身影,这些实验室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个所谓的“不爱国”的杨振宁做的。

曾看到一个网友精辟的解读:孱弱的中国不能没有邓稼先,强盛的中国不能没有杨振宁。

经历过满目疮痍、战火纷绕的中国,见证过中外之间无法被忽视的巨大差距之后,杨振宁是真心地希望中国可以越来越好。

正如杨老自己所说的,要改变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在前段时间的百岁诞辰演讲中,他提到了邓稼先在1971年杨老回国访问时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的最后这样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杨振宁百年诞辰演讲

百岁高龄的杨振宁在他的演讲中全程只说了这么一件事,言语恳切而诚挚,没有一词一句讲他的贡献、他的成就、他所遭受的诋毁和误解。

而是真诚地用恍若少年时的语气告诉他一生的挚友:“你看,我懂你意思,我的确是这么做的,我没有辜负你。”

也许,被误解总是表达者的宿命,他深邃的精神与世人之间仿佛隔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那些真正理解和懂得他的声音少之又少。

在一次采访中,杨振宁对此回应道,“我知道网上是有些人对我有种种奇怪的非议,我想这里头有很复杂的成分,我的态度就是只好不去管它了。”

或许,于杨振宁而言,与他在物理世界看到的瑰丽景象和回首望去的一座座知识的高峰相比,这些或有意或无意的诋毁和非议早已无关痛痒。

现在的他依然奔波于物理与生活之间,精神矍铄得不像一个年岁过百的老人,明亮清澈的眼眸一如当初那个在父亲面前立下鸿鹄之志的少年。

参考文献

《杨振宁:清华园里的“大先生”》清华人物 2021 年/9 月/30 日/第 004 版

《物理学的美与真:杨振宁的科学贡献》施郁 COLUMN 科学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