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海空军装备序列的庞杂机型中,轰-6向来被当作“老骥伏枥”的典型,从60年代末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3代技术改进,演化了至少10余种不同型号。在空中强国的轰炸机早已进入超音速、隐身时代的近30年里,轰-6仍然锲而不舍地变换后缀字母,令无比期盼新一代战略隐身轰炸机的广大军迷,颇感心酸和无奈。然而,国内实际上还有一款与轰-6同一时代研制的机型,在发展过程中的型号演进更是眼花缭乱,不仅字母与数字并存、汉字与英文字母并列,甚至最终脱胎换骨,更换全新编号,发展过程的曲折复杂、改进型号种类之多,远超过轰-6,这就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中程运输机运-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轰-6已经演化成为多个型号同时在役的大家族

上世纪60年代末期,正当西飞全力仿制轰-6之际,又接到上级的任务安排,计划在苏联安-12运输机基础上,发展一款国产仿制型号,并将其命名为运-8。1969年初,西飞开始运-8的仿制工程,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奋战后,于1972年2月绘制出全套设计图纸,完成制造技术和工艺的初步构建,随即开始了运-8生产线的调试。

到了1974年12月10日,运-8的01号原型机完成总装,5天之后的12月15,运-8进行首次试飞,01号原型机成功起飞后,在6000米高度完成了约26分钟的试飞,机上各系统均正常工作,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如今还在俄罗斯服役的安-12

此时的西飞,手握轰-6与运-8两款大中型军机,在当时的航空工业内部可谓风头无两。不过,这也导致西飞研发精力被迫分散,技术力量也有些捉襟见肘,为了确保各项目都能顺利推进,同时也为了打造专职的运输机设计制造机构,上机最终另起炉灶推进运-8的后续发展。

在完成首飞后不久,西飞就将运-8的02、03号原型机部件,以及全套技术、部分专用制造设备及装配工艺,全部转交给新成立的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即陕飞),从而开启了运-8在陕飞的40余年发展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飞当时的主要精力在于轰-6

1975年12月,运-8的02号原型机在汉中柳林机场成功首飞。1976年9月,运-8顺利完成全机静力试验,表明其生产结构符合预定设计。1980年2月,运-8正式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运-8的第一款量产型号,被称为运-8基础型,空重约35.5吨,最大载油量约23吨,最大滞空时间10小时50分钟,最大载弹量20吨(与最大载油量不能兼顾)。

此时的运-8基础型,整体性能比起原装的苏联安-12,出现了空重增加、载油量载弹量反而一定程度下降的尴尬状况。这是由于国内当时的飞机制造工艺,相比苏联落后不少,仿制出来的运-8并没有达到安-12的技术水准。但即使如此,在当时大、中型运输机长期依赖进口的情况下,运-8也仍然是空军能够批量获得的最先进型号。

运-8与C-130两种中型运输机对比

尽管运-8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但装备数量并不算多,即使到了10年之后的1990年,总装备数量也没有超过30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空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对空中运输的要求并不迫切,大、中型运输机在空军中依然处于从属地位。运-8当时的主要职责,实际上是承担一些特定环境下的小规模作战任务,生产数量虽然不多,但已基本可以满足当时海空军的需求。

事实上,运-8基础型在服役后主要承担的就是人员运输任务,可以一次性空运9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82名装备齐全的空降兵。在执行运输伤员任务时,可以运载60副担架,能一次性运载60名重伤员、23名轻伤员和3名医护人员,运输能力还算不错。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运-8也由于外部环境和海空军需求的变化,开始演化出一系列改进型号。

空降兵登上运-8准备进行夜间集群武装伞降

首先出现的是被称为运-8A的特殊型号,称之为“特殊”,是因为其诞生的需求非常特别。当时,我国打算向美国采购“黑鹰”直升机,但由于直升机航程较短,仅凭自身不足以完成空军要求的高原试验。陕飞根据上级指示,在运-8基础上改进一款可以搭载美制“黑鹰”进入西藏的型号。在接到任务后,陕飞于1984年10月开始进行改进,将一架运-8基础型的货舱,自31框以后的非受力锥形顶棚,向上提高了12厘米,使得中央翼后的货舱高度达到2.72米,从而保证容纳“黑鹰”的机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送“黑鹰”的运-8A

同时,又将货舱两扇向内收起的侧大门,改成向下打开,并可以作为货物上下的栈桥,解决了“黑鹰”上下飞机的通道问题。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满足了运输“黑鹰”的基本需求。1985年11月,经过改进的运-8A在北京沙河机场进行了“黑鹰”的装载试验和装运试验。同年12月20日,运-8A顺利搭载“黑鹰”进藏,完成了相关高原测试。由于运-8A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因此完成改造的也仅仅只有一架,但为了一项对外采购运输任务作出这么大的改动,也是非常罕见的,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对于引进“黑鹰”的重视程度之高。实际上,在运-8A的发展过程中,陕飞还在进行一项更加重要的运-8改进型号的研制。

运-8无人机运载平台

在1983年10月,陕飞领受了研制一款海上巡逻机的任务,研制的基础平台正是运-8。当时,陕飞根据海军对于航程、雷达、先进电子设备、救生系统、防腐蚀等方面要求,以及迫切需要列装服役的现实,并未对运-8基础气动外形进行太多改进,主要通过换装机载设备,尤其是在机头下方加装搜索雷达,舱内增加新一代导航、自卫告警、红外搜潜、声纳浮标、救生装置、侦察照相等系统,并针对海上的高盐、高腐蚀环境,进行了一定防腐蚀处理。

由于当时部队需求异常迫切,陕飞快马加鞭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超过11000张标准图纸的设计,于1984年底将第一架运-8海上巡逻机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运-8X的改进型号。这个型号于1986年3月至6月,先后前往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执行5架次飞行任务,总航程达17000公里,拍摄了大量的岛屿、水文、海洋、地质照片,得到了使用部队的高度赞扬,也开创了运-8系列在军方实际应用的新局面。

运-8X海上巡逻机,机尾装有相机舱门

在运-8A、运-8X之后,陕飞又发展了专用于民用运输的运-8B型,但由于其原本的军事属性,运-8B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在1984年,陕飞开启了运-8系列的一个重要改进型号的研发,也就是被称为运-8C的全气密型,后于1990年12月首飞成功。事实上,早期的运-8基础型,以及衍生的运-8A、运-8X,机体都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前部的驾驶舱,中部的押运舱和后部的货舱。其中,驾驶舱、押运舱都是气密舱室,可以保证在飞行时提供较为稳定的压力环境,以供操作及乘载人员正常活动,而尾部的货舱则采用非气密式结构,以降低制造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

运-8C长期用作空中运输主力

在这种情况下,运-8基础型在运输人员,尤其是空降兵作战时,由于全副武装的军人身体素质较好、装备较为齐全,在3000米左右的常规飞行高度,即使是非气密舱室也可以忍受。毕竟运-8系列有一定的加温、增氧设施,能够在外界为0℃的情况下保证舱内温度在10℃左右,机载氧气可以供100人使用3小时至10分钟,能够保证载员的基本需求。但一旦飞行高度过高或航程更长,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陕飞在运-8C上,抛弃了运-8基础型的非气密式货舱,将押运舱与货舱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体积更大的气密式货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8C的尾舱门是向下打开的

这不仅使得运-8C的货舱长度,由运-8基础型的13.5米延伸到15.7米,总体积也从137立方米增加到170立方米。并且,全气密式货舱也有利于高空高速运输作战人员,从而潜入对手后方进行空投作战,满足了当时军方提出的新装备要求。自此,运-8早期发展的两个关键分支基本形成。运-8基础型的典型特征在于后部货舱是非气密式结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在运送某些对环境并不敏感的物品时,具有极佳的性价比优势;相比之下,进一步发展的运-8C,主要针对于人员、高精密度仪器使用,以及鲜活货物的运输。

运-8F主要用于民用领域

事实上,在运-8C还处于研发阶段的80年代后期,陕飞就在运-8基础型上,研发了一系列改进型号。其中运-8D是对外出口型号,首个购买国家是斯里兰卡,一次采购两架运-8D,于1987年顺利交付。这宗交易打开了运-8出口的大门,至今已有7个国家采购,外销总数20余架。而在运-8D之后的运-8E,是专供运输无人机使用的无人机载机。至于在运-8E之后的运-8F,是运-8系列中极为关键的一个型号。

中国邮政航空公司运行的运-8F100

进入民用领域的运-8F,最初被用来向中东地区运输国内的活羊,也算是专用的“畜禽运输机”。1988年11月21日,一架完成改装的运-8F搭载了223只活羊,顺利完成了从乌鲁木齐到喀什机场的运输任务。到1994年12月取得生产许可证正式定型时,运-8F最多一次性运输550只活羊,从而满足了将活羊送往中东的设计目标。由于运-8F在民用领域发展得非常顺利,因此陕飞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衍生了多个改进型号。

委内瑞拉装备的运-8

第一个改机型被称为运-8F100,搭载了一整套民用导航、飞行记录仪表、交通管制及通讯设备,在1996年正式取得生产许可证,是中国邮政航空公司的骨干机型。从1997年到2004年,前后共有5架运-8F100进入航线稳定运营,累计起降17900个架次。相比之下,运-8F200可以视为运-8F100的气密改型,应用运-8C后部全气密式结构,主要用于鲜活货物的运输,同时也具备改为军用型号的能力。2003年10月,两架运-8F200成功交付坦桑尼亚。在运-8F200之后,陕飞又应用新型航电系统,对其进一步优化,诞生了被称为运-8F400的新型号,延续了运-8F200的气密式结构,但得益于先进的航电系统,机组人数由5人减少到3人。

运-8F400改为三人驾驶体制

事实上,除了运-8F系列民用机型的改进外,在90年代末期,陕飞还在运-8基础型和运-8C基础上,发展了被称为高新系列的大量电子战机。由于这一系列军机的用途和名称较为复杂,很多时候见诸报端的高新系列军机让人感觉眼花缭乱。

首先诞生的,是被称为运-8J的电子警戒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用来保证对海上方向的警戒、监视,并向其他平台传输相关信息,可以认为是国产预警机的雏形。在这之后,是被称为“高新一号”的战场监视机和“高新二号”电子侦察机。

在早期,外界一直以为这三款以运-8为基础改进而来的电子战机,都使用运-8C气密型号,如此才能保证使用的高精度电子设备、搭载的操作人员,在气压温度稳定的环境下工作。但随着这三款高新战机的不断现身,外界发现竟然是早期运-8基础型的非气密结构,这种令人诧异的设计,随着官方消息的进一步披露,最终得到了证实。

运-8衍生的高新四号电子战机(戏称腮腺炎)

在运-8从基础型向运-8C转变时,由于运-8C的预期定位,是一款赴战区进行高空投送的战时型号,需要面临较强的防空火力。因此,陕飞在扩展其气密舱体积的同时,将运-8机身下的三个油箱也取消了,以避免出现空中飞行时油箱被击中爆炸的情形。这使得运-8C系列的载油量明显下滑,航程和滞空时间都明显缩短。而在研发运-8J等三款战机时,军方对于其滞空时间又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在运-8C不能满足滞空时间这项最基础需求的情况下,陕飞被迫使用运-8基础型这个老旧平台进行改进,至于操作人员,则尽量安排在2.2米长的押运舱。这种方式实现了设计目标,却影响了最终的作战效能,但从当时看,已经是无奈之下的最优选择。

被“御用摄影师”拍到的运-8J海上警戒机

面临这种尴尬的状况,陕飞也不断对运-8C进行改进,修饰了机身后部,拓展了机内空间,对油量不足的问题也通过机翼油箱的方式解决,最终出现的运-8C衍生型号,成为之后“高新三号”电子干扰机、“高新四号”指挥通讯机,直到“高新七号”心理战机等型号的平台,在航程、滞空时间及气密性设计上,基本满足了军方的需求。

至此,运-8算是发展形成了军用运输型(运-8C系列)、民用型(运-8F系列)、高新电子战机三个系列。这三个不同的应用分支之下,又有各个具体应用领域和性能不同的二级分支,各个型号的命名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其外部特征却又极为相似,令外界很难准确识别。

可以认为空警-200是运-8J的终极加强型

但毋庸置疑的是,运-8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证明了这个平台的适应性堪称优秀。在外购伊尔-76数量不足、运-20尚未腾飞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运-8一直是海空军最可靠的空中平台。当时间进入2005年之后,陕飞在运-8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全新改进,上述三个分支也分别迈入了更高的技术状态,而运-8的命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限于篇幅,关于运-8的发展就撰文至此,关于其最近十几年的升级演化,将在下一篇文章全面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