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大珩[héng]

光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

于2011年7月21日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走进科学家 | 两弹元勋王大珩:放弃博士学位,只为能站在技术最前沿

灵慧初显 稚童负众望

1915年,王大珩出生于日本东京

母亲给他起名为小膺东

幼儿时期

母亲周秀清有意识地教小膺东识字

到4岁时,小膺东已能识得1000多个汉字

父亲觉得儿子是个可造之才

便在小膺东5岁那年送他去学校接受教育

并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王大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与父母弟妹合影(后排右一王大珩)

从小学到中学

王大珩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

在父亲的指导下

王大珩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青年时代的王大珩

心系报国 青年渡重洋

1932年高考时

王大珩以南开大学理学院第一名

青岛大学第一名

和清华大学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

被这三所大学同时录取

王大珩毕业于清华大学

王大珩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来到清华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他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名额

前往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

成了一名光学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合影(前排左一为王大珩 )

取得硕士学位后

王大珩前往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进行玻璃的光学性质研究

然而在1942年

为了学习制造光学玻璃的真正本领

他毅然放弃了在读的博士学位

应聘到昌司玻璃公司

做了长达五年的实验物理师

王大珩在英国留学期间

1948年4月

王大珩辞去昌司玻璃公司职务

放弃英国优越的条件

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白手起家 道路阻且长

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应用光学领域一片空白

王大珩带领团队

先后熔炼出了第一埚光学玻璃

建立了一系列仪器制造设备

试制成功了“八大件”和中国第一台光栅刻划机

建立了多层膜制备技术

50年代,王大珩在长春光机学院给学生上课

那时,西方世界对我国进行了全面封锁

因此,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而言

王大珩带领光机所研制出的每一件仪器

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那时,在中国的科学界、光学界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缺什么东西找王大珩”

这就是王大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所处的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王大珩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测设备

为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

氢弹试验、人造卫星上天等

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

王大珩所主持研制的光学仪器

成功采集到核爆区域的一手影像资料

为今后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当时,为了避免受到核辐射

核冲击波、放射性沾染的威胁

所有人员必须在爆炸点60公里以外的地方

不可能有任何人

在如此近的距离下

拍出如此逼真的影像来

这些影像是来自一些特殊的摄影仪器

它们就布置在离核爆点很近的地方

可以在强烈的核辐射环境下快速拍摄

那时,不论出多高的价钱

没有人会卖给中国这样的设备

1999年,王大珩获得

国家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以表彰他在发展“两弹一星”中

作出的卓越贡献

1999年,王大珩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振兴中华 智者啸东方

1986年3月3日

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四位科学家联名

给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写了题为

《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的一封信

不久,国务院组织专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论证

并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这便是举世瞩目的“863”计划

863计划倡议者(自左:陈芳允 王大珩 杨嘉墀 王淦昌)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王大珩就具有远见地考虑工程技术

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1992年4月

王大珩与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

以及罗沛霖六人联合署名

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

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

王大珩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并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在工程院的发展中继续倾注心力

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2年4月,王大珩与张光斗、师昌绪等联名向党中央提出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

他心系空天

满怀爱国热忱

以振兴航空工业为己任

认为不能在大飞机的发展中“受制于人”

尽自己的力量

敦促“大飞机”在中国立项

2017年5月5日

我国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

昂首冲入上海浦东机场上空厚厚的云层

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商用干线飞机圆满完成空中首秀

王大珩心愿得偿

2000年11月21日王大珩考察上海飞机制造厂在运10-飞机旁

鉴于王大珩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

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将17693号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2018年,王大珩作为“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王大珩星的运行轨道

一颗星

是一种精神在宇宙中永恒的留存

王大珩所倡导的科学精神

亦将代代相传

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王大珩院士于2011年7月21日逝世

他在光学专业领域

在促进国家科技发展上

作出的贡献不会消散

他探索科学奥秘

致力科技报国的执着精神

永照人间

来源 | 中国科学家、我们的太空

微信公众号/科普熊猫

抖音号/科普熊猫

新浪微博/@成都科协

今日头条/成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