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 2021年底,北京寒冬的一个周日下午,孩子们聚集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附近的社区小广场上,正在进行一场义卖活动。冬日的暖阳照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

他们是来自呼家楼中心小学二(9)班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把闲置的书籍、文具、玩具、衣物、绘画作品等拿到小广场来摆摊义卖,所得义卖款准备捐助给千里之外大凉山里达祖小学的小朋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双减”之后,呼家楼中心小学二(9)班的家委会组织的一次课外公益活动,几乎全班的小朋友们都参加了。在一个周末,聚齐全班30多人,这在“双减”之前几乎不可想象。

一个微小而平凡的公益实践

温暖的阳光照在呼家楼中心小学附近的社区小广场上,二(9)班的30多位小朋友们支起了30多个爱心小店,撑起了一个热闹、火爆的小型跳蚤市场。爱心小店的义卖物品种类繁多,玩具、书籍、学习用具、小工艺品等等应有尽有。孩子们化身为小小销售员、推销员,使出十八般武艺,热情地吆喝、推销自己的义卖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或许还不太确定义卖到底是什么。一个孩子说,是帮助远方的小朋友。另一个孩子在旁补充说,“我们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我们。”

孩子们的帮助对象是在2000多公里以外的四川省凉山洲泸沽湖镇木垮村,达祖小学教室的窗外是美丽的泸沽湖与格姆女神山。与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形成反差的是,相对贫困的家庭和不那么重视教育的氛围……20年前,达祖小学曾因资金紧缺等原因而撤校,后经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成为了农村公益教育的典型。那里的孩子们需要社会的捐助,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我给孩子看了达祖小学的视频说,你现在所拥有的这些,是远方的小朋友所缺乏的,你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帮助他们吗?他很开心地说愿意,然后去整理自己的旧物。”一位男孩的家长说,这是让孩子打开视野,认知世界,并了解差异的方式。

这场义卖活动,孩子们所得的义卖款共计2464元。根据达祖小学的捐助需求,义卖款分为两笔捐出:其中一笔964元捐助达祖小学用于办学;另一笔1500元捐助给达祖公益基金,定向资助当地一户贫困家庭的初一女生,作为她一学期的学杂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额不多,但孩子们的努力为他们带去了希望。”义卖活动的组织者、家委会委员税翎说。“宝贝们都好认真和开心地在登记每一笔款项,很令人感动。”在一旁拍照的税翎眼睛湿润了。

这是一个微小而平凡的公益实践,孩子们参与解决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并在其中收获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虽然微小,但足以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埋下爱的种子。”一位女孩的家长说,她为此感到欣慰。

双减”之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双减”之后,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是学校和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二(9)班班主任魏欣表示,立德树人,培养真实而完整的人,让教育返朴归真。这是双减之后追求的目标。

让“教育回归本质”是近些年呼家楼中心小学一直在倡导的教育理念。

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同时是PDC教育联盟的倡导者与发起者。她在2015年提出PDC(项目,Project;驱动,Driven;生成,Creation)实践育人理念和项目群的构建与实施,倡导让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真实而完整的人。

“双减”之后,这一教育理念在呼家楼中心小学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魏欣看来,这次由孩子主导的家庭义卖活动,也是孩子们乐在其中的德育课堂,是PDC的生动实践。

一位家长分享说,“真是太开心了,不只是孩子开心,我们也跟着开心,守着自己的摊位,开心地吆喝着。”

这堂德育课的意义蕴含在每一个细节中:孩子们整理旧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取舍;闲置物品得以循环利用,让孩子们学会了环保和节约;义卖款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当然,最让老师和家长们感到骄傲的是: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善意。“通过这次义卖,他们懂得了分享,懂得了传递爱心,懂得了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分享或是关爱,这是学校和家长引导孩子们处理自己与社会其他人关系的应有方式。

义卖活动结束之后,二(九)班的家长们商量着计划长期定向资助那位初一女生。他们相信,有一天,孩子们终会明白:平凡的事,团结一心坚持做,就是不平凡。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什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