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老家是沛县,和他一起起义的大部分人都是他的老乡。

这些人在秦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职业的,或者当的都是小吏。但是,刘邦在建立大汉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是治国大才,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看看刘邦的老乡,都有那些人?还有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何起义前在沛县当县长秘书,他的起点本来就不错,是刘邦的老乡中起点最高的一个。在刘邦起义的时候,萧何投奔了刘邦,并且被刘邦重用。

他在刘邦起义的过程中,萧何为刘邦补充士兵、粮草辎重,帮助刘邦治理大后方。为刘邦建立大汉,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在大汉帝国建立之后,他被刘邦视为“汉初三杰”。

大汉王朝建立之后,萧何又被刘邦推举为大汉的丞相。正是在他担任大汉丞相的期间,恢复了汉朝的国力,让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的。

萧何之所以是治国大才,这和他本人的素养以及工作经验有关。

萧何在起义之前,当沛县县长秘书的时候,把沛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每年秦朝评选优秀员工的时候,萧何都是全郡第一名。他的这种才能,刘邦也是知道的。

所以,刘邦让他治理国家,正好发挥了他的治国才能。

曹参起义前在沛县只是一个小小的狱吏,刘邦起义后加入到了刘邦的阵营。在刘邦的老乡中,他是战场上杀敌最多的一个。

大汉建立之后,评选第一个功臣的时候,士兵都推举曹参是第一,可是刘邦非要把萧何评为第一,就这样曹参只好位居第二。

刘邦之所以把萧何评为第一,就是为了让他当宰相,继续为自己治理国家。

那么第二名的曹参去干什么去了呢?

大汉建立之后,刘邦把儿子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肥的宰相就是曹参。

曹参到了齐国之后,为了把齐国治理好,他遍访名仕人才,最终,选择了黄老之道。把齐国治理的十分的富庶。

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被汉惠帝调到了中央,去接替萧何的丞相职位。

曹参还是继续使用萧何的那一套治国理念。使汉朝的历史车轮又向前推动了一步。

曹参之所以成为治国大才,就是因为他不断的学习能力,以及任用贤明的人辅佐自己给自己出谋划策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哙起以前是个杀狗的屠夫,也是最早加入刘邦起义阵营的人,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那就是他和刘邦是连襟,两个人都娶了吕公的女儿。

樊哙也是一名战场上的骁将,其一生最为可圈可点的战役,是他在鸿门宴上,替刘邦解了围,让刘邦免遭了项庄项羽的屠杀。

樊哙之所以在大汉的建立过程中,能够建功立业。可能和他日常的工作有关,反正不管杀狗还是杀人,他都很熟悉,也很勇猛。

在大汉建立之后,他被封为了侯,为刘邦治理一片土地。

樊哙在大汉建立之后,虽然没有像萧何和曹参那样被刘邦重用,但是,也算不错的一个。毕竟他是十分典型的一个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