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克服繁琐问题时的不耐烦,平和地影响孩子。

——萨姐

作者:夏小雨

01

儿子期末考试完了,成绩不太理想,看着儿子的作业本和测试卷成绩,我真的是有些欲哭无泪。

字迹潦草,计算不正确,单词不会写,作文逻辑不清楚,这......这还能行?

于是,我开始了每天晚上陪读的“艰苦生活”,希望能尽快的把儿子的成绩提上来。

可是,时间花了,辛苦也付出了,却毫无效果,儿子的成绩依然还是在班里的中下游。

从一开始的耐心讲解,到后来的大声斥责,要不是那天老公在旁边劝解,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从前那么温柔细心的我,竟然变得失去耐心了。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长都反复上演:

你怎么回事,妈妈和你说了多少遍了,就是不听。
你自己看会电视去,妈妈有点事情忙。
怎么又要下楼玩?不是上午刚去过?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父母一手要承担生活的重压,一手要托举孩子的成长,在无限的忙碌与焦虑中,耐心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品。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投射”,是指我们在生活上的种种不如意、不公平等情绪,都会投射到别人身上,借着语言暴力的形式,得到发泄。

被“投射”的孩子,心中的伤痕一点一滴的堆积,直至深入骨髓。

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健康明朗的童年环境。

当我们对孩子不耐烦时,要想想这三句话。

02

不是孩子不好,只是我们有不断提高的期待

印度导演涅提·蒂瓦里的新作《最初的梦想》一上映,就引发了热议。

影片的开头分外的沉重,高中生拉加夫无法承受高考的失利,从阳台上纵身跃下,生命垂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无法面对父亲的期望,无法面对自己未来的路;他别无选择,只有决然的告别。

拉加夫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和爸爸帕塔克相依为命。

爸爸对他给予了厚望,每次考试后,爸爸总是会对他说:下次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爸爸的高压下,拉加夫每天要学习18个小时,他的生活中,没有娱乐,没有友谊,有的只有念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达不到的期待。

不少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许,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

孩子考了第一名,我们又希望他们能考更到更多的第一名;
孩子们在竞赛中拿了奖,我们又希望他们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孩子的成绩好了,我们又希望他们有活跃的思维、流畅的文笔、脱口而出的语言功力。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但其实,我们往往把他们变成我们期待的载体,用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年幼的孩子。

而孩子们一旦偏离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的情绪就会失控,我们就会不耐烦,会发火。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父母的高期待,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最高赞的回答是:会把孩子压成平庸的废材。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超限效应”,说的就是因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过高的期待不仅会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同时还会磨灭孩子的生存意志。

心理学实验表明,只有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才能证明他的“存在”,而这个人如果完全按照别人的意志活,那就会失去了自己,如果他始终都没有真正的做自己,就说明这个人从来没有活过。

很多时候,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根结就在于,我们为他们设定了太多太满的期待。

03

不是孩子不对,只是我们内心有太多的焦虑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容忍度就会很低。

喊孩子来吃饭,他们专注的看动画片没有听到;该睡觉了,孩子却依然蹦蹦跳跳玩的正欢;给孩子做好了饭菜,他们却说“不喜欢吃青菜”,这些时候,我们就会容易火冒三丈。

可是,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这些明明都不是事儿啊。

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承接了我们的负面情绪,成为了我们的“情绪垃圾桶”。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焦虑传导的倒挂”。

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焦虑的传导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困惑,他们将情绪传导给父母。父母则应该做孩子的“情绪容器”,接受并化解坏情绪。

而不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焦虑的传导顺序是倒挂的:父母积攒的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时,就一股脑的将坏情绪全部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年幼的孩子来承接。

那些无法传导焦虑的孩子,最终,只能伤害自己。

我的一个好朋友前一段时间在郊区买了一个小房子,离单位很远,上下班要转四趟地铁。

但她说:我就是想要一个安静的家。

她的原生家庭充满了争吵和矛盾。

爸爸的怒火,妈妈的眼泪,成了她记忆中抹不去的伤疤。

因为妈妈的情绪极不稳定,她从小就对妈妈敬而远之,从来没有体会过“撒娇”的幸福。

学习上遇到问题去问妈妈,妈妈如果心情好,就会耐心的一遍遍的给她讲,直到她听懂为止;

要是情绪不佳,妈妈就会愤怒地把作业本扔得很远: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真笨!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孩子一出生就会在心理上依赖身边重要的、独一无二的成年人,这个人通常是妈妈。

如果孩子失去了妈妈的关注,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不同的心理阶段:放大动作、抗议、绝望,如果他还是看不到母亲的回应,慢慢的,他就会逐渐变得疏离,甚至自闭。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看到自己,并用自己的视角去认识自己、解读世界。

如果孩子看见的永远是家长的焦躁和坏脾气,那么孩子就会将这种情绪折射到自己身上,他们会认为一切的问题根源都在于自己,就拼命的否定自己,无法建立对自己完整的认知。

年幼的孩子,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很不幸的承接了妈妈的坏情绪。

04

不是孩子不优秀,只是我们无法放下对完美的执念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能够养育出一个乖巧的、听话的、懂事的孩子。

希望孩子自己能够早睡早起,自己收拾书包,自觉做好作业,认真复习预习,帮父母做家务,和小朋友和平相处......

否则,我们就要在疲惫的工作之余,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问题,帮他们纠偏。

遇到孩子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怒火”和“咆哮”去解决,孩子最终并不会记住问题本身,相反他们记住的只有我们的坏脾气,以及他们内心流逝的安全感。

很多时候在我们责怪孩子们做不好时,可以觉察一下: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的眼中也一样是一个虽然满身缺点却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就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儿子傅聪小时候,淘气坐不住,练琴的时候,一边弹琴,一边在看《水浒》。

傅雷在楼上听到琴声不太对,就下楼一看,顿时生气了,上去就给了儿子一拳头。

傅聪的脸上至今还留着一道疤,那是小时候,因为他不专心练琴,父亲朝他丢瓷盘造成的。

傅聪长大后,谈及“子对父”情,他的心中依然是五味杂陈。

对父亲,除了爱,他还有更多的“怨恨”。

傅雷也承认:傅聪其实并不完美,他身上的很多缺点,都证明了我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成功。

他坦诚的对儿子说:孩子,我在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只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

养育孩子绝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用自己的触觉探索世界的过程,是孩子非常可贵的成长印记。

孩子的不断犯错、不断修正,是很正常的现象,“完美”其实只是家长的一份执念。

那么,做一个“完美”的孩子真的就好吗?

有人说:我宁愿做一个真实的人,也不要做一个完美的人。

因为很多心理问题的源头就是强行趋近于完美,为了做的更好,他们往往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长期下去,他们的心灵就会遭遇各种问题。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攻击”

为此,有专家直接指出:家长不要期待着孩子太过完美,更不要把完美当作成功的标准。

放下执念,放平心态,对孩子少一些不耐烦,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05

为人父母子女,是难得的缘分,更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不可否认,天下的每一个父母都是深爱孩子的,他们愿意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孩子,只愿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只是很多时候,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他们当作我们情绪的承接者,无条件的承接着我们的所有坏情绪。

然而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和地,无论父母怎么吼叫他们,责备他们,他们都会原谅我们,都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尽力的保护我们。

他们的爱,简单而纯粹。

而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应该深厚而无条件。

《小偷家族》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真正爱你的人,绝不会狠狠的殴打你,他们会像我这样,紧紧地把你搂在怀里。

请好好的抱一抱那个纯真的孩子,少一些怒气,多一些和气,生活才能多一些福气。

点亮“在看”,大家一起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