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谛林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根据工信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内容可知,我国提出了到2025年国产机器人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事实上,当下国内部分企业在相关技术上就已经实现突破,例如嘉腾。该公司推出的中国首台差速20吨AGV驱动单元中,驱动电机和减速器不仅为该公司自主研发,而且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被西方封锁30年

上述成绩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而言已经实属不易,毕竟受到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被西方封锁了长达三十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德国、美国、日本这三大发达国家长期统治着全球机器人市场,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借助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几乎主宰整个高端制造业。

而日德两国机器人企业垄断全球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于掌握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这三大核心部件。

受此影响,即便我国开始对工业机器人展开攻关,也在上游精密部件上高度依赖海外进口,这使得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每年都会支出高额成本,很难实现规模效应。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还要一直保持警惕,生怕某一天海外对中国市场断供减速器等核心元器件,进而令自身损失惨重。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从日德企业手中夺回主动权,不少中国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始自主研发机器人核心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产工业机器人翻身

据笔者了解,在2009年我国便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产业,不少中国企业顺应局势,成功打破了海外垄断,在许多核心零部件上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除了前文中笔者提及的嘉腾公司之外,卡诺普、佛山隆深等都是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追上国际脚步的先锋力量。

例如卡诺普,该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经实现了所有控制器、驱控一体技术以及机器人本体结构的自主研发设计。

而佛山隆深则采取错位竞争战略,从氢能入手,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从厂房规划到电堆成品下线的整线自动化方案。

另外,1月14日北青网消息,根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透露,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经覆盖到汽车、电子、轻工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种类。

蝉联8年全球第一

更令人骄傲的是,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国。

在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的密度更是达到了246台/万人,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由此可见,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强势崛起,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在迅速升级,而机器人产业的升级迭代,也在反推中国制造业从大变强。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工业革命4.0时代到来之际,工业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密不可分。

不过,中国机器人产业毕竟起步较晚,技术和经验积累不足。虽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经实现了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但相比进口设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此,王卫明也表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关键零部件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

而且,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技术上相对弱势的国产机器人,就需要从价格以及成本方面入手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很容易导致国产机器人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即便基于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利润上也会比进口机器人差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工业机器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业内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可目前国内非常欠缺这类综合性技术人才,所以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写在最后

不过,好在目前国内已经成功打破日德巨头的垄断,尽可能摆脱了被卡脖子的命运。

再者,工业自动化流水线也在逐渐普及,人才培养体系也会随之更加完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前景来看笔者对中国机器人产业以及整个工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