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在什么时候,开始获得能形成可靠战斗力的自用二代机?”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

此处的所谓“可靠战斗力”,以飞机故障率和维护性达到可接受水平、机载设备(比如火控雷达)相对完备、拥有较可信赖武器(比如空空导弹)系统作为标准。

歼7系列严格意义上满足上述标准,要到90年代中期完成与霹雳-8的匹配之后;歼8系列要到2005年之后,才完成与霹雳-11和霹雳-12的匹配。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现在还有很多歼7、歼8的后期型号在服役;不是因为寿命长,而是这些型号的实际交付,其实和歼十、歼11A(国内组装的苏27sk)是同期的,机龄都不大。

实际上国内现在但凡像点样子、稍微拿得出手的先进装备,其设计理论、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所需能力的基础,几乎全部都是改开之后才开始获得的。有极少数是例外,比如斯贝发动机系列;该项目的引进谈判,使中国早在1970年,就得以从英国获得钛合金叶片的精密锻造技术。

这使得国内型号发展,从二代机的补课、三代机的研制到四代机的预先探索,至少从70年代末期到2010年代中期之间的在时间线上,不存在普遍性的、严格遵循“先来后到”的自然发展过程,而出现了大量的重叠和并行发展,局面其实颇为混乱。

比如国内相当多原本属于不同技术时代型号的发展,往往是混杂着不同国家、不同渠道的先进基础技术输入来源,同期并行推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8系列、歼10系列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数字化的先进机载多普勒火控雷达,半主动中距导弹、主动中距导弹,这些关键设备和武器的基本成熟,都集中在了2004-2008年左右。

这就是国内现在二代机、三代机、五代机同时大量服役的原因所在。不过由于二代机普遍寿命不长,而且在未来也缺乏延寿价值,因此在未来服役的数量将会迅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