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经费,而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外,最多的还是依靠社会捐赠及校友捐赠,越是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就容易“被捐赠”,因为相对而言,名校的校友更容易创业成功,积累更多的财富来反哺母校;同时校友捐赠额度及次数也是世界高校排名的重要核心指标之一。

在众多985高校当中,捐赠武汉大学的新闻相对是最多的,比如去年8月份,泰康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就向武汉大学捐赠10亿元,成为武大建校以来最大一笔捐赠;10月小米创始人雷军向武大捐赠1亿;12月,美国华裔企业家黄春华向武大捐赠2.55亿元,成为武大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当代集团艾路明也捐赠1亿元用于武大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日前,武汉大学因为捐赠事宜又㕛叒上了热搜,某位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的匿名老校友向武大捐赠7800万元,成立“余先觉生命科学教育基金”,向恩师余先觉致敬(余老是我国著名鱼类专家,1935年就毕业于武大生物系,1949年国外拿到博士学位);同时用于支持武大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年计划支出400万,支持生科院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人才引进及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对于纳入信息库中的困难学生,资助4年学费;该笔捐赠是武大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匿名捐赠。

据了解,这位匿名校友是余先觉教授早期学生,在去年11月就已经联系武大且提出了捐赠想法,但那时都不知道捐赠额度会达到7800万元;出于对捐赠者的要求,校方并不能公布他的相关信息,只是根据基本信息推测,这位老校友年龄在60岁往上,职业是教师或科研人员,此7800万捐赠基本上就是他这一生科技转化而来的经济成果;这等举动,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族和国家若要崛起,那文化肯定是先行;而武汉大学人文底蕴的厚度,并不是这座城和这代人的厚重,而是一代代珞珈人倾尽心血传承而来的;有的武大校友就打趣道“每一名武汉大学毕业生的梦想就是向母校捐一座楼”。这或许就是武汉大学的魅力及实力所在——身不能至,心已往之。

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期待关注,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