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是全国仅有的几个无“县”的全域省级市,经济实力仅次于上海。2021年经济总量成功突破4亿,使首都之城有脸有面有尊严。
当然,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17个区(含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功劳。这些区面积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经济实力也有强有弱,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根据2021年北京市经济统计数据来看,17个区可以分为4个梯队,每个梯队代表着一种风景——
第一梯队:GDP均超5000亿,均位列全国经济十强区
第一梯队数量较小,仅有3区,但经济实力大得惊人。这些区,2021年GDP均超5000亿,均位列全国十强区;如果和全国的市(省、地级)相比较,全部可列全国经济50强市。从各区来看,也各具特色,海淀区是全国高校教育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集聚区,中关村名片全国闻名;朝阳区是北京的CBD,全国商业和世界500强企业集聚区;西城区是国家行政机关和金融企业集聚区,金融街是西城名片。
其中,海淀区2021年GDP高达9500亿,离突破万亿仅有一步之遥。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浦东。虽然与1.45万亿GDP的上海浦东开发区距离还很大,但2021年的成绩可喜可贺,一年净增1,000亿是北京市基数最大,增速最快的区。
朝阳区经济总量仅次于海淀区,一年净增500个亿,当然比起海淀区域相对比较弱,但也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在全国各区中居于第三位。西城区2021年GDP5,300亿,如果和全国所有的市来相比,可以排进前50名之内。
第二梯队:GDP处于1000亿、2000亿、3000亿等3个级别,含盖北京7个区。
第二梯队是北京四个梯队中数量最多的区,基本包括北京除海淀、朝阳、西城等3大区外的中心城区以及城郊结合型区。这些区2021年GDP处于1000亿级、2000亿级和3000亿级等3个层级。
其中,东城区实力最强,2021年GDP达3,200亿,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可谓新年又上新台阶。亦庄继续保持行稳致远的态势。
与东城区一样,顺义区、丰台区也首次突破2,000亿。这两个区,一个为多年占据北京第一的城郊结合型区,主要支撑力量是“北京汽车集团”;丰台区属城六区,丽泽商务区的启动和加速发展是该区2021年突2000亿的主因之一。
大兴、通州两区GDP首破1000亿大关。对于这两个区的破千亿,业界人士认为,大兴主要依靠生物医药产业的力量,疫情是推动主因;通州区得益于北京副中心的启动和加速发展。
昌平区继续保持千亿水平,不过,不少人觉得凭借100万的流动人口和沙河科教园(大学城)的运营取得这么点经济成绩似乎说不过去。
第三梯队:两大没脸面区,两座无奈“大山”
在北京,有这样一种说法,两大没脸面区不值得说,两座无奈大山懒得去搬。意指北京两个区,一个为石景山区,一个为房山区。这两个区2021年GDP均低于1000亿,由于与其它5个GDP低于500亿的区尚有较大距离,所以独立成第三梯队。
其中,石景山区是六大中心城区之一,因首钢而兴,也因首钢而衰,人们似乎已经忘记它还是正牌的中心城区。2021年,得益于冬奥会的举办,使该区GDP迅速接近1000亿。
房山区是北京市4个城郊结合区之一,地铁房山区的开通和房山大学城启动曾使房山经济疯长过一阵子,不过终究因山区占比过高只能在城郊结合型区中排位老末。
第四梯队:5个远郊区,延庆、门头沟经济总量等同于普通县(市)
第四梯队主要是GDP处于500亿以下的区,是北京市17个区中经济总量最低的一批。包括全部的5个远郊区。
其中,怀柔区最高,2021年GDP达435亿。之所以能在第四梯队中充当老大,主要得益于会议经济和旅游经济。雁栖湖会议中心和温泉度假区是该区的名片,近年来众多全国性的会议及北京市级的会议皆选择在此地举行。
密云、平谷两区2021年GDP均处于300亿级水平。也就是说,相当于全国经济强县的水平。平谷为首次突破300亿。
门头沟、延庆两区2021年GDP均处于200亿级,这两个区均为北京市承接河北的出口,皆是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较恶劣。延庆属首次突破200亿。这两区仅相当于全国一个普通县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