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袁帅 广东佛山顺德报道

以“村改”为突破口,顺德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城乡发展格局、基层治理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公共服务格局,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顺德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近年来,顺德区委、区人民政府以“村改”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城乡发展格局、基层治理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公共服务格局,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顺德之路。“十四五”期间,佛山市顺德区将以“中小城市全域国际化标杆”这一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顺港澳产业协同发展

紧扣“中央要求、港澳所需、顺德所能”这一要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以广东省推进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顺德港澳城”)为抓手,不断提高站位,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布局建设对接大湾区资源的载体,从而扩大、深化对港对澳合作,助推顺德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2021年2月,标志着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即顺德港澳城,以下称“合作区”)正式纳入全省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的《佛山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建设方案》正式印发。广东省给予合作区建设13项政策支持,这是对顺德参与大湾区建设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打铁还需自身硬,顺德也在不断扎实推进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规划建设集工业设计集聚、数据应用开发、质量标准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研发服务、湾区创新协作等六大功能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并与上海市静安区签订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互认互通协议。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科技服务(广东)站等约40家知名检测认证、数字化服务、科技服务等机构已进驻园区。同时,顺德临港经济区已启动建设,并顺利开通韩国直航,与深圳结成组合港,创国内二类口岸“外贸直航”先例,同时新港获批全市第二个市场采购贸易指定申报口岸。临港经济区的建设将为顺德产品出海提供更为便利条件。

始终坚持项目引领的顺德区正在引资源、促合作,联合开展一批港澳产业项目。目前,开源芯片产研城首期46亩用地已成功出让,2022年将提供超11万平方米的芯片产业研发及办公载体。开源RISC-V架构纳入《广东强芯行动实施方案》,助力解决制造产业“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据佛山市顺德区发展和改革局、顺德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邱国盛介绍,港澳企业的聚集效应已在顺德区逐步呈现,其中新能源汽车小镇最为突出。目前已进驻的港澳企业和社团合共18家,其中港澳企业15家,港澳社团3家,涵盖环保科技、光电传感、软件管理和建筑建材等多个行业领域。同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与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建立的粤港澳(顺德)中医药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实验室基本投入使用,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联合澳门发展及质量监测研究所也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实验室。

科研实验室离不开青年教育、双创交流,聚焦港澳青年发展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顺德区不断完善港澳青年在顺德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和便利举措,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顺德就业和生活。针对港澳人士回顺创业考察需要,港澳台交流促进中心专门提供一站式免费办公、商事登记、财税咨询、政策宣讲、互动交流等公共服务,便利港澳人士回顺创业。港澳台个人住房信息查询等6项政务服务更可通过“湾区通办”顺利接入澳门自助智能终端服务系统,真正实现顺澳两地跨境远程办。截至2021年9月,中心接待港澳青年1600人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也在相继落地兑现。记者从顺德区大湾区办了解到,现行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扶持(试行)办法涵盖场租补贴、重点项目资助、就业补贴、住房补贴、跨境交通补贴、聘用港澳青年奖励等六大类,最高补贴可达100万元,目前已开展两期港澳青年租金扶持补助申报,第一期拨付金额达17万元。

此外,顺德区大湾区办联合顺德创新创业公益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和创空间项目也已启动建设。项目重点针对深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契合顺德雄厚产业基础,提供成果落地转化的创孵空间,并紧盯人工智能、智能家电、大数据等产业方向。2021年4月,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顺德合作中心)顺利落户。陆续开展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证书培训、澳门知名酒店(金沙与美高梅)实习、美高梅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等活动。旨在发掘优质港澳创业项目,吸引参赛港澳团队或企业落户顺德港澳城的首届创业顺德港澳专场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报名团队达35个,包括香港静音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

以水美城、兴城 建设生态文明格局

“顺德到处是水光接天,碧波荡漾……”《顺德的水》一书中这样写道。作为岭南水乡的代表,桑基鱼塘的摇篮,顺德205个村庄里绕村水道总长不少都是超过10千米,部分村庄的水道总长达30千米。由此,无论是从文化发展、居民生活还是地域形象推广,水资源对于顺德来说都是重要的一环。刚刚落幕的佛山市顺德区两会更是提出,要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大会战,全面改善水质。

如何“以水美城、以水兴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广辉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今天的顺德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先行示范”为目标,重塑水韵凤城魅力,打造美丽中国标杆,顺德将按照佛山市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的水环境系统性综合治理思路,开展水环境治理大会战,全力保障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同时,坚持“流域治理+一河一策”相结合,有序推进顺德区“七大联围”水系等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整治黑臭水体,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在巩固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的基础上,力争2025年底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为了落实顺德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战略部署,助力顺德区域形象推广,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11月起开始启动乡村水道文化调研活动。对此,调研组的本土学者李健明表示,“现在走乡村,能让我们重新理解顺德的发展脉络以及人文思维。”李健明表示,“顺德十个镇街大部分被水环抱,通过水道理解顺德,是回归原点去理解这个地方,可能让这个地方走得更远。”据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启新介绍,调研组将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访顺德四条水道沿岸的80多个村落,通过口述历史的记录和整理,能为乡村的文化传承留下一些东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走访了解乡村的最新情况,为下一步政府部门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顺德也在以“村改”为突破口,推动高质量发展,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借助“村改”的事权下放和创新改革这一机遇,顺德以村级工业园为抓手先行先试,深入推进环评审批改革,强化“三线一单”和区域规划环评宏观管控,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单个项目、企业向区域性统筹协调考虑的方向转变。同时,推进环评审批审查、排污许可管理与环境行政执法衔接,逐步构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一证式”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自2018年12月实施园区环评审批制度以来,伦教华南机械城、容桂华腾工业园等4个产业园共67个项目已全面实施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均安印花产业园已完成规划环评审查工作,杏坛漂染集中园区、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勒流北部片区等多个园区正在开展规划环评编制工作。

围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应改尽改、应拆尽拆”的工作要求,顺德区正在深入开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通过区镇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紧密配合,对重点改造园区实施高密度、高强度执法,强力打击村级工业园内环境违法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差别化分类监管机制,开展 ‘双随机’执法、专项执法、跨界联合交叉执法,建立 ‘正面’‘负面’两个监管清单,提升执法效能。”何广辉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

美的、格兰仕、万家乐……即使你没使用过这些品牌的电器,也会听说过它们。许多人们熟知的家电、家具品牌都来自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而这些企业在环保中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为继续做好企业和社会组织服务,加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与环保相关行业商协会和企业的沟通联系,推进生态环境工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德区于2021年8月发布了《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关于开展环保相关行企直联工作的通知》,确认2021年度直联行企名单,通知各科室、大队、监测站按计划开展直联工作。

立足防患于未然,顺德在建设生态文明格局的另一大亮点是统筹安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环保宣教活动。为了将生态环保具象化,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于2020年推出了形象IP“德保”,并通过制作文创周边和相关节日节点的“德保”海报、条漫、H5等新媒体产品,以此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线上线下进行推广,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对于下一步顺德在建设生态文明格局上的规划,何广辉表示,顺德区将编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狠抓大气、水和固废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积极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制定专项自查方案和整改计划,重点针对河涌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顺控环投热电项目、重点排污单位等项目,全面开展现场自查整改,确保顺德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顺利延续。

优化基层治理格局

以顺德特色打造形象名片

对比昆山、成都等地,顺德的治理特征表现出强“中间层”的特点,这一“中间层”正是由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成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研究员、院长助理蓝煜昕分析称,若是把社会治理比喻为人体结构,顺德的社会治理创新则是包含了动脉、静脉、各个脏器、毛细血管等完整的生命系统,是以乡情凝聚的横向跨界(政商学社)、纵向嵌套(区级、镇街、村居)的组织生态系统。

水韵凤城 今天的顺德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先行示范”为目标,重塑水韵凤城魅力,打造美丽中国标杆。摄影/梁伟雄

顺德在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这一良性互动的治理共同体方面有一套成功的做法和理论。近年来,顺德区通过“众创共善”计划和“和美社区计划”以及各基金会、慈善会资源平台的资助,涌现出不少具有示范性、可复制性和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项目。为了肯定优秀项目工作成效,激励优秀项目负责人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自2019年起连续3年举办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推介活动或“耕善计划”项目征集评选活动。

此外,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依法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最多访一次”新机制,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四级信访工作架构,构建“治安调解+人民调解+刑事和解+司法确认”相结合的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由派出所民警和警辅人员,协同镇(街)司法部门派驻专职调解员,联合办公、各司其职,并通过司法确认系统直接与法院对接,大大缩短办理时间,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化解在基层,切实做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顺德样本。

为实现“减存量控增量”目标,顺德区公安局按照“党委领导、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面落实”原则,探索打造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努力为“最多访一次”提供有力支撑,并建立了顺德区公安局信访室、派出所访调中心、社区民警中队警调中心、社区警务调解室四级信访工作架构。顺德区公安局信访室主要对各派出所提交的疑难信访案件进行化解,统筹资源,协调各方,压实基层主体责任;派出所信访工作室化解辖区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和涉警信访,协调镇(街)综治、妇联、劳动等部门,提前介入关联性信访事项;社区民警中队警调中心主要化解接处警、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介入调处村居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社区警务调解室联合村居服务中心,化解邻里纠纷、家庭暴力等简单的涉警矛盾纠纷。四级信访架构凝心聚力、各司其职,汇集成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行新机制以来,区公安局信访总量环比下降25.5%,同比下降13.8%;信访积案化解113宗,同比提升400%。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