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安 李砚金 来源:碣石风

这里说的“老奤儿[lǎo tǎir]”是冀东地区讲老奤儿方言的人们。他们说话拐弯儿降调,儿话音多,听起来像唱歌似的。这种方言的语调在北方话中独树一帜,被人戏称为“奤儿语”。

狭义地说,奤儿语分布于①昌黎县 ②乐[lào]亭县③滦县(滦州)大部 ④滦南县 ⑤ 丰南区中东部⑥曹妃甸区 ⑦卢龙县南部 ⑧古冶小部,涵盖河北省8个县区,属于括冀鲁官话保唐片中的滦昌小片方言,有典型的昌滦乐[lào)]口音。广义上讲,奤儿语还包括冀鲁官话保唐片中的蓟冀遵小片方言,分布于平谷、宝坻、 蓟州、宁河、汉沽、兴隆、唐山、丰润、丰南、古冶、玉田、遵化、迁安滦河以西、 迁西、滦州九百户镇以西,涵盖京津冀15个县市区,有典型的唐山一带口音。讲这种奤儿语的人,被称为“唐山老奤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滦乐,奤儿音比较纯粹,称纯老奤儿。唐山市及市区周边,不同于昌滦乐语系,唐味儿浓,但大体上还是奤儿音,称花老奤儿。平玉遵蓟坻,在唐山主语系的大框架内略带京腔;特别是遵化,清代皇陵之一半,受京城影响大,称京老大奤儿。

这些老奤儿有自己的文化,且在国内有较为显著的位置。他们的民歌、吹歌、地秧歌、皮影戏、乐亭大鼓、评剧等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人杰地灵,文武兼备,人才辈出。李大钊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这些老奤儿也被戏称为中国第57个民族——奤儿族。

毋庸讳言,“老奤儿”曾有过贬义,但现在奤儿族人却以“老奤儿”而自豪。“老奤儿”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奤儿族人好像一直没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作为奤儿族的一分子,我们也来做一次“老奤儿”的考辨。

1、古老的“奤”[tǎi]字

“奤(台)[tai音抬 上声]言不正。见《玉篇》”。这一内容摘自《中华字海》第422页。《玉篇》是南朝梁大同九年(公元543年)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编撰的,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楷书字典,距今有近1500年历史了。在汉语音韵学上,六朝(222年–589年)至唐宋时期的音韵属于中古音。因此,奤[tai音抬 上声]是中古音,与现在的汉语拼音[tǎi]的音调完全相同。

从《玉篇》编撰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六朝之一)梁国看,“奤”字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当初并没有贬义,只是说“言不正”,即口音不标准,应当是个中性词。

2、多音多义的“奤”

“奤”字多音多义是超乎想象的;有的在字典上能查到,有的字典上也没有。

(1)字典上能查到的读音有3种:①[tǎi] ②[hǎ] ③[pò] 。下面,我们看看其相应的解释。

①奤[tǎi]:公元1008年成书的《广韵》仍解释为:“言不正”。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二解释为:"南人骂北人为奤子。" 清康熙字典沿用了这个解释。新华字典解释为:〔奤子〕a.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b.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

民间解释奤[tǎi]:“说话带外地口音,也泛指北方语音”。鄂豫皖搭界的罗田大别山山区,称说中官的人为“奤子”。说中官(中原官话)是“河南腔”,描述他们说话“奤声昂气”的。湖北随州花鼓戏中也有一种腔调称“奤子调”,即高亢的北方调。另外,奤也有城里人歧视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之意。

当“奤[tǎi]”作“身躯肥大的行动笨拙”时,引申为脑子愚笨→tǎi,再引申为憨傻,相当于“呆”。

②奤[hǎ]:作为地名,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有奤夿屯(Hǎ bāTún)。据记载,奤夿是指元朝时南方人对蒙古人的称呼。可以说,这是个译音,算是个例外。在安徽安庆等一些区域方言中,“(商品)质量差,(人)弱势或品德差、心眼坏”说奤[hǎ]。

③奤[pò]:脸庞大。粤语中的东莞方言,见到可爱的小孩会说“呢个大面婆”(奤)好得意“,意思就是这个小孩脸嘟嘟的,好可爱。

(2)字典上难以查到的读音有4种:①[xīn] ②[māng] ③[pàng] ④[kuǎ]。我们再看看这4种很少用的解释。

①奤[xīn]: 在关中地区方言里,奤[xīn]可以表示脸大。如“这娃脸奤[xīn](脸大)”。另外,关中方言里“奤[xīn]”还用来贬低他人。如“这人满(màn)奤[xīn]的”,指这人楞,是二杆子。

②奤[māng]:在贵州方言里“奤”念[māng],表示脸大。如“你家娃娃可爱,脸奤[māng]嘟嘟的”。

③奤[pàng]:《崇明县志》:“奤,音胖,俗呼肥硕者为奤[pàng]子。”湖南《辰溪县志》:“人之肥者曰奤[pàng]。”湖南《郴州总志》:“肥面曰奤[pàng],读旁去声。” 今做胖。

④奤[kuǎ]:徐州市西北部的丰县华山镇北六里许,曾有一个村庄叫奤[kuǎ]庄。因“奤[kuǎ]”字比较生僻,解放后遂改为“侉庄”。

综合来说,“奤”字的含义有:a)说话口音与当地人迥异。b)身体肥而笨,引申为呆、憨、傻、笨。c)没见过世面。d)脸盘大,胖嘟嘟。e)胖的通假字。f)侉的通假字。在此,我们只关注“奤”读[tǎi]时的前3种含义。

3、奤[tǎi]子和老奤[tǎi]儿

奤[tǎi]本是说“口音与本地迥异”的中性词。奤[tǎi]子的含义应是“南方人对口音与本地迥异的北方人的称呼”,或不该有贬义。纵观我国历史,南北方战争颇多,造成的南北人口迁徙量很大。由于语言不通、习惯不同、三观差异等原因,人们之间 产生地域歧视,甚至仇恨,都是难免的。到了明代,《菽园杂记》和《蓬轩类记》中就直接写到“南人骂北人为奤[tǎi]子。”这显然加入了贬义成分。

老奤[tǎi]儿应是在冀东加上儿化的,初为“老奤”。“老tǎir”最初写作“老奤儿”。史梦兰(1813—1898),乐亭大港村人,长居昌黎杏树园村的止园。他写了《燕说》一书,专收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词,其第四卷有一条:“京师人嘲笑农村人,叫他们老奤……”。在陕西商南县也有相反的解释,全县乡下说蛮子话的人占绝大多数,反而贬称城里人为“奤[tǎi]子”。

南方人骂北方人为奤子时,北方人也没闲着,反骂南方人为“蛮子”、“南蛮子”。南方话也被称为“蛮子话”。冀东奤儿族就曾称江苏人为“苏老蛮儿”。在这种因语言产生的地域歧视里,“蛮”是“未文明开化,没见过世面”;“奤”是“痴、傻、呆、苶[nié]、笨”,也有“没见过世面”的意思;二者都是贬义。老奤儿应是奤子的别称,相似的有对山西人的称呼“老西子”、“老西儿”。另外,“侉子”应当是个北方词,是指“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外乡人”,并不特指某个地方的外乡人。

老奤[tǎi]儿,也简写为“老呔[tǎi]儿”。“呔”大概率是到了明朝才出现的字。在明清的《西游记》、《说岳全传》等白话小说里,“呔”是以[dāi]音出现的,表示“大喝一声,引对方注意。” 后来,“呔”[dāi]被赋予了与“奤[tǎi]"字相同的意思,也读作[tǎi],便成为多音字了。

4、冀东老奤[tǎi]儿

南方人称北方人为“奤[tǎi]子”也是有地域性的。在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江苏等省的方言中,这种称呼较多。湖北人历来喊江西人老表,喊河南人奤[tǎi]子,或老奤[tǎi]。既然这种叫法多在南方数省,为啥地处北方深处的冀东地区老奤[tǎi]儿的称呼如此昌盛呢?

在一个地区,只有周围语言对一种方言具有大的优势时,才能发生对讲该方言的人们的歧视。上面讲过陕西省商南县的例子, 县城周边广大农村地区都讲“蛮子话”,在县城里的人讲的是由北方官话演变形成的“奤子[tǎi]话”。这里的农村“蛮子话”对城里的“奤子话”具有强大的优势,于是那里的乡下人反贬称城里人为“奤[tǎi]子”。在冀东本地,似乎不存在南方话对北方话产生优势的条件。但是,明朝的“南兵北戍”可以让南方人在冀东的长城附近地区形成局部的语言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中期明朝国防出现了“北虏南倭”的局面。明朝无奈在北方沿长城构筑了“东起辽东凤凰城,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万里”的九大边镇防线。由于国防重心北移,大量南方士兵北上戍边。史籍明确记载,洪武时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和松亭关等地,也俱“参用南北军士”。这种现象史称“南兵北戍”。

明朝长城九边防线

蓟镇防线驻今唐山市迁西县的三屯营,直接保卫京师,位列九边之首。此段防线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城(居庸关南),长1200余里,正好经过了冀东老奤儿分布区域的北缘地带。

明隆庆初年,戚继光在闽浙抗广东抗倭成功后,北调担任蓟镇总兵。他在闽浙广东沿海能够抗倭成功,仰仗的是“吃苦耐劳、勇猛顽强又聪明能干”的浙江士兵。在朝廷的支持下,蓟镇招募了大量浙兵,训练成了强悍的“戚家军”。这些南兵与原有的北方士兵共同守卫蓟镇长城。在戚继光北调之前不久的嘉靖三十七年,蓟镇一次便在密云、昌平、永平、遵化、通州各地,召募一万五千名士兵。另外,从明末范志完曾协调给昌黎县免除上万的“移军就草”费用来看,防线周边的县还都有相应的支前任务。昌黎县主要负责抚宁段界岭口、箭杆岭一带的部分长城守军的后勤支前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昌黎县支援的长城防线

戚继光练兵蓟门,“以浙中旧练精兵三千为之基本”,“增募南兵二万,月饷1两5钱,教练三年而成”。浙兵的到来给北方士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军事素养、技能和纪律方面都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史称:“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这样,很多南兵成了教官和军官,戚继光在蓟镇的麾下大将楼楠、陈子銮、吴惟忠等也都是浙江义乌一带人物。由此可见,南方“蛮子话”在明朝蓟镇长城防线上对永平府一带本地话具有局部优势。

戚继光像

在蓟镇,南兵与北兵矛盾也很多,甚至在戚继光离开后的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发生了蓟州兵变,1300名戚家军子弟兵被剿杀。平时,南兵北兵因待遇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南兵的月饷优于卫所军和其他募兵。南兵的月饷银是一两五钱,卫所军和募兵都是月饷粮一石。蓟镇无粮时,一石粮值六钱五分,一石月饷是南兵月饷的43%。蓟镇放粮时,一石才折银五钱四分,才及南兵月饷的36%。蓟镇兵变更使南兵对北兵恨之入骨。1592年3月,倭寇侵略朝鲜,明朝遂派宋应昌任主帅,李如松任主将,率辽东军、南兵及川军约四万人抗日援朝(明称为东征)。蓟镇兵变就是这次抗倭援朝胜利回国后发生的。《两朝平攘录》:“奈何封事一起,已将东征士马尽撤回籍,刘挺兵已还四川,其天津、登莱戍守南兵俱各议罪。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如松攻平壤时约先登者给银万两,南兵果先登)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

彼时,“蛮子话”具有一定优势,南兵和北兵又有矛盾,南兵骂当地人为“奤子”或“老奤”也就顺利成章了。当然,北兵或当地人回称南兵为“南蛮子”。另外,南人骂北人为“奤[tǎi]子”还可能与南方一些地方把“呆[dāi]子”发音成[tǎi zi]有关。呆[dāi]子即为“傻子、笨手笨脚的人、或痴迷某事的人”。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常骂猪八戒为呆[dāi]子。“呆[dāi]”在闽语中有时发音是[tai],比如潮州话:dai1 ngai5(tai ngâi)。

戚继光麾下将士有的曾在闽浙抗倭多年,自然也懂得闽语,会有把"呆[dāi]子"说成“呆[tai]子”的情况。当地人被骂傻子("呆[tai]子或“老呆[tai]”),还以为人家是因口音问题叫的“奤[tǎi]子或老奤[tǎi]”。

闽语中呆的一种发音和含义

明朝的军地互动,及清末民初唐山交通大学招收了很多南方学生,都会促进“老奤”这一称呼留存下来。“老奤[tǎi]”加上当地方言的儿话音,慢慢地变成“老奤儿”了,逐渐地在京津及东北地区流传起来。

清朝,奤儿商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开始在东北经商,到咸丰十年(1860年)东北彻底解禁时已经形成自己经商流派,光绪年间成了蜚声东北的老奤儿商帮。这些奤儿商秉持“孝德感恩,诚信互助”的经营理念,历经东北乱世而不倒,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赢得了东北人民的尊敬。吉林长春的“原声街”原来就叫“老奤儿街”;梨树县有老奤村。

吉林省梨树县南老奤村和老奤村

当今,老奤儿的称呼已经失去了贬义,相关市县区正加紧挖掘老奤儿优秀文化。乐亭县编撰了专著《呔商之路》,并联合央视拍摄了历史题材纪录片《呔商传奇》。昌黎县把老奤儿文化列入《昌黎文化志》,并大力推广具有老奤儿特色的“三歌一影”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如此等等。冀东奤儿语区人们已经把老奤儿当成了自豪的符号,自信地迈上了新时代的幸福之路。

注释:

1、河南老奤和陕西商南奤子话与冀东的老奤儿和奤儿语并非一回事。

2、东北地区带“奤”的地名源于冀东老奤儿,而南方各省中带“奤”字的地名与冀东老奤儿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