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人到35岁,就像一道年龄魔咒。

在职的,被摆到裁员优化的边缘试探。找工作的,很多公司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了。

更让人扎心的,可能是在这样的年纪,遇到下面类似的经历。

此前看到一位急着找工作的网友,他表示:自己已经35+,想在招聘平台投简历,不知道哪个平台更好用?

底下热心的回答不多,置顶的那条,更是让他差点自闭:

如果35岁以上还在通过招聘平台找工作,你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前半段人生。

图源:网络

这位网友的求职之路最终是否顺利,我们不得而知,但职场的年龄焦虑确实普遍存在。
也正因为如此,当日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公开表示:欢迎35岁以上的人才,小鹏也有60岁以上的员工
这话一出,似乎让人安心不少。

当然,何小鹏之所以这么说,和他早年的经历也不无关系。

27岁前的何小鹏也曾是一颗老实的“螺丝钉”。因不满薪资过低,他离开了工作4年的老东家,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创业。

好在苦心不负,创业的第10年,公司被阿里斥资300亿收购,37岁的他随之进入阿里。

此时的他,已经实现财务自由。除了忙手头的工作,业余还积极物色投资项目。也正是这时,他成了小鹏汽车的天使投资人。

在入职阿里3年后,为全心投入造车项目,他选择了辞职,在不惑之年开启了人生创业的第二春。

过往的阅历,使得他无惧年龄束缚,也对职场年龄的态度更为宽容。

但听到“欢迎35+人才”也别高兴太早,因为这句话是有前提的:

虽然年龄有放宽,以何小鹏为代表的创业新贵,欢迎的只是中高级段位人才

这意味:人到中年还在基层的打工人,依然很难有被垂青的机会。

而像HR这种职场生命周期短,直线晋升机会少,可替代性较强的岗位,到了这个年纪,可能处境更为尴尬。
有数据统计:我国人均预期寿命3年后将超78岁。按这样的岁数,人到35岁,可能还算不上人均寿命的“中年”。

可为什么这道无形的分水岭,在35+甚至年过30就早早形成?

当年龄逐渐逼近天花板,如何延长职场生命线,让自己依然受欢迎,甚至变得更值钱呢?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但很难找到答案的话题,看完此文,也许你会有新看法和新收获。

35岁是分水岭?比起年龄,能力是更应关注的东西

展开话题前,我想分享一件事。
李叔和王叔都是乡里较早出来的大学生,两人还是发小。因为成绩好,学历高,毕业后各自进了不错的单位。

从单位条件和工资待遇看,李叔应该略胜一筹。上班自由,活儿轻松。在单位的10年,虽然工资和职位没怎么涨,他很早就娶妻生子,生活倒也滋润。

相比之下,王叔的经历曲折得多。

因为觉得工作太闲,又缺乏用武之地,进单位没多久,他就裸辞了。

后来,他进了一家私企。虽然从0开始,吃了不少苦,个人成长却很快。顶峰时期,他做到事业部总经理,拿下公司30%的大客户。

可因一次客户失信,害公司损失了几十万。虽然责任不全在他,他引咎辞职,一度闹得声名狼藉。

艰难时期,他摆过摊,带过货,受过不少白眼。可基于之前的经验,加上边做边学,客源还是慢慢多起来。当开发的产品销路不错,他把握机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创业初期,他每天差不多吃住都在公司。当公司渐有起色,他引入合伙人,将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

去年两人都满40。李叔因单位效益不好,提前下岗,为找新工作的事直发愁。

而之前遭群嘲的王叔,已将公司做到数千万利润,却依然每天如履薄冰,生怕出纰漏,让对手有机可趁。

听闻老同学下岗,他向李叔伸以援手。无奈的是,李叔身无所长,又高不成低不就,最终还是没合适机会。

一个越走越难,一个越走越宽……虽然两人曾在同一起跑线,眼下可选择的余地,因为两人能力经验的差距,却已经大有不同。

人生的两极分化,在前半场就已埋下伏笔

上述两人的境遇,多少有点个例的成分。

不过能力跟不上年龄的增长,导致个人的职业发展越来越被动,其实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环境无关,很多时候反而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凉子访谈录》中,有位嘉宾对此的看法,就很耐人寻味。

那位作客嘉宾是一位创业者,早年在腾讯工作,几经辗转,开了家自己的公司,现在还经常需要面对面招聘人才。

在招聘过程中,他有个发现:

很多公司对职场年龄有硬性要求,并不都是人为设限,而是企业基于生存本能和利益权衡之后的趋利避害。

因为从以往面试中,他发现很多35+的职场人,实际能力和25岁的求职者没多大区别。

这些人在过去的10年没有积累到足够领先的本事,现在没了年龄优势,体力精力又跟不上,工资待遇上还丝毫不想降低要求。

当HR遇到比他们更拼,且出价更低,更舍得付出和投入的年轻人,会怎么选呢?毫无疑问,会选择后者。

相反,有些年龄35+的候选人,他们的能力远非年轻人可比,成了特定领域的专家或KOL,反而变得更抢手,更值钱,一般招聘渠道都抢不到。

这就是“含金量”和“稀缺性”给人才带来的附加值,无关年龄。

这也是为什么他觉得:

35岁就像是一道人生分水岭,有的人能越走越宽,越来越值钱,有的却越来越被动,不断贬值。

说到底,后半段人生的两极分化,其实在前半场早就埋下了伏笔。

认清差距,学会自我激励,拥抱更好的自己

眼下,出于工作属性、强度、内容等考虑,职场对最佳年龄的限定,依然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不过大多限于中低级或基础岗位。

中高级岗位反而是拥有一定工作年限,能力出众的人,更吃香。

当某些核心岗放宽了年龄限制,能力却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反而是更令人遗憾的。

也许还有人对2019年甲骨文裁员后,大小厂哄抢甲骨文前员工的事情记忆犹新。

当时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首批裁员达到近六成,从履历看,不少都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但约了面试后,有些招聘单位却大失所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虽然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有幸在年轻时进入大厂,但因为对新技术不敏感,也没有积累与年龄匹配的能力和经验,最终好好的一手牌,还是错付。

说了这么多,那如何在年龄门槛前,打破已有的瓶颈,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呢?

各人可能各有说法。不过做好以下几点,不管是顾好眼下,还是增加未来可能性,都能有所助益:

1)做好充足的知识能力储备,并善于能力迁移。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当别人盯着怎么轻松怎么来,怎么高工资怎么跳槽,你盯着自己现在及未来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善于为自己营造优势,跨行也能驾驭自如,职业机会和人生选择会多得多。

认识一位曾经的HR,如今的知名职场教练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大部分她曾经的同行没熬到高位,30岁后基本失业或转行。而她,眼下却成了一代人的职业导师。长期的储备,让她的事业如鱼得水。

2)把差距当激励,持续成长,拥抱更好的自己。

据教育部公开的数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人,2021届有909万,而2022届预计有1076万。

汹涌而来的后浪,让就业竞争更为激烈。

不过前浪们有时也不得不承认:很多后浪毕业前的履历、技能掌握度,毕业后的敢做敢闯,比起当年的自己,真的有过之而不及。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一代明星企业家、富豪,职场的年龄反差,其实在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认命、找借口,认清差距,找到原因并激励自己进一步向前,可能是更好的解决方式。

毕竟年轻不是某一代人的特权,谁都有过年轻,谁都不可避免走向年龄天花板。但真才实学和独特的经验阅历,却有可能成为受益终生的财富。

3)做好各个人生阶段应做好的准备。

有人曾把人生的赚钱之道,分为3个阶段:

25-35岁时,拼体力和魄力,35-45岁时,拼脑力和资源,45-55岁时,拼人脉和资本。

虽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不过,当年轻的体力和魄力不再,如何用好脑力、资源人脉、资金,依然能成为决定大多数人职业发展的关键。

做到这几点,未必简单。但做好了这3点,即便已经到年龄的分水岭,未来的人生,依然可能有所不同。

以上,共勉~

本文原创,首发 HR聚乐部(hey_hr),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