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依托全球实时海啸监测网络,第一时间获取了此次火山喷发事件引发的海啸实况信息。从影响的范围和强度来看,此次海啸属于一次中等强度越洋海啸规模。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分析,此次火山喷发引发了越洋海啸,影响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太平洋沿岸智利、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监测到明显海啸波,最大海啸波幅达1.5米。我国沿海海域于16日凌晨监测到海啸波,其中浙江石浦站最大海啸波幅约20厘米,其余潮位站海啸波幅均小于15厘米。此次过程未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相关专家分析称,这次过程对我国沿岸影响比较小,主要由于我国大陆沿海受琉球群岛和东南亚诸国阻挡,加之宽阔大陆架的保护,越洋海啸在进入这一海域后,能量受到较大程度衰减,因而对大陆沿海影响较小。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副研究员 王培涛:火山喷发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引发海啸常需要伴随强烈的喷发时间。所以后续能否对我国产生持续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未来火山喷发的强度。从目前观测数据来看,由此强烈的火山喷发,而引发的海啸过程在逐渐减弱,沿岸的水位也在逐步恢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加海域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喷发后,我国卫星获取了汤加海域大量火山浮石的遥感影像。从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新发布的高分一号B卫星遥感图像可以看到,洪阿哈阿帕伊岛周边几十公里海域漂浮着大量的红色、褐色的浮石,其形态呈点状或条带状,条带长度从几米到10多公里。

浮石是火山熔岩和海水接触形成,其主要成分通常是二氧化硅,质地软、比重小,在海浪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可形成大片浮石区。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专家分析称,大量火山浮石不仅会影响船只航行,海域中鱼类资源会因为误吞了浮石而死亡,引发生态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