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言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并且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更是将赵太后对其女燕后的期待与对其子长安君相对比,委婉地点出赵太后保护长安君方法的错误之处,以此使得长安君能够免除将来身亡之灾。由此可见,一位母亲的期待和保护方式或者说是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诸错开端:望子成龙

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这次故事的主角,魏永康则是成也其母,败也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传说中的‘神童’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普通家庭,其母曾学梅则是一名百货公司的底层工人。或许是曾学梅年少时曾经与高考擦肩而过的深深遗憾,亦或是多年经历中吃了太多没学问的亏,使得曾学梅认为,学习是自己孩子的唯一出路

于是,魏永康成了这份遗憾与希望的延续,而曾学梅几乎将所有的心血全部灌注到了她的儿子魏永康的身上。在魏永康还两三个月大的时候曾学梅就开始教他识字,并且给他朗读唐诗听。纵使这个时期的魏永康还不会说话,曾学梅却没有丝毫气馁的样子。或许是这种早教有一定的效果,亦或是魏永康本身的天资不凡,在曾学梅全身心的教育下,魏永康从2岁开始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东方神童”传说

错误延续:创造神童

魏永康在2岁时,就已经认识将近1000多个汉字,在他4岁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自学完成所有的初中阶段课程,并且小学阶段也是只读了小学二年级和小学六年级,之后就开始了他的连连跳级

8岁时魏永康考入省重点高中,13岁时以602分的高分考入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时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这一系列的“低龄高学”成就的还有拿到手软的各类奖状和证书‘物理竞赛二等奖’‘数学竞赛一等奖’‘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等等。而在这期间,为了保证自己儿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专心,曾学梅因此将家中的所有事物都包揽了下来,包括魏永康的洗脸刷牙,洗衣服,洗澡,端饭等活动。

同样的,在学校,曾学梅开启了她长达十几年的陪学之旅,为了不让吃饭耽误魏永康读书,在高中时期,曾学梅甚至端着饭碗给魏永康喂饭。为了防止魏永康的同学带坏魏永康,影响他的学习,曾学梅更是在他的朋友来找他玩耍的时候将其一并婉拒,从此断了魏永康的社交圈子,使得魏永康的基本生活中只有书山学海。

初尝恶果:退学回家

就在一切好像都处于正轨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令人出乎意料的转折——已经在中科院就读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了,这一年他20岁。这样突如其来的结果令众人感到疑惑,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位向来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退学?一切都要从魏永康独自一人到北京求学开始说起。

2000年魏永康辞别母亲,到北京求学,他拒绝了母亲的陪伴,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并不需要母亲的时时陪伴。而曾学梅则认为,魏永康这么聪明,这些生活中的琐事,没有了她的帮衬,他自己也能够很快地学会,于是便答应了魏永康的请求,使得这位一直生活在母亲规划下的少年第一次独自生活。

而这一决定也就成为了魏永康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魏永康的日常生活常年由其母亲包办,而他又不善言辞,不会与同学相处,这就导致了在中科院就读期间,魏永康完全不会打理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常常不修边幅,而封闭的社交生活也使得他错过了好几次的考试与撰写论文和答辩,因此他有一门学科甚至零分

就这样在2003年,由于魏永康的学习框架与中科院的教学框架无法适应等原因,魏永康正式被中科院劝退,回到家里。从人人交口称赞的‘东方神童’到如今的被学校劝退,生活给这位少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而在这场玩笑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那位‘殷切期盼’的母亲曾学梅了。

从口出恶言到互相扶持成长

被中科院退学后魏永康曾经颓废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他将自己关在房子里看书,玩电脑,甚至还失踪过两次,虽然都平安地回来了但是还是令曾学梅担心不已。就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之下,曾学梅更是曾口出恶言道:“有时我恨不得他死掉算了”究竟是怎样的绝望才能使一位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魏永康不再颓废,他决定继续学习,他认为学习是他的兴趣与特长。而在他的家庭方面,曾学梅认识到了自己教学方式的错误,开始主动教魏永康做家务,向他传授生活中的常识与技能,教他买菜,洗衣服,收拾东西,教他了解人际关系。而魏永康也积极学习了解,当母亲叫自己去洗衣服的时候,他会将这当作一种等同学习一般的神圣任务,买菜时也会货比三家

关于人际交往方面,在客人来时,他会主动倒茶,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与人交往。在不回家或者完回家的时候会主动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解释沟通。在同事的眼里,他做什么都很认真,而在家庭中他更加孝顺,会照顾人,在吃饭时他会主动将饭舀好给自己瘫痪在床的父亲送去并喂他吃饭

如今魏永康也有了自己的家世,从一位不近烟火的‘神童’变成了一位体贴的丈夫。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对科学的追求成为了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一句从古传至今朝的话语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就像最开始的曾学梅和魏永康一样,读书给魏永康带来了前途,学识和‘神童’之名,满足了曾学梅的愿望,但与此同时,过分的偏重也导致了后来为永康被退学的悲剧和生活能力极低的情况。魏永康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学习和生活相协调统一,切不可造成‘高分低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