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生在世,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对于内在的自己完全不了解,就会导致越活越迷茫,完全找不到方向。
很多人因为不够自信,在很多事情上不敢主动。
喜欢的东西不敢主动争取,喜欢的人不敢主动告白,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擦肩而过,看着喜欢的人走进他人的怀抱。
事后也会后悔,会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当初勇敢一点,结果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
可是没有如果,有的只是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不够自信,人生当中的很多事都会极其被动,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有这些感觉,而这恰恰是自卑的表现。
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一无所长
我们之中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没有特长的?无论是学生时代做调查,还是求职的时候填写简历,总会有一栏写着特长。
有的人会写唱歌,有的人会写跳舞,有的人会写绘画、演讲或者写作等等,但是有的人不知道怎么写,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特长。
可实际上,特长未必是强项,如果你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普通,那么自信就是你的特长。
曾经听过一个演讲,当时讲师问大家:你觉得最完美的身高是多少。
台下的观众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觉得男人一米八以上才算完美,有的人觉得一米七左右就可以了,还有人觉得,一米六就够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只是这些答案全都被否定了,因为讲师说:“我觉得最完美的身高就是一米七八,因为我就是一米七八,而且我成年了,这个身高不会变了,所以我觉得我就是最完美的。”
起初,听到这样的答案,底下的人笑了,觉得讲师太过自恋。但过了一会,大家沉默了,原来认可自己,才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人生的必修课,正如戴尔·卡耐基在《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的一书中说:
“一个人要想变成自信,就要学会欣赏自己。”
而那些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长处,这种不自信的感觉,会束缚住自己,实在没有必要。
二:对于他人的看法极其在意,玻璃心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有些人总是格外敏感,但凡别人说话的声音大一点,就觉得在针对自己。但凡别人多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觉得对自己有意见。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庸人自扰。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自己的压力,就像你更多的关注自己一样,别人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关注你。
越是对别人的看法在意,越是说明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内心也不够强大。
三: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无法认可自己的价值
觉得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负面,是自卑的表现。
如前文所说,每个人都更加关注自己,甚至焦点效应本身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人人都在关注着自己,因而才产生的一种错觉。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小说《樱花树下》有这样的情节:一个其貌不扬的男生,喜欢上了一个同年级的校花。
某天他鼓起勇气在校花的书上放了一个纸条,里面说:“我喜欢你,我坐在你右后方第六排,如果你看见了这个纸条,也考虑考虑我吧。”
校花来到自己的座位后,在男生的视角里,她站起身,向后看了看男生,用最不屑的表情鄙视了男生,像是在说:你也配。
但事实是,纸条被风吹落,校花根本就没有看见那个纸条,也不存在鄙视。
总是觉得他人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太过自卑,做任何事情都预设这会让他人看不起,但实际上,别人根本没有在看你。
类似于发很多条朋友圈,这根本就不是一件值得嘲笑,或是值得看不起的事情,做这样的事情都如履薄冰的话,真的可能是出于自卑。
因为自卑所以敏感,敏感和自卑几乎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孪生姐妹,一个人只要自信心跌落谷底,随之而来的敏感几乎是不可逆的。
他们会十分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人一个小小的表情都会被这些人解读为看不起或是鄙视,他们的内心像是碰到棉花都会觉得刺痛。
若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发朋友圈,不和他人接触,而是要克服内心的障碍,勇敢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以期重拾自己的信心。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和自己抗争,能够克服桎梏自己的心魔,才能拥有随性的自由人生。
与其在意别人的眼光,质疑别人的眼光,不如跟随自己的性格和内心,毕竟,你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你也无法为了别人而活。
很多时候,一个人若是可以战胜自己的内心,战胜自己对别人的在意,战胜自己的自卑,已经足够拥有精彩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