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一书中说:
人生和事业的成功需要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式,充满热情,提升能力,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显得极其重要,因为有了正面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01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少妇在准备投河之际被一个船夫救了起来,船夫询问她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寻短见。
她哭着说出了缘由,自己刚结婚两年就被丈夫抛弃了,前不久她的孩子也不幸病死了,绝望之余才出此下策。
船夫听完沉思了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两年前你是怎么度过的?”
她想了想答道:“那个时候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船夫紧着问。
她回答:“没有。”
船夫意味深长的说道:“那你现在不跟两年前一样吗?命运不过是将你送回到两年前而已。”
少妇听罢,豁然开朗,辞别了船夫,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能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不接受伤害,那别人就不能伤害到你。
我们能做的永远只有: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改变能改变的思维。
同样的处境思维一变所有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了。
02
所有的幸运都来自于正面的思维,所有的不幸也都源于思维方式变为负值。
《秘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负面的心理暗示最终会把人带入泥潭。
当年轰动英国的一则新闻:
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在看牙医的过程中医生还没开始手术时就莫名死亡。
后来才知道她小时候跟妈妈去看牙医,在牙科的手术椅上,她亲眼目睹了妈妈突发心脏病去世。
这件事一直压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自那以后她就十分惧怕看牙医。
无奈这次实在受不了牙疼折磨的她,在家人的反复劝导下,才决定把牙医请到家里来,在家人的陪同下诊治。
没成想牙病非但没治好,反而在医生整理器械准备手术之时,吉姆吉尔伯特就已经断气了。
报纸当时给出的评论是:她是被自己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
一个积压在心里四十年的负面念头,一旦爆发威力大到可以让人精神紧张到顷刻间死亡,由此可知管理好自己的思维是何其的重要。
前几天看的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推销员晚上在一条偏僻的小道开车时,发觉自己汽车的轮胎破了,需要更换,但当时车上没带千斤顶。
他四下张望看见远处一家农舍里透着光,准备去借。于是他一边走,一边却在心里反复盘算:“要是没有人来应门”,“要是他们没有千斤顶”,“要是他有,不借给我呢”。他越想越烦躁。
当农舍的门打开时,他一拳打了过去,嚷道:“你留着你那千斤顶好了!”
故事引人发笑,但却又很像生活中的我们,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已经生出了无数个否定的念头。
“这事好像很难呀”,“我感觉我做不到”,“我不行,这个我真的学不会”,“不可能我永远也达不到人家那个高度”......
正所谓心生念,念生因果。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正是源于常常陷入这样负面思维的循环中不懂得加以控制,并自认为这是一种极其合理且正常的思维方式。
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些看似很小的负面念头,不断的暗示会导致我们最初只是质疑自己做不好一件小事,最后引发到自己做不好一件大事,再到怀疑自己事事做不好......
如此往复,便会一直掉入负面思维的漩涡中去,虽苦苦挣扎但却难以摆脱。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信心是靠自己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同样也是靠自己一点一点葬送的。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一念之差,就极有可能会差之千里。
所以无论何时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思维,不任由自己的妄念肆意发酵都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时时警惕之事。
03
探险家雷根伯克因迷失在太平洋中,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才得以获救。
获救后他说他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就绝不要再抱怨任何事了。”
如此豁达仔细想来,这应该是在极度困境中悟到的正面思维最高级的一种境界了。
我们大多数人的负面思维无不源于得不到与怕失去这两点。
在失去时,我们应该抱有“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的豁达思想。
在想得到时,我们应该抱有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关注我的所作所为,我前进不一定会成功,但后退势必会失败的正向思维。
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尽量不要去情绪化,要有随时把自己的思维调整到正面状态的能力。
只有把自己的思维调整好,才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心态调整好了,事情自然会办的好办的稳妥。
但调整思维的前提是一定要发善念,即所有的念头都必须保证导向的结果是好的,是不会伤害他人的,唯有如此才能走的更长远。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正所谓思变则心变,心变则事变;事变则通,通则可达。
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可决定人生高度。
正向的思维有助于在困境中自我重塑,而负面的思维却极有可能将摆在眼前的大好机会拱手让人。
人活一世需时时警醒坚持正面的思维方式。
思维正了,心态自然也就正了,心态正了则万事皆可明,人生自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