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口粮,关乎着全人类的命运。当今社会虽然生产力发展迅速,但是粮食的产量和价格仍旧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和平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哪怕是农产品走向商品化的今天,粮食依旧不能简单地视为大宗商品的一类,而粮食的价格不单单是一道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

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支柱较为单一,就是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古代社会占据决定性地位的生产部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自耕农构成了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石,所以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农业经济。因此在古代,粮食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一个封建王朝的国祚。

但是基于古代的粮食种子质量和品类,以及气候变化、战争等原因,粮食的产量一直是不固定的,这就导致如果缺乏干预,那么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将随着供需变化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朝廷维持国家稳定。

在现代社会,我们有中储粮这样的国有企业负责参与粮食价格的调控工作。那么我国古代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粮价波动的问题呢?在战国时期,魏国首先采用平籴的方法来稳定粮价。主要做法是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对粮食进行收购和卖出,以此平抑粮价。而到了汉代,常平仓的出现使得古代粮食价格调控逐渐形成体系。

一、从春秋战国平籴制度到西汉常平仓

1、平籴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在春秋晚期,政治家计然就已经提出了他的平籴理论。而到了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李悝就制定了属于魏国的平籴政策。《汉书·食货志》就记载了李悝平籴政策的指导思想:“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

平籴政策主要是将每年粮食的收成分为两个大类:丰收年与歉收年。再运用政府的财政资金在丰收年粮贱时以一定价格收购粮食,等到了歉收年再将丰收年收购的粮食在市面抛售。同时政府抛售粮食的价格必定高于原先收购的价格。这种政策的好处有以下三点:

第一,古代粮食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政府收购与抛售粮食的行为,使得不论是丰收年和歉收年,国内粮食的供给和需求始终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平衡状态,从而能够稳定粮食价格。

第二,政府运用资金在进行粮食收购和抛售的同时能够基于买卖价差获得收益。在利益的趋势下,这项政策的持续运行能够得到保障,而中央政府也能自身持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来应对未知的天灾人祸。

第三,自耕农作为国家的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而自耕农的生存主要依赖于自己私有土地的产出。因此粮价的平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耕农免于破产,从而抑制土地兼并,维护了王朝的社会稳定。

2、常平仓制度

到了西汉,平籴制度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秦朝时期,粮食作为军需物资,是不允许被作为商品自由买卖的。当时粮食价格由朝廷规定。但是随着秦朝灭亡,汉代的粮食价可以在市面上流通,其价格波动巨大。武帝时期,桑弘羊继承了李悝的理念并将平籴法发展为平推法。

但是不论是平籴法还是平推法,其本质依旧是利用中央政府的财政资金对全国各地的粮价进行宏观调控。政府收购的粮食被存放在京城粮仓进行同意调配。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粮食运输和中途存储问题。粮食这类农产品,如果存储不当极易发生霉变。并且如果路途遥远,那么运送的粮食在途中就会根据押运人员和牲畜配给产生更大的损耗,从而使得政策的施行成本上升。

这个问题在李悝的魏国时期并不明显。但到了西汉时期,经过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并且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疆域版图得到了极大地扩张。秦灭亡以后,汉承秦制,汉帝国疆域辽阔,郡国并行,地形复杂,因此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被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汉昭帝宣帝时期,基于当时汉朝的社会环境和军事战略,大司农耿寿昌奏请朝廷在边郡筑仓。并提出:“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从而标志着常平仓制度的诞生。这一制度的诞生对整个汉朝的国运乃至整个两千年封建社会的运行都产生了极其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二、常平仓制度是汉朝社会发展的选择

一项制度的诞生、发展和消亡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整个国家的需求来决定的。制常平仓制度对汉朝来说也是如此。

从历史和社会背景来看,西汉时期从刘邦开始就在奉行“强本弱末”、“强干弱枝”的政治思想,实行徙陵政策。即迁徙六国贵族前往长安,迁移地方的豪强、贵族、高官、大商人、大地主的家族到陵县。同时还要进行移民实边,鼓励内地一些失去生计的百姓去边郡落户。

这是因为自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虽然结束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但秦皇一扫六合只用了10年时间,而天下一统之后秦朝的统治也只维持了14年的时间。因此在刘邦建立西汉朝廷之后,地方上还有大量原先山东六国的贵族在当地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汉朝向来视长安所在关中地区为根本。因此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和社会的安定,朝廷向关中地区迁移了大量人口。关中地区的边界也被向外拓展了好几次。这些移民政策的实施导致单凭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难以满足关中人民的需求。此时就需要从关东向关中地区用漕运和陆运的方式运送粮食。

但是基于技术限制,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这些粮食运送的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在宣帝时期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就提出用低价在关中周边地区买入粮食,从而在周边地区建造了许多方便运输的粮仓。

而从军事背景来看,昭宣时期的汉朝与北方匈奴之间依旧存在战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汉朝的强盛军力也需要优秀的后勤保障,将士们不可能饿着肚子去面对草原的控弦之士。但是由于边郡路途遥远,由中央运粮的成本过高,所以在边郡就地存储粮食,就能使得后勤的压力得到大大的缓解。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常平仓制度对当时的朝廷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一项选择。但是正如开头提到的那样,常平仓制度也会迎来自己的黄昏。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并且在设计之初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在耿寿昌提出常平仓制达成获得平稳粮价维护农民利益,减少中央调配粮草成本的双赢目的。

但是到了元帝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粮食减产,粮价飞涨,常平仓中的仓储难以维持,而当时的仓储体系并没有关于从中央向地方常平仓支援粮草的部分,从而使得常平仓制度逐渐走向消亡。

三、汉代仓储制度与现代粮价调控的对比

西汉时期的常平仓制度为后来的封建朝廷设计建立自己的仓储体系提供了基础,并且为现代粮食价格调控体系的建立也提供了思想指引。但是自秦汉直至明清时期的粮价调控制度,其实只是当时封建朝廷为了降低自身费用和损耗,为了维护中央朝廷的统治而制定的粮食仓储制度。

自汉代以来的以常平仓制度为蓝本的粮食仓储制度,是为了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便于运输粮秣,便于粮食管理而设立的。其开创的思想是令人惊艳的,但是在制度的发展上依旧没有跳出封建剥削的樊笼。其制度设立的初衷便是为了当局者服务,而不是真的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就如当粮价飞涨而常平仓粮食储量不足时,就难免会发生官员为了维持仓储而强买强卖的现象。

而现代我国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目的是为了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同时保护本国农民和本国农业免受外国势力的入侵。我国近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十分关注三农问题,通过完善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从根本上去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结语

中国的农耕历史绵延几千年,粮食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一直都为古代历朝当局者所重视。古人为了调控粮食的价格进行了许多制度方面的创造。特别是汉朝的常平仓制度的建立,不但在当时帮助西汉筹集粮草抵御匈奴的进攻,更是将粮食调控职能上升到国家层面,为后世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制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