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难得的是不做点什么,只是如其所是地爱孩子。

——萨姐

作者:暖心

知乎上有一位妈妈求助:孩子不愿和我们说话,遇到事只会憋在心里,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妈妈说,孩子小时候性格很开朗。

但是从三四年级开始,为了监督他学习,就经常守着他写作业,那时候对他要求很高,错了就会批评他,没想到这让他在学习上越来越懒惰。

刚开始我们说什么他都很抵触,后面是什么也不愿和我们说。

有一次他和同学打架,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我们却一个字都没提,后来是还是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里才知道了这件事。

沟通越来越少,这让妈妈很焦虑。

话题下方有网友这样说:

你的孩子不是不愿说,只是被你们“逼”得不想说,封闭了自我而已。

每个孩子内心都会有一把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子,它的标准由父母决定。

父母给的肯定、鼓励和期许,能让孩子从父母眼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然而现在的很多孩子都缺少自我价值。

在中国教育报中曾做过一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2000名的家长中,有一半的家长认为孩子心理方面存在问题。

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家长袒露孩子流露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负面情绪。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这4条“高压线”,表明你可能正在培养一个“没有价值感”的孩子。

01

对孩子“过分挑剔”,就是在否定他

papi酱曾经模拟过一个叫《爱挑剔的妈妈》的场景。

场景一:

孩子考试语文和数学都考了99分,妈妈问:“为什么不是双百分,那一分扣在哪里去了?”

孩子说:“粗心了…”

随后妈妈说了一堆对孩子不满的话。

场景二:

孩子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我艺术节得了第一名。”

妈妈立马批评道:“给我多放点心思在学习上面,你看你的书那么新,一点都不认真…”

孩子说:“我的语文书都翻烂了。”

结果妈妈又浇来一盆冷水:“一点都不知道爱惜。”

这段视频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都说“这就是我妈本人啊”。

每个孩子都会通过父母的“确认感”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但是有一些父母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好的一面,总是认为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把孩子说得很差劲。

看似激励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扼杀孩子的动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常年活在挑剔声中的人,在他们的成长中缺少爱和正向感受的承接,内心会因为缺乏认同感而产生心理困境。

挑剔的父母会让孩子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会一直陷入“我不行”的负面情绪当中,内心始终认为“我很差劲,我不配被爱”。

美国有一项研究显示:

12-13岁的青少年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那些从未或很少被父母视为“傲娇”的孩子,产生自杀想法的概率会高出常人的5倍,尝试自杀的概率则高出常人的7倍。

在这部分孩子中,他们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人爱我,我没有存在的意义”。

没有价值的孩子,内心永远是灰暗无光的。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保持性环境”理论:

无论你是好是坏,我都稳稳当当地相信你;即使你最惨的时候,我也愿意承受和帮助你。

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对孩子最好的认可。

02

被忽视的孩子,会有“被抛弃感”

在综艺节目《歌声的翅膀》里,有一个男孩特别让人心疼。

他的父母开了一家餐馆。

每天放学,他写完作业就会在餐馆里给父母帮忙,小小年纪,端菜、扫地、擦桌子都不在话下。

他每天除了在餐馆里帮忙,有时候也会和父母一起去买菜。

男孩懂事的模样让人心疼。

节目组问他:“你的愿望是什么?”

他说:“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太忙,能有时间陪陪我。”

说完努力为自己挤出一点笑容。

一旁的心理专家这样点评男孩:“你的笑容里有很多需求,却不愿意向爸爸妈妈说出来。”

男孩听完无助地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很需要父母,它包含父母的爱、关注、以及彼此的情感互动。

很显然,在男孩身上看不到这些。

其实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存在一个致命缺点是“你可能正在忽视你的孩子”。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关于“情感忽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1%的家长表示曾经忽视过孩子的需求。

很多父母或许不知道,你对孩子的忽视,可能会阻碍他的未来。

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曾指出,情感忽视分为两种。

一种是“急性共情失败”:指的是当孩子经历重大危机时,父母忽视自己的孩子。

比如父母离婚,总会把精力放在处理关系上面,其实忽略了孩子“不愿意割舍父母任何一方的爱”。

孩子因为要被迫接受,内心始终觉得“我是多余的”。

另一种是“慢性共情失败”:父母在孩子成长期间,长期对孩子的情感不闻不问。

孩子想要什么,都是“无回应”的态度,这样的无视会让孩子产生无助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

被忽视的孩子,因为需求得不到回应,会产生被抛弃感,会不断否定自己,质疑自己。

他们内心会觉得“没人在乎我”、“我不重要”。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最容易产生“空虚感和无意义感”,因为存在没有意义的生活中,所以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

所有的爱需要双向的流动。

给孩子需求、尊重和回应,才能让孩子的生命开始流动。

03

替孩子包办一切,

切断孩子的“自我能力”

有网友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来自高知识分子家庭的大学生,因为不会洗衣服被室友嘲笑。

他的妈妈是典型的家庭主妇,为了培养他,学习以外的事一律不让他动手。

有时候他想帮忙,妈妈会说“你好好学习,就是在帮我了”。

妈妈替他做的太多了,导致他上了大学还是生活白痴。

他不会做家务,无法和室友一起分担卫生,渐渐地室友就不愿和他住在一起了。

他每周都要拿一堆衣服回家洗,因此有人调侃“你干脆让你妈来陪读算了”,当时他特别没面子。

他慢慢发现他和同学的距离不是在成绩上。

别人几乎动动手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课,他却需要花几倍的精力从头开始学;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全能型的发展,而他似乎做不来学习以外的事。

时间一长,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劲,对生活也变得没有意义了。

很多父母都有溺爱心理。

秉持着“不让孩子吃苦”的原则,凡事都想替孩子做好,没想到最后却切断了孩子的能力。

《半月谈》中曾提到过一个词叫:“蹲族现象”。

指的是一些人所表现出来的逃避现象,主要是以缺乏目标,找不到价值和意义为特征,尽管受过高等教育,但缺乏对生活的体验,才会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需要“自我能力”的确认感来维持自己的价值。

它主要是通过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如果少了这一项技能,孩子就会觉得“我什么也不会,什么都不如别人”。

你替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自我展现力越弱,如此一来就很难获得自己的价值。

因此,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

好的教育都讲究“体验感”。

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才会有“我能行”的力量。

04

让孩子当众出丑,

就是在否定他的价值

网上有一段这样的视频。

一个男孩一边哭一边对爸爸说:

“学校那段路,我不想要你说我。”

“如果你上班那段路,我说你老是喝酒喝到吐,你会认为我不给你面子。”

“我也是要面子的”。

男孩说得特别委屈。

原来爸爸在送他上学时,经常在路上批评他,很多时候还会在同学面前揭他的短,因为被同学听到了,嘲笑了他好久。

当时的他觉得自己特别没有面子,所以才对爸爸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从5岁开始,就会考虑到别人如何看他们,并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每个孩子的自尊心都很脆弱,他们会特别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眼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父母羞辱和讽刺只会“封闭”孩子的自我价值,让他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

有一位网友说:

初中时,妈妈在ktv里当众嘲笑她唱歌难听,当时她觉得特别羞耻,后来她再也不愿意唱歌了。

她说:“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她们就算是错的,也能有自己的观点,我却永远都害怕自己做错”。

孩子成长的动力源自于“自我价值”的输入。

赞美和夸奖才会让孩子觉得“我是被看见的”,羞辱和嘲笑只会让孩子觉得“我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所有的教育,都要建立在父母尊重的基础上。

教育孩子,我们更提倡“关起门来”,这样才会让孩子被尊重,才会接受被教育。

05

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曾经提到过:

在0-6个月时,婴儿受到长期的、优质的共情抚育,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感受到自我价值,也能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要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就要让孩子拥有共情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父母要与孩子做好情感链接,让彼此有一种“情绪输送带”,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意义。

当孩子有感受时,父母要学会尊重;

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学会疏导;

孩子有需求时,父母要学会探讨与交流。

给孩子鼓励和关注,给孩子独立与尊重,让他自尊、自强、自信的环境下,拥有满满的价值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