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第12期 总第775期

10月9日至10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举办。本届戏剧节以“戏聚英雄城,礼赞新时代”为主题,通过剧目展演、作品评论、高峰论坛三大板块,为观众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戏剧体验。其中,体量最大的当属涵盖京剧、昆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等戏剧门类的31部佳作精彩演出。

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剧目海报集锦

剧目演出的亮点集中在如何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上。东道主湖北省精心推出4台大戏,率先刷新了人们的耳目。开幕大戏京剧《母亲》的上演,表达了主创试图打开更广泛的文化视野,进行跨戏剧门类对话的勇敢姿态。演出中,这出京剧并没有全盘使用本剧种元素,而是兼容了许多来自西方的戏剧符号。歌剧般宏大的舞美布景取代了传统的“守旧”,简洁、洗练,营造出时而是遥远的巴黎,时而是老汉口的巷子,时而又是漫天飞舞的标语传单的多重意境,带有高科技元素的6台投影的使用,更是让舞台光彩夺目,显得丰满而立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剧《母亲

话剧般块状迁移的调度取代了上场门、下场门等京剧常用的线性流转,细腻地表现出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脚女人葛健豪休夫离家、半百求学、法国留学、返乡办学的不平凡经历。体量巨大的歌队加盟,以及交响乐与京剧音乐唱腔东西结合、取长补短的融合处理,更是别具一格地创造出一种新的时空节奏,极大丰富了这出戏剧的时尚感和表现力。也许,这种尝试还不够成熟,不太自信,但它无疑成为一个耀眼的存在,为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发展的未来走向,展现了另一个方向。

京剧《连心带

同样是根据一个母亲送子当红军的真实故事演绎而成的京剧《连心带》,则成功地探讨了唱念做打等京剧传统程式在现代题材创作中的可能性,演出过程中那些颇为中规中矩的唱段、身段等程式的化用,像是在回应《母亲》的创作方法,不断引发热议。

楚剧《向警予

楚剧《向警予》以章回体小说般的散文式结构,把这位女英雄在家乡创办女校倡导新思想,与蔡和森携手远赴法国求真理,回国领导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在武汉顶着白色恐怖压力坚持斗争,被出卖、被严刑拷打后仍誓死不屈的人生经历与革命信念,进行了片段式的提炼。话剧《逆行》秉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带领我们又一次走近那个并不遥远的抗疫时刻。剧中人那种被生活突变激发出的巨大的身体能量,在激流勇进中产生的思想转变,从惶惑到坚强的生命感悟,以及对责任和使命的理解与担当,都散发出浓重的人文关怀气息,感召着我们去深度结识这座英雄城市,以及生活于这座城市中的英雄市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剧《逆行

开幕式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台剧目相继亮相,汇聚成多维度的戏剧旋涡,激荡扩散,开启了一轮轮期待与满足的循环,营造了一场场激情迸发、高潮不断的狂欢,点燃了武汉的剧场,也点燃了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和长江两岸。

话剧《北上

向建党百年献礼的红色题材力作系列,让我们领略到了新的讲述方式、新的艺术手法,以及红色故事特有的精气神。话剧《北上》采用悬疑剧的结构模式来演绎红色历史,取得了不俗的剧场效果。主创巧妙地将破案者与我党护送者的人物身份设计融为一人,并将“谁是夜莺”这一悬念的推出、延展和结局,设置为驾驭整个剧情进展的逻辑主线,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前夕护送国外民主人士回国参加政协会议的过程,与判案、解案、破案的过程合二为一,并由此带出特定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物关系的戏剧性变化,从而将这部依据重要文献和亲历者回忆完成的红色历史事件,处理成了一个充满刀光剑影、波澜迭起的悬疑故事,让观众不仅了解了那段历史,而且获得了叙事体验的快感。

川剧《烈火中永生

川剧《烈火中永生》以“明星版”的阵容,在“红岩”题材红色经典的当代表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主创自觉采用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叙事策略,添加了江姐的个人身世以及对儿子的牵挂等细节,将个人追求与革命、与国家、与民族命运进行有效缝合,刷新了这一新中国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京剧《双枪惠娘

同样根据“红岩”故事创作的京剧《双枪惠娘》则选择了“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进行开采,既写出了她独特的个性,又写出了她从一个大家闺秀成长为革命领导人的特殊经历,精准提炼了她为信仰而勇往直前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丰富了“红岩”革命烈士群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梅戏《共产党宣言

评剧《相期吾少年

除此之外,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黄梅戏《共产党宣言》,以生动意象再现了以林雨霏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传播革命火种,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生命的壮举,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评剧《相期吾少年》则从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的视角切入,表现了这对革命伴侣一生命途相交、赤心相随的相濡以沫、相携以行和相期以知。

越剧《核桃树之恋

英模故事中,越剧《核桃树之恋》敏锐捕捉到时代的风向标,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寓伟大于平凡,把忘我奉献的宏大主题缝进人间烟火,使爱国主义从政治道德层面巧妙地转换为个体化的内心情感,提升了作品的人文品格。

话剧《深海

话剧《深海》的投影运用带领观众走进充满视觉张力的三重空间,节奏分明的跨媒介通感叙事,汇成锐意求新的众声交响,不仅营造出“空间蒙太奇”的全新效果,使观众的知觉打破物理限制,在上天入地的无限可能中自由舒展,而且走进了英雄的个人历史与内心世界。

话剧《桂梅老师

话剧《桂梅老师》刷新了“英模叙事”的常用套路,让人们看到了一位穿着破裤子来北京参加“党代会”,甚至不惜四处讨钱的平民英雄,看到了英雄背后的为难、无奈与委屈。

民族歌剧《山茶花开

民族歌剧《山茶花开》中的男主人公唐猛,也没有像时下很多作品中的第一书记那样,专门去“解决别人的问题”,而是在与自己命运的抗争与搏斗中,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傲骨丹心。

京剧《锦绣女儿

京剧《锦绣女儿》以一个被弃苗族女儿自立自强、带领姐妹们靠刺绣走上致富之路的故事,触碰到当今时代最为鲜活和敏感的神经。

山东梆子《承诺

山东梆子《承诺》讴歌了对村民扶志开智、竭力将输血转化为造血的第一书记进行现代化产业扶贫的意志与毅力。

壮剧《黄文秀

京剧《楝树花

壮剧《黄文秀》和京剧《楝树花》则分别以“串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黄文秀和王继才夫妇默默坚守工作岗位、奉献青春年华的非常人生与非常人格搬上舞台,构筑了仪式般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高地。

话剧《长安第二碗

话剧《长安第二碗》以史诗般的恢宏架构,以及对时代、人生的深度思考,成为现代题材剧目的扛鼎之作。主创继承了中国戏剧以家写国、以家喻国的悠久创作传统,选择现实主义演剧风格和美学追求,通过绵密亲切的底层叙事和出乎意料的深层开掘,依托西安一家普通葫芦头泡馍馆的发展,群像式地再现了改革开放时代变迁下普通人的生命演进与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歌猛进、躬身前行的时代姿态,传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挥洒出 “深者可得其深,浅者可得其浅”的艺术魅力。

话剧《家客

与之相媲美的现代题材话剧《家客》,则以它涂抹着些许荒诞色彩的精妙构思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作者选择了上海一所老房子中三位老人的生活作为切入点,以男主人公马识途遭遇唐山大地震后“回到上海”“没有回到上海”“回到上海又走了”等不同选择为线索,平行推衍为以“如果”“可能”“假设”为依据的四个叙事情境,建构了另一种时空的顺序和逻辑。在这几个虚构的错位时空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和事物的秩序被打乱、被颠倒,四重世界合奏的多层面故事,解构了“情节—人物—意义”的传统模式,个人在时代旋涡中的身不由己,知识分子尊严和持守的“一地鸡毛”,以及中国式世俗常理的悖谬与坍塌,都为我们带来了浓烈的沧桑感。特别是前任、现任与女主之间絮絮叨叨的调侃、戏谑和嘲讽,穿插着对历史、社会的重新叩问,以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刺激着观众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层探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娴熟地运用插叙、倒叙,以及“戏中戏”的结构方式,沿着恩人、家人、路人等多个走向进行谋篇布局,将梅兰芳的成长、变化,以及“不甘人后”的性情进行了多重角度的解析和刻画,探索了古典戏曲程式转化到现代题材创作中的方法和途径,见人物,见文采,见蕴含。尤其是男主人公与黄包车夫的那段“车舞”,以及结尾处《霸王别姬》众人舞剑的场景设计,主演一袭白衣边唱边舞,顾盼生辉,焕发出极大的审美征服力。

话剧《卜奎风云

话剧《卜奎风云》生动逼真地展现了清王朝结束、民国兴起、军阀混战、日俄入侵30年间卜奎城的历史画卷及波澜壮阔的关东风情。

晋剧《烂柯山下

新编古典历史题材类别中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给人惊艳的感觉。新编晋剧《烂柯山下》之新,在于主创添加了朱买臣马前泼水之后后悔不已,又去四处寻找崔氏的情节,使他成为一个有发展、有变化、有着温厚品性和仁慈之心的“有情之人”,不仅如此,崔氏的改变更是让我们看到了鲜明的女性视角和立场。创作者挖掘出这一传统题材的现代因素,通过颠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思维定式改写了剧情,生动刻画了崔氏(崔巧凤)先是为爱私奔,嫁于穷书生朱买臣,后又不耐贫苦,下意识逼迫丈夫进京赶考而写下休书,最后被高中的丈夫羞辱自尽的悲剧命运。在这一形象的重新诠释与重新塑造中,明显注入了作者对时代新女性敢爱、敢恨、敢放手等现代性格的想象,与传统的那个被锁定在“嫌贫爱富、不守贞节”道德耻辱柱上的崔氏形象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们希望通过舞台传播,来影响观众和社会对女性的思维定式的积极尝试,带给人以既古典又现代的审美震撼。

花鼓戏《蔡坤山耕田

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为我们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民间叙事风格,演出中那种跳跃性的结构方式,那种夸张到变形的人物关系处理,那种变化莫测、大起大落的剧情推进方式,那种乐观、幽默的人物形象动作设计和塑形方法,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异质和另类色彩,鲜明地表达了民间风格、民间立场和一种来自民间的思维方式,让观众体悟到了全新的趣味、情味和况味。

高甲戏《范进中举

高甲戏《范进中举》借范进这个家喻户晓的穷书生故事,把高甲戏“无丑不成戏”的剧种当家行当——丑角艺术搬上了舞台。参与此剧演出的19个演员中,居然有18个是丑角,每一个角色的唱念做舞,都重磅出击般张扬着这一剧种特有的夸张、滑稽等表演特征。在这种喜剧风格笼罩下,则是令人五味杂陈的悲剧况味。

川剧《草鞋县令

川剧《草鞋县令》以幽默、夸张的喜剧风格,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貌不惊人、小毛病不断,但又深明大义、事必躬亲、勤政廉政的草鞋县令形象。

豫剧《郾城大捷

豫剧《郾城大捷》以宋金之间发生在郾城的一场著名战役为历史背景,讲述岳飞看破金兵议和诡计,不计个人得失挂帅出征,率领“岳家军”以少胜多,取得“郾城大捷”,但又不得不服从十二道金牌的命令班师回朝的历史悲剧。

婺剧《楼胜折子戏专场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楼胜折子戏专场》演出,吸引着无数观众加入狂欢,演出把“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这一真理放大到极致。《临江会》中惊心动魄的“下高”“摔僵尸”“耍翎子”等绝技表演,将周瑜锋芒毕露、刚愎自用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又层次丰富。《白蛇传》中许仙的“十三跌”,以及 “跪步”“吊毛”“抢背”“扑虎”等高难度的肢体变化,简洁而又夸张地将许仙的胆怯懦弱、善良坦诚和盘托出。《火烧子都》中,随着公孙子都自刎身亡,演员上桌又跌下,一个骄矜狠戾但又良心未泯的公孙子都形象,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而白蛇、小青扮演者的炫酷助阵,更是攻陷了无数人的耳目,观众热烈的掌声再一次证明了“传统戏曲的本质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这一规律。

京剧《新龙门客栈

由“角儿的艺术”掀起观看高潮的京剧《新龙门客栈》剑走偏锋,出手不凡。座无虚席、一票难求的盛况刺激着人们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因素使无数陌生人聚到一起,争相观看?是对同名经典电影口碑与人气的借势?还是被那放大到极致的武侠题材经典符号大漠黄沙、快意江湖、无边风月和千秋家国所吸引?或是剑光游走中每一个角色都无可替代的星光闪闪?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是一部受到观众热捧的作品,是一部可以卖票、可以维持剧团生存的作品,这类作品才是戏曲良性发展的根本所在。

亲子儿童剧《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

本届戏剧节唯一的一台亲子儿童剧《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给人们带来了温暖与童趣,充满变动、神秘和奇异的童话世界,新奇、变形、夸张的视听造型,从树叶间飞出与观众嬉戏的多彩“蝴蝶”,以及“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在我的视线里。无论我在哪里,我都在你的生命里”的深情告白,唤起的不仅是孩子的关注热情,也抓住了成人观众的心。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充满自信与憧憬。戏剧节这批剧目所拥有的鲜活创意和深刻思想,创作者所拥有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面对现实、面对人生、面对艺术的真诚与执着,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戏剧在数千年风雨中磨炼出来的生命活力,必将在新时空里自由绽放!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戏剧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i